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洋 楊漢生
(巢湖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
申海洋 楊漢生
(巢湖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為進一步促進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健康地發展,文章對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路徑選擇與對策展開研究。首先,對當前發展的現狀進行回顧和總結,重點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研究了行業的發展趨勢,指出巢湖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再者,重點研究了發展的新方向和目標,即發展壯大現有產業、契合合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產業配套、旅游文化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相結合發展、現代農業電子商務。最后,從科學指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完善政策制定等三個方面,分析指出政府的工作重點。
電子信息產業;農業電商;發展規劃
電子信息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它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地位。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作為發展目標。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1]。
為進一步推動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健康地發展,確定電子信息產業在巢湖市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特點和當前發展趨勢,在綜合分析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的基礎上開展對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路徑選擇與對策研究非常必要。

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起步晚、底子薄,但現階段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發展的環境也得到改善。
2.1.1 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逐步完善,經濟效益提升明顯
隨著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深入發展,產業規模得到空前的發展,現年總產值已突破6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的分布逐步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廣泛分布在移動通信網絡、高速互聯網、網絡設備制造、電子商務、電子元器件生產、綠色環保家電、電力電子設備、LED燈具、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同時,電子信息企業數量和質量也逐步得到提升,涌現出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盈利能力強的企業。當前巢湖市較大規模電子信息企業及其產業規模,如表1所示:

2.1.2 信息、網絡技術推廣應用和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良好的成績
巢湖市在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設立新興產業創業新平臺等工作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共有省市兩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7家,其中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4家,市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3家。
2.1.3 通信業務和網絡基礎設施穩步提升
巢湖市以“寬帶中國”工程、第四代移動通信(4G)技術的發展和推廣、三網融合建設為契機,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升級、通訊基礎設施得以迅速發展和完善。

盡管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薄弱,當前的發展水平與國內其他發達省市同級別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現階段的發展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2.2.1 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小、結構不合理
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分布比較分散且普遍存在規模不大、數量少、發展滯后等問題;此外,在發展中未能有效形成產業鏈,以致產業集群度低、聚集效應弱;電子信息企業多以規模較小的企業為主,缺乏具有領軍作用的龍頭企業。
2.2.2 電子信息企業科研和技術創新能力弱
科研創新能力的欠缺制約了企業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得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主導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利潤率偏低。電子信息企業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不強。
2.2.3 相關政策體系不健全
巢湖市有關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規劃、監管、保障等各項政策法規有待更加積極地貫徹執行,并相繼制定標準、統計、信用等體系。牽涉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技術創新體制有待完善。目前缺乏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有效管理和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的科學性、建設的質量、管理和服務水平亟需進一步強化和提高。
2.2.4 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匱乏
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不合理,人才資源匱乏,尤其是缺乏高層次人才,人才引進難、留人難,各類政府管理機構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缺乏電子信息行業的專業人才。人才資源無法滿足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需要,制約了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所以企業和政府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機制建設。
當前,世界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出現一系列重大突破,電子信息產業正在采用新技術向高端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

3.1.1 電子信息產業仍是全球競爭的戰略重點
電子信息產業具有集聚創新資源與要素的特征,仍是當前全球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領域,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日趨激烈。
3.1.2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革
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滲透融入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蓬勃發展。價值鏈發生轉移,傳統的組裝、制造業的產業附加值、利潤率日趨減少,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天平向電子信息中的第三產業傾斜。制造業、軟件業、運營業與內容服務業加速融合,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對傳統產業體系帶來重大變革[2-3]。
3.1.3 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的市場環境日趨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
世界各個國家紛紛推進自身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壓力和轉型壓力,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產業發展空間廣闊;隨著我國電子信息化產業建設的全面深化以及城鎮化進程持續加速、居民收入增長,內需將進一步擴張,消費結構將得到升級,市場機制逐步完善,都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新動力和指明了新方向。

