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榮,李人元,李克怡,李學軍
(1.安陽市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站,河南安陽455000;2.安陽市河道管理處,河南安陽455000;3.河南省陸渾水庫管理局,河南洛陽471003)
頂管施工在南水北調安陽段配套工程中的應用
申艷榮1,李人元2,李克怡1,李學軍3
(1.安陽市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站,河南安陽455000;2.安陽市河道管理處,河南安陽455000;3.河南省陸渾水庫管理局,河南洛陽471003)
針對南水北調工程安陽段配套工程施工的特點,對頂管施工的施工程序、施工機具、工作井布置、頂管后背施工、導軌施工、千斤頂和頂鐵安裝等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對施工監測提出要求,為頂管施工在類似工程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頂管施工;應用;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在河南省安陽市內涉及35、37、38、39號共4個口門,布設96.37 km輸水線路與市區8座水廠相連。其中,37號董莊分水口門向湯陰縣、內黃縣供水,38號小營分水口門向安陽新區和安鋼供水,39號南流寺分水口門向安陽市供水,35號鶴壁三里屯分水口門向鶴壁市、濮陽市、安陽市滑縣供水。
這里,主要針對37號口門施工2標段進行論述。施工2標段輸水管道起點位于37號輸水管線湯陰縣城內中華路與新橫一路交叉處西南角,終點位于37號輸水管線穿越石武高鐵工程西側,全長6 326.14 m,管材為PCCP管。
本工程中共有10處頂管工程,其中主線穿越5處、支線穿越5處。主線穿越工程頂管為JPCCP管;支線穿越工程頂管為C25鋼筋混凝土套管,內套管徑800 mm鋼管,并填充C15自密實混凝土。由于頂管直徑為1 400~1 600 mm,直徑較大,頂進阻力相應較大,施工中需采取減阻措施。另外,由于頂管所在位置為市政道路,且道路均建成通車,施工時應力求避免沉降,并使沉降值維持在允許范圍內。施工沿線部分管道段地下水位位于管基以上,同時還需做好基坑抽、排水工作,必要時采取井點降水方法。
做好前期工作對后期的施工進度、質量、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頂管施工前,必須熟悉地下管線的布置并與相關部門協調好,做好相應保護措施;因為本頂管位于交通干道,還要做好人流、車流的分流工作,設置交通導行和安全警示標示;同時,人、材、機、料進場到位并檢驗合格,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后背的強度、穩定性及頂進設備的性能應穩定可靠。
頂進作業面地下水位應降至基底以下至少500 mm,若在雨天施工還需做好防雨、排水工作。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工作坑→頂進設備安裝調試→吊裝JPCCP管(C25混凝土管)到軌道上→頂進→排運棄土→管道貫通→結束→工作坑回填。
4.2 施工機具
主要機具設備為液壓千斤頂及配套設備、50 t吊車,配套機具有空壓機、發電機等。測量儀器有全站儀1臺、水準儀1臺、鋼尺2把、長卷尺1把、測繩1根。
4.3 工作井布置
頂管工作井是頂管起始點,工作坑大小需考慮管道下放、各種設備進出、人員上下、坑內操作等必要的空間以及排放棄土的位置等。工作豎井應有足夠的工作面,頂管坑尺寸計算公式為:


式中:S為操作寬度(m),一般取0.8~1.2 m,本工程取1 m;D1為管外徑(m),本工程為1.9 m;L1為管子頂進后尾部壓在導軌上的最小長度(m),頂進混凝土管一般取0.3~0.5 m,本工程取0.5 m;L2為管節長度(m),本工程為6 m;L3為出土工作間長度(m),根據出土工具而定,宜為1.0~1.8 m,本工程取1.5 m;L4為液壓缸長度(m),本工程為1.5 m;L5為后背所占工作坑長度(m),包括橫木、立鐵、橫鐵,本工程為0.85 m。
經計算,本工程底寬為3.9 m,取4 m;底長為9.85 m,取10 m。接收坑底寬取4 m,底長取8 m。
工作井豎井深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H1為頂進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2為接受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1為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緣的深度(m),每處頂管具體見設計圖紙埋深,本次取新橫一路處深度;h2為管道底部外緣至導軌底面的深度(m);h3為基礎及其墊層的厚度(m),不應小于該處井室的基礎及墊層厚度。
本次施工井底基礎及其墊層的厚度為0.50 m,管道底部外緣至導軌底面的深度為0.2 m,故頂管坑深度為5.23 m、接收坑深度為4.73 m。
因此,頂管坑尺寸選擇10 m×4.0 m×5.23 m,接收坑尺寸選擇8.0 m×4.0 m×4.73 m。
