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周 云 王曉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心內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瑞舒伐他汀對老年女性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響
劉芳周云王曉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心內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對老年女性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140例心絞痛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配對后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70例,兩組療程均4 w,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清內皮素(ET)-1、一氧化氮(NO)、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FMD)等指標。結果兩組治療前CHOL、HDL-C、LDL-C、NO、ET-1、FMD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 05),兩組治療后CHOL、LDL-C、ET-1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P<0. 05),兩組治療后HDL-C、NO、FMD表達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且實驗組升高更為顯著(P<0. 05)。結論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女性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脂水平、顯著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關鍵詞〕瑞舒伐他汀;穩定型心絞痛;血脂;血管內皮功能
穩定型心絞痛是由于勞力引起的心肌缺血,多見于男性,但絕經后的女性也很常見,若治療不當可導致不穩定型心絞痛,最終形成心肌梗死,危及生命。瑞舒伐他汀是近年新上市的他汀類降脂藥,具有明顯的調脂效果,還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改善內皮功能、改善心肌重構及心功能等各種作用〔1〕。本研究主要探討瑞舒伐他汀對老年女性穩定型心絞痛病人血脂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1. 1臨床資料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心內科進行診治的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的老年女性患者140例,根據國內老年人標準,平均年齡(71. 94±10. 16)歲。診斷標準: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CC/AHA)制定的穩定型心絞痛指南,所有入選者均排除感染性疾病、腫瘤、射血分數<40%的心力衰竭、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者。按入院順序隨機配對后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70例。兩組患者年齡、心率、體重、血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1. 2. 1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使用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等;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
1. 2. 2檢測方法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患者均于治療前后進行采血,離心后收集血漿,置于-80℃冰箱中保存。血漿中內皮素(ET)-1水平采用放射性免疫法進行檢測,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硝酸還原酶法進行檢測。血管內皮舒張功能檢測:內皮功能通過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舒張功能(FMD)進行評價,給藥前后,通過血壓袖帶置于上臂充氣,使得局部充血5 min,利用超聲分別測量充氣前后的肱動脈直徑。使用軟件Quantity One software,version22(BioRad,Hercules,CA,USA)分析測量中獲得的數字化圖像。所有患者在測量FMD近期內,禁用血管活性藥物。整個試驗均由經驗豐富、對本試驗不知情的超聲科醫生進行操作。
1. 3統計學方法用SPSS20. 0軟件行方差分析和q檢驗。
2. 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表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 05),治療后總膽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表達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實驗組下降更顯著(P<0. 05),兩組治療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表達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且實驗組升高更為顯著(P<0. 05)。見表1。

表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x ±s,mmol/L,n=70)
2. 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O、ET-1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NO、ET-1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 05),兩組治療后NO表達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且實驗組升高更為顯著(P<0. 05),兩組治療后ET -1表達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實驗組下降更為顯著(P<0. 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O、ET-1水平變化(x ±s,n=70)
2. 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D比較對照組與實驗組治療前FMD水平比較〔(5. 56±1. 35)%vs(5. 59±1. 41)%〕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 05),兩組治療后FMD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且實驗組〔(8. 85±2. 42)%〕較對照組〔(7. 91±2. 35)%〕升高更為顯著(P<0. 05)。
血管內皮細胞是血液與血管之間的天然保護屏障,高脂血癥可以損傷血管內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2〕。有研究表明〔3〕,CHOL、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均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對于不同性別的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也存在差異。研究證實〔4〕,女性冠心病患者較男性患者年齡偏高,血脂水平也較高,而吸煙、飲酒等其他水平較低,因此對于女性患者來說,早期調脂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心絞痛的發生。
國外有研究發現〔5〕,女性患者冠狀病變主要表現為彌散性血管內皮損傷;同時國內學者也發現〔6〕,內源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對女性內皮功能有損傷作用。因此,改善血管內皮作用對于絕經后女性心絞痛患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和釋放的NO,是體內最強的內源性血管舒張因子,也是衡量內皮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已經證實〔7〕,NO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研究提示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雌/孕激素水平顯著降低導致NO以及NO合酶水平下降〔8〕。而當NO含量下降時,內皮素的血管收縮效應便占主導地位,易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從而產生心絞痛等疾病〔9〕。內皮細胞分泌的另一個重要因子ET-1是一種縮血管物質,它同樣也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在心絞痛患者中均有升高,進而促進心絞痛疾病的進展。瑞舒伐他汀是近年來研制的新藥,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已經有一定的應用。瑞舒伐他汀具有很多作用,除調脂作用之外,還有抑制炎癥、改善心室重塑、調節神經體液分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有研究證實〔10〕,通過上調并穩定內生型NO合酶,從而增加NO的合成,這就是他汀類藥物改善內皮功能的重要機制。
本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對于常規治療可以起到很好的調脂作用。另外,本研究還說明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FMD被認為能較好代表血管舒張功能情況,本研究結果表明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改善血管舒張功能。本實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藥物研究時間較短、使用劑量相對固定;今后可以增加服藥時間、改變劑量,觀察其長期效果及評估藥物對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情況。
4參考文獻
1 Erbs S,Beck EB,Linke A,et al.High-dose rosuvastai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romotes vasculogenesis,corrects endothelial function,and improves cardiac remodeling-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double-blind,a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Int J Cardiol,2011; 146(1): 56-63.
2 Heart Protection Stydy Coll-aborative.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trial〔J〕.Lancet,2002; 360(9326): 7-22.
3 Wasko BM,Smits JP,Shull LW,et al.A novel bisphosphonate inhibitor of squalene synthase combined with a statin or a nitrogenous bisphosphonate in vitro〔J〕.J Lipid Res,2011; 52(4): 1957-64.
4金洪珍,高筱紅,劉君.不同性別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 20(6): 890-1.
5 Dekker JM,Girman C,Rkodes T,et al.Met abolic syndrome and 10-yea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the Hoorn Study〔J〕.Circ Ulation,2005; 112(5): 666-73.
6鄒燕,李向平,趙水平,等.內源性雌激素對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3; 11(3): 238-41.
7 Cooke JP. The endothelium: a new target for theraphy〔J〕.Vascular,2000; 5(1): 49-53.
8賀紅,楊發林,朱清,等.絕經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內源性女性激素分泌異常及其對一氧化氮合成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6; 14(6): 514-6.
9高瑜,梁雪,張普,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舒張功能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0; 25(6): 513-5.
10吳立華,紀文巖,孫明強,等.阿托伐他汀對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血管內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 10(6): 647-8.
〔2015-01-27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王曉峰(1957-),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系統疾病中西醫結合防治工作。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2014211C095)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759-03;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034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541. 4
第一作者:劉芳(1977-),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診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