巢湖市制定了一系列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針,初步建立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必須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營造了有利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環境和發展所需的保障條件已得到了極大改善,初步建立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資源共享體系,為重大項目的實施和產業基地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作為合肥市管、省直轄特殊的縣市,巢湖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具備如下幾點突出的優勢:
3.2.1 政策優勢
作為合肥市管、省直轄特殊的縣市,在招商引資、政府投入、政策制定等多個層面都比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
3.2.2 區域優勢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隸屬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經濟圈和皖江城市帶,南濱長江,懷抱巢湖。交通體系發達,擁有完備的公路、鐵路、航運、航空運輸系統。優越區位和發達的交通體系,有利于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3.2.3 人才優勢
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引進帶來便利。巢湖市可依托合肥的人才資源,合肥是著名的科教城,擁有眾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尤其是中等偏上人才十分豐富,有利于人才的引進。此外,作為縣級市的巢湖擁有本科院校“巢湖學院”等高校,這是全國同類城市中鮮見的,便于校企合作的開展和本土人才的培養。
3.2.4 成本優勢明顯
巢湖市擁有極為發達的交通體系,四通八達,水、陸、空、鐵立體交通網絡已然形成,企業發展的所需運輸成本較低;物產豐富,工業生產需要的各種原材料充足,本土化的采購有利于工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土地儲備資源豐富,用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土地充足而且使用成本較低;巢湖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當于長三角其他城市的70%,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較低。綜上所述,入駐巢湖的電子信息企業的生產成本低,具有較強的綜合價格競爭優勢。
3.2.5 自然環境優勢
巢湖市風光秀美,景色怡人。境內有名湖、名泉、名島、名人、名花、名洞、名石、名寺、名塔、名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得巢湖市這座旅游城市十分適宜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低能耗、低污染的電子信息產業是巢湖經濟發展的明智選擇。同時,宜人的環境更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定居和科研的開展。
3.2.6 巢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巢湖是華夏文明源頭之一,擁有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銀山智人反映了人類祖先曾在此繁衍生息;有巢氏揭開了人類原始巢居文明的扉頁;放王崗佐證了“成湯放桀于南巢”的史實;古有大謀略家范增,在楚漢相爭之時運籌帷幄,贏得“亞父”美名;近有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三將軍”,名傳九州。
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使得巢湖市具備將歷史文化元素同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條件。通過“歷史文化為骨,信息科技為翼”的思路以發展在線數字娛樂、互聯網網絡小說、影視娛樂等方式,使“巢湖文明聞名天下,旅游勝地名揚四海”,將深度促進旅游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的共同發展。
3.2.7 農業資源豐富
巢湖市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產規模大,物產豐富。巢湖三珍——銀魚、螃蟹、白米蝦聞名遐邇,遠銷海內外。有機生態農業、水產養殖亦蓬勃發展,目前已擁有槐祥”大米、“三珍”水產品、“富硒香”富硒米數個知名品牌。因此,豐富的農業資源使得巢湖市具備農業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依據市政府規劃要求,實現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健康、穩步發展,產業轉型與優化升級有序展開,至2020年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年產值20億的目標,需在移動通信網絡、高速互聯網、網絡設備制造、電子商務、電子元器件生產、綠色環保家電、電力電子設備、LED燈具、軟件開發、在線數字娛樂、電子商務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與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對我市其他產業形成有力支撐,最終使得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四大支柱性產業之一,促進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力爭使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為實現如上目標需要將如下五個方面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巢湖市的電子信息產業在過去的幾年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一批發展經濟效益好,發展速度快的企業不斷涌現,為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現有的產業主要分布在電力電子、LED燈飾、通信產品、電子元器件等行業。
政府將對現有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扶持指導,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幫助其解決招工、市場開拓以及發展所需要的土地、融資等問題。

隨著合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合肥電子信息配套產業的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目前已頗具規模,但是仍存在較大的缺口,不能滿足現實發展的需要。
制約著合肥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發展的因素,主要存在土地資源短缺、人力資源短缺、商務成本高等因素。
鑒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巢湖市擁有了承接合肥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發展的機遇。
首先,作為合肥市的直屬縣級市,巢湖市從行政區域劃分和地理位置上存在相當的優勢。其次,巢湖市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豐富,政府鼓勵招商引資,在企業用地政策上政府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這有利于配套企業的落戶。再者,巢湖市勞動力資源豐富,企業的招工問題容易解決。另外,巢湖市人均工資水平、物價水平也低于合肥市,這更有益于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和商務成本。
以上因素決定了巢湖市將作為合肥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生產基地作為發展目標的可行性,具體發展項目應從以下方向開展:
圍繞合肥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緊抓合肥市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契機,主動融入產業分工體系,錯位配套發展,積極發展電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等關鍵配套產品,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鏈某一關鍵環節產品,打造特色化、專業化、精細化的電子電器配套產業基地。

