孫思
隨著工商銀行國際化步伐逐步加快,外籍雇員在員工隊伍中的占比越來越不可忽略,“ONE ICBC”的理念以及“全球雇員管理”的實踐運作,都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和平臺去宣傳和推廣。杭院即圍繞工行的國際化戰略,開發了“全球雇員境內培訓”“境外機構外籍管理人員培訓一‘商業銀行業務英語網絡系列培訓”等一系列國際化培訓項目(見圖表1),旨在提升全球雇員的全球化思維、執行力和文化融合能力,增強他們對工行企業文化、經營管理理念、政策產品體系等方面的理解和認同。
管理服務體系“精” “細” “全”
為配合工商銀行總行的國際化、綜合化戰略的實施,杭院在整合已成功實施的各類銀行專業英語培訓和外籍員工培訓的基礎上,積極打造“精”“細”“全”的國際化教育培訓管理和服務體系。
做“精”項目研發
杭院緊貼總行經營管理和業務,開發了一批支持中高級管理人員戰略轉型、支行行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管理類培訓項目,以及財資管理師、電子銀行業務等專業類品牌培訓項目,成立了經濟金融、法律、外語、信息技術、管理等五大學科小組和案例編寫小組,拓展工商銀行國際化人才培訓項目研發、案例研究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語學科的研發上,杭院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將金融英語培訓打造成集英語、金融專業知識、文化、管理理念為一體的綜合性培訓項目,既培養國際交流能力,又拓展國際化視野,培養新時代的國際化金融人才。
做“全”英語培訓
杭院于2009年啟動全員英語培訓,利用院內師資力量對全體員工(包括后勤公司員工)進行分層、分批英語會話培訓,幫助員工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英語交流能力,提高為國際化人才提供優質培訓服務的能力。
做“細”后勤服務保障
在后勤服務保障上,杭院成立了外籍員工培訓接待小組,學習了解相關外事工作政策和制度,收集外事禮儀、餐飲禮儀、民族習慣等信息,整理編寫相應的管理服務工作流程。
外籍雇員培訓敢“吃螃蟹”
工商銀行的外籍雇員,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語言差異、溝通障礙及鮮明的文化差異。同時,由于工作性質和崗位不同,他們對培訓的要求和關注重點也不一樣,這給培訓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要實施針對外籍雇員的培訓項目,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而在中后期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繁雜因素和不確定性。自2010年起,杭院已先后為印尼子行、工銀亞洲、工銀泰國等多家境外機構組織策劃和實施當地雇員培訓項目,承辦總行發起的全球優秀雇員培訓等項目,在外籍雇員培訓方面先試先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培訓方案策劃——突出文化融合
外籍雇員培訓方案的策劃是最費周章的事情。一是因為對授課語言的要求,一般杭院會從總行業務部門尋找有較強英語表達能力的專家和領導,講授戰略和業務課程,同時也會從外部聘請專門的中國文化講師做中國文化專題講座,但因為可用師資不多,所以總是捉襟見肘;二是因為對授課內容的要求,外籍雇員一般缺乏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工商銀行文化的初步了解,所以文化類的課程和體驗活動在整個培訓方案中占比較多,而這類課程的實施需要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把控能力,這對項目經理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
培訓實施準備——突出細節管理
在準備工作環節,杭院會與主辦單位進行多輪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主辦方對于培訓班的各項要求,如培訓日程安排、教學設施要求和教室布局、室外活動組織等。與此同時,對培訓班的各個環節和細節,如客房設施要求、餐飲的特殊要求等工作,進行明確分工和部署。
案例:工銀印尼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項目
為了加強對境外機構中高層管理雇員的培訓,將工行的企業文化、管理理念等移植融入子行經營管理中,提升境外機構的經營管理能力,工銀印尼子行連續五年委托杭院舉辦了五期“中高層及后備管理人員培訓班”,來自印尼子行的近100名當地雇員參加了培訓。
量身定制
在培訓實施前,項目經理與印尼子行就培訓對象、培訓內容、日程活動安排等細節進行多次溝通,最終形成了課程設置合理全面的培訓方案。
培訓內容涵蓋了工行發展概況、境外機構零售業務、全球現金管理業務、境外機構反洗錢管理、風險管理文化及業務實踐、信貸審查思路及案例探討等母行業務模塊,同時策劃安排了“中國文化漫談”專題、“實地考察母行網點財富管理中心”等第二課堂活動,讓學員全方位了解工商銀行的歷史、文化和戰略等情況,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
杭院選擇了來自總行各業務部室和杭院內部的優秀師資,他們既精通英語,又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業務技能。利用小班化教學、案例探討,加強互動交流,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老師還會與學員進行交流,不僅僅是對課程內容的探討,也涉及杭州乃至中國的美食、名勝古跡和文化等。
貼心服務
考慮到外籍學員的飲食習慣,餐廳專門準備了他們的家鄉菜以及一些杭州的特色菜,頗受學員喜愛。在生活上,杭院盡力提供最貼心的照顧和指導,讓學員有家一般的感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