4.4 頂管后背施工
頂進后背墻選用尺寸為3m×3m×0.5m;正面(與千斤頂接觸面)及側面用20 mm厚鋼板焊接成型,與剪力墻預埋件焊接,中間填充C30鋼筋混凝土。
該工作坑后背可提供的反力可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R為總推力反力(kN);α為系數,一般為1.5~2.5,本工程取2.0;B為后座墻寬度(m),本工程為3 m;γ為土的容重(kN/m3),本工程為1 kN/m3;H為后座墻高度(m),本工程為3 m;Kp為被動土壓系數,按規范規定,本工程取4.16;c為土的內聚力(kPa);h為地面到后座墻頂部土體的高度(m)。
經計算,本工程中新橫一路工作坑背墻可提供的頂力≥2 900 kN;根據后續計算中華路頂力最大為2 284.35 kN,工作坑背墻滿足要求。
4.5 導軌施工
導軌安裝是一項關鍵工序,其位置準確與否和軌道高程的精度直接影響管子的頂進質量。本次施工選用重型鋼軌作導軌,以保證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復核導軌的中心線和頂部高程,誤差控制在±2 mm,頂進過程中應經常復測糾偏。注意導軌安裝的縱坡,應與管道的縱坡保持一致。
4.6 千斤頂和頂鐵安裝
千斤頂是掘進頂管的主要設備,對于頂管頂力計算來說,管徑、埋深、頂時長度、土質是否采用減阻措施和挖土工藝等都有一定的影響。頂管的總頂力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下面阻力和四周的摩擦力,即總頂力F=F1+F2。本工程采用擠壓式工具管。
F1為工具管的正面阻力(kN),由于該工程采用擠壓式工具管,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D為工具管外徑(m),本工程中華路(DN1600)為1.94 m、其余道路(DN1400)為1.7 m;e為開口率,e=S1/S2,S1為工具管開口面積(m2),S2為工具管橫截面積(管道外徑)(m2),本工程中華路(DN1600)開口率為0.68、其余道路(DN1400)開口率為0.68;R為擠壓阻力(kN/m2),本工程為400 kN/m2。
“知道你在騙我,而且,當你自以為聰明的時候,也就是你露餡的時候。我開始相信這里面有料了,請讓開,別影響我工作。”
經計算,本工程中華路F1為37.82 kN、其余道路F1為34.76 kN。
F2為管道摩擦阻力(kN),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L為管道總長度(m);f2為單位長度管道摩擦阻力(kN/m),由于地質土為軟黏土,本工程取5.0 kN/m2。
5.1 監控量測重點
監控量測重點主要是基坑結構沉降和地表下沉,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加強監控量測,以指導安全施工及保護工程周邊環境,并采取必要的施工保護措施,確保其安全。
5.2 監測點布設
水準基準點(又稱監控點)是沉降觀測起始數據的基本控制點,布設深埋混凝土結構水準基準點3個,形成監控網。
5.3 施工監測
為保證測量的準確、及時,從工作井的定位到頂進過程中的測量工作均安排2名專職測量人員日夜監測,并通過測量成果來指導工人的施工。頂管過程中每50 cm測量1次標高及軸線。在頂第一節(工具管)以及校正偏差時,測量間隔不應超過30 cm,以保證管道入土位置正確。管道進入土層后的正常頂進,測量間隔不宜超過1 m。
(1)中心測量。頂進長度在60 cm范圍內,采用垂球拉線的方法進行測量,用水平尺測量頭一節管前端的中心偏差。一次頂進超過60 cm,則采用經緯儀測量。
(2)高程測量。用水準儀及特制高程尺,根據工作井內設置的水準點標高(設兩個)測量第一節管走向趨勢。測量后應與工作井內另一水準點閉合。
按以上方法施工,該標段頂管過程基本正常、順利,后續施工應注意以下情況。
6.1 頂管糾偏
糾偏是指工具管偏離設計軸線后,利用工具管制糾偏機構或其他措施改變管端的方向,減少軸線偏差的方法。頂管糾偏是逐步進行的,形成誤差后不可立即將已頂好的管子校正到位,應緩慢進行,使管子復位,不能猛糾硬調。當偏差較小在1~2 cm時,采用超挖糾偏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側適當超挖,而在偏向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在頂進中向阻力小的超挖側偏向,逐漸回到設計位置。
6.2 管道接頭
由于該工程管道接口采用雙膠圈標準接頭插連接,廠家提供了具體做法,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即可,但仍應防止接頭不嚴密造成滲漏現象發生。施工中除保護接頭位置避免發生碰損、管道內外縫寬度誤差在允許范圍、填充材料密實外,可采用注漿法進行處理。
TV52;TV682
B
1004-7328(2015)01-0066-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5.01.024
2014-10-22
申艷榮(1975-),女,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