4.3.1 以巢湖歷史文化元素為背景發展數字娛樂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
“歷史文化為骨,信息科技為翼”,使巢湖文明聞名天下,旅游勝地名揚四海。巢湖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源頭之一,巢父的傳說、居巢國的興亡、亞夫的故事,八百里巢湖淹沒了古城、埋藏了無數的秘密[4-5]。
協同發展將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同現代電子信息科技相融合的產業,以互聯網為載體,迅速提升巢湖的知名度,為巢湖旅游產業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通過招商引資或者培育本土企業的方式在巢湖設立專門的巢湖歷史文化數字娛樂研發中心。
首先,以神秘的居巢國和水下古城為背景,通過網絡暢銷小說、網絡游戲、動漫的形式將神秘的巢湖送入互聯網的海洋中以期迅速提升巢湖的知名度,如由軟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寰宇之星發行代理,并于2007年8月1日上市的游戲《仙劍奇俠傳四》中就引入了巢湖場景、歷史傳說等元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巢湖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特別是激發了青年一代對巢湖的興趣和向往。
其次,通過網絡暢銷小說宣傳,以巢湖為背景進行文學創作。采取鼓勵、支持原創或同知名作家,如知名度很高的網絡小說《盜墓筆記》[6-7]作者徐磊(筆名:南派三叔),《鬼吹燈》作者張牧野(筆名:天下霸唱)等合作的形式進行來開展。
4.3.2 電子信息技術與環巢湖旅游產業的結合
針對環巢湖旅游產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這一問題,充分調研當前巢湖旅游產業信息化薄弱環節,結合當前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分別從環巢湖旅游門戶網站開發、特色信息服務系統(包括3D虛擬旅游、無人機視角旅游場景實施視頻點播)、智能信息終端、全程WIFI和4G網絡覆蓋、全程無死角安防監控等方面進行研究,通過以上手段提高環巢湖旅游產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促進旅游資源品質的提升。

此外,以巢湖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為切入點,啟動建設本土O2O電子商務平臺,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并逐步整合巢湖旅游資源、沿湖餐飲、農家樂等特色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巢湖自有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

隨著消費者健康觀念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健康食品將是未來消費主導方向。
擁有豐富、優質的農業資源,使得巢湖市具備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巨大發展潛力。規劃中,將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大力宣傳巢湖的生態農業,通過依托淘寶、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臺和自建電子商務平臺[8]的形式,以綠色健康、有機生態農產品為特色賣點進行銷售,預期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同時也能極大的提高巢湖的知名度。既發展了經濟,又極大地提高了巢湖的知名度,對旅游產業和招商引資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巢湖的農業電子商務產業建設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
4.4.1 依托第三方電商平臺設立巢湖特產銷售平臺
今后的發展中,依托一號店、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知名第三方電商平臺建設特色巢湖地方館,全網絡營銷,全渠道銷售的方式,積極推動巢湖特色產品走出去,擴大巢湖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擴大整體電商銷售規模。
4.4.2 電商基地建設
政府主導,加強同各方的合作,建立集研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運營管理、金融服務、人才培訓等多個環節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電商基地。同時,致力于自主農業產品銷售電商網站的開發和運營。
4.4.3 建設巢湖市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依托巢湖市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提供平臺建設、人才培訓、電商孵化、產品展示、品牌包裝、營銷服務、信息服務、營銷服務等一站式電商公共服務項目。
4.4.4 電子商務人才戰略
制定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為巢湖市發展電子商務儲備人才資源。有組織性的開展大規模、分層次、分崗位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工作,引導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地區進行“技術扶貧”,逐步改變巢湖市電子商務人才短缺狀況。加強校企合作,通過高校的優勢資源培訓市場營銷、產品外觀設計、產品研發等各方面人才。

電子信息產業分布廣泛,產業的發展趨勢瞬息萬變,所以巢湖市要鼓勵和扶持集成電路、軟件信息服務、通信產品、新型元器件、電子醫療設備、汽車電子、物聯網、軟件產業、數字化儀表、電子醫療設備、智能家電、數字娛樂、綠色小家電等多個領域發展,為應對未來發展的變革,為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巢湖市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性產業,是巢湖市支柱性產業之一。需加強和提高全市各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政策制定水平和管理水平,優化發展環境,為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始終以科學發展觀作為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安徽省關于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相關決策意志和政策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和完善保障和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政府應該建立電子信息產業資訊平臺、專家智庫,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資訊和科學地技術指導。

5.2.1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生態園林建設的方式,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5.2.2 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優化行政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規范和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再造行政審批工作流程、理順內部體制,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方便企業辦事,為企業營造良好的行政服務環境。
建立專業的企業服務中心,逐步完善和設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融資、技術、管理、培訓、人才等方面服務的相關機構。
各級政府和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要明確權責,積極樹立服務意識。政府需要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為巢湖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文明、規范、優質、高效的行政服務環境。

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優越政策的支持,科學地制定有利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相關政策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
5.3.1 金融服務政策
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大政府投入。不斷完善和拓展產業投資、融資渠道,加強產業政策導向,鼓勵本市傳統產業領域的相關企業,將其冗余資本、資源轉投向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電子信息產業投資拉動效應和規模效益。引導各大銀行和投資機構加強協同、信息溝通,促進金融機構在資金上支持信息產業發展項目的建設。
5.3.2 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是利用稅收調節經濟的具體手段。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區、產業、企業和產品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5.3.3 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制定包括土地供給優惠、稅收減免、投資者戶籍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的入駐發展。
5.3.4 鼓勵創新政策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創新機制和鼓勵政策以提高巢湖市電子信息企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這是關乎到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結合巢湖市實際,可從如下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支持自主創新力度、專項資金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鼓勵擴大科技風險投資、引導企業加強研發能力建設、鼓勵高新技術研發及其產業化、培育并壯大自主創新產品市場、支持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
5.3.5 人才培養、引進政策
人才是當前制約巢湖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需制定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政策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拓寬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的渠道,通過提供優惠的落戶和獎勵等激勵政策,面向國內外引進產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依托本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積極推進分層次、分類別的人才教育和培訓平臺建設,滿足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需求。
在政府規劃中,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之一。在將來的發展中要結合巢湖市的實際現狀,發展壯大現有產業、契合合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及發展產業配套、旅游文化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相結合的發展、現代農業電子商務。最后,政府也應科學指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完善政策制定,將巢湖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1]王鵬.電子信息產業緩慢回升[J].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3,(13)∶63-64.
[2]李國林.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探討[J].硅谷,2012,(4)∶140-140.
[3]張成名.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現存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3)∶184-184.
[4]張媛.巢湖區域文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4.
[5]王心源,何慧,錢玉春,等.從環境考古角度對古居巢國的蠡測[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97-102.
[6]小曼.“南派三叔”紅遍大江南北——杭州作家的小說《盜墓筆記》一鳴驚人[J].文化交流,2010,(6)∶34-37.
[7]余海燕,劉凱.傳統出版機構網絡營銷策略探析——以熱門小說《盜墓筆記》的網絡營銷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4,(6)∶49-51.
[8]章劉成,張莉,孫曉紅,等.省屬普通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初探[J].中國電子商務,2013,(6)∶165-165.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
SHEN Hai-yang YANG Han-s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 choi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At first,this paper reviews and conclud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mainly emphasizing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esently.Secondly,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pointing out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 and the regional advantages.In addi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direction and objectives of development areas.Namely,we will develop and expand the existing industries,making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 of Hefe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combin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culture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electronic commerce.Finally,from three aspects of scientific guidance,creating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policy formulation,the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focus of government work.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agricultural electronic commerce;development planning
G127;G206
A
1672-2868(2015)06-0093-07
責任編輯:陳小舉
2015-09-16
申海洋(1984-),男,安徽馬鞍山人。巢湖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