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靜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于8月24日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這其中赫然寫著“高鳳英(1909-1941),蒙古抗日游擊隊隊長”。
高鳳英,男,蒙古族,原名德勒登,又名云吉祥,出生于土默特旗保爾合少村(今屬土默特左旗),1929年,他積極投身革命,一直為反剝削、反壓迫的革命事業奮斗著。1941年,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斗爭進入到最關鍵也是最艱苦的階段,面對日偽軍有組織、有預謀的瘋狂夜襲,年僅32歲的高鳳英和他帶領的其他12位同志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我們不能忘記這段血雨腥風的歲月,不能忘記和高鳳英一樣為國家興亡披荊斬棘的無數抗日先烈。
投身革命 化名“高鳳英”
1929年,綏遠大旱,赤地千里。天災人禍使蒙漢各族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村子里到處是斷了炊的人家,不少人被迫賣兒鬻女,高鳳英的家里也面臨著饑餓的威脅。目睹這一切,高鳳英不堪忍受,抗爭的意識在他心中開始萌發。
高鳳英的堂姐夫佛鼎早在就讀北平蒙藏學校期間就已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先后留學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同下)黨務學校和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1929年秋末,他與烏蘭夫等同志一起受共產國際的派遣,回國開展地下斗爭。
從堂姐夫那里,高鳳英第一次聽到了剝削、壓迫、革命這些名詞,了解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有關情況,這些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在佛鼎的引導下,他漸漸懂得在當時的中國,勞苦大眾要擺脫被奴役、受歧視的社會地位就必須起來鬧革命,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人民自己的國家。佛鼎還告訴他,中國共產黨是為窮苦人謀利益的政黨。這些教育對高鳳英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此,他跟隨佛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了一名黨的交通員。不久,由佛鼎介紹,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春,為充實、武裝自己并全力投身革命事業,在佛鼎的帶領下,他告別妻兒前往烏蘭巴托,赴蒙古人民共和國黨務學校學習。這一時期的學習生活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上世紀30年代中期,日軍加緊了侵華步伐。1935年春天,高鳳英受上級指派回國開展地下斗爭。他與畢力格巴特爾在歸綏城(今呼和浩特)北門外和合橋開了間雜貨鋪,在舊城南柴火市又開了間肉食店,通過雜貨鋪和肉食店來掩護和接應地下工作人員并負責對上級的聯絡工作。同時,他還與在北平從事地下工作的吉雅泰密切配合,搜集了不少日偽軍事情報。“高鳳英”就此成為他的化名。
抗戰爆發 行走危難間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張家口、大同、歸綏相繼淪陷。危難之際,中共黨員楊植霖與劉洪雄決定盡快建立自己的武裝。為此,高鳳英等人秘密潛入歸綏,執行對偽軍的策反任務。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他們最終以“大青山抗日總司令部”的名義成功地策反了一批偽軍。高鳳英將這支武裝帶到大青山進行改編開展抗日游擊斗爭。1938年春,高鳳英在為部隊購置武器配件時被捕。被捕后,他頂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咬定“我是莊戶人”,敵人只好將他釋放。
1938年夏天,高鳳英赴大青山參加了由楊植霖組織領導的抗日團,負責情報與軍需工作。他的到來加強了黨對這支抗日武裝的領導。抗日團的游擊活動引起了日軍的注意,敵人雙管齊下,一面加緊軍事圍剿,一面加強對山區的經濟封鎖。沒有鹽,沒有彈藥……諸多的困難對抗日團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高鳳英冒著生命危險,多次下山采購軍需給養,最終保證了基本的供給。
1939年,高鳳英奉命調到歸武邊區地方動員委員會做群眾工作,活動于奎素溝一帶。動委會的任務十分繁重,不僅要動員群眾,籌集軍需物資支援八路軍、游擊隊的武裝斗爭,還要組織群眾偵察敵情,捉漢奸,抓特務,維持地方治安。這一時期,高鳳英夜以繼日地奔波在歸武邊區的山川壑嶺間,竭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主張,宣傳八路軍抗日救國英勇殺敵的事跡,幫助群眾樹立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群眾的抗日斗志,動員他們積極為抗戰出力獻策。他還多次帶領動委會的同志們外出偵察敵情,搜集日偽情報。
擔當重任 善打游擊戰
1940年秋天,高鳳英接到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委的通知,要他接替患病的李森擔任蒙古抗日游擊隊隊長。從這時起,高鳳英改用原名云吉祥,人稱云隊長。
蒙古抗日游擊隊是黨領導下的一支少數民族武裝,成員大部分是蒙古族戰士。除游擊活動外,他們還擔負著民族統戰工作。
為了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高鳳英帶領戰士們在萬家溝進行了嚴格的軍事訓練。訓練中,他認真為戰士們示范沖鋒、埋伏等動作要領,講解山地作戰的戰術原則和方法,分析戰例,組織實戰演習。他還積極配合指導員對部隊開展政治教育。通過整訓,部隊的軍政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戰士們進一步明確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懂得了自己作為人民子弟兵所肩負的責任,學會了一整套山地作戰的方法。從此,他帶領蒙古抗日游擊隊轉戰在大青山區和土默特平川,不僅多次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而且出色地完成了獨立作戰任務。
1941年夏秋之交,蒙古抗日游擊隊與重建的和林游擊隊一起執行夜襲敵軍馬場的任務。歸綏城西南20里的塔爾號后營子和耿家營子駐扎著偽蒙古軍一個排,放養著數百匹軍馬。高鳳英帶領蒙古抗日游擊隊隱蔽在歸綏城北的烏素圖溝西側。入夜時分,在青紗帳的掩護下,游擊隊員們迅速逼近馬圐圙(內蒙古方言中指圍住的土地)。一部分戰士爬上西房,控制了敵兵居住的翟家大院。由于計劃周密、指揮得當,這次戰斗我方僅一名戰士負傷,敵方一個班繳械投降并交出數十匹軍馬。蒙古抗日游擊隊因此受到了上級表揚。
高鳳英率領的蒙古抗日游擊隊不僅是一個戰斗隊,而且是一支出色的工作隊、宣傳隊。游擊隊每到一處都會積極向駐地蒙漢群眾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民族政策,號召群眾組織起來支援游擊戰爭。
寡不敵眾 血灑大青山
1941年下半年,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斗爭進入到最艱苦的時期。高鳳英帶領蒙古抗日游擊隊擔負了掩護綏察區黨委、綏察行署機關和綏西地委、專署的任務,活動于綏西萬家溝一帶。
1941年深秋,我軍的糧食供給不濟,官兵衣著單薄,急需籌集物資過冬給養。組織上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蒙古抗日游擊隊。10月下旬的一天,高鳳英一行十幾人從武川三道壩一帶順溝而下,打算與分頭執行任務的指導員奇峻山會合。同行的還有綏察區黨委社會部部長王聚德和部分機關人員。
10月26日,高鳳英一行宿于小火燒。翌日,高鳳英趕到楊樹灣參加了由中共綏察邊區委員會書記白如冰主持的工作會議,會后又返回宿營地。就在這天夜里,日軍陶思浩據點依據叛徒胡定良(曾任八路軍大青山騎兵支隊三團九連連長)的報告,出動12輛軍車,滿載日偽軍,趕到了小萬家溝溝口,對小火燒形成包圍之勢。28日凌晨,敵人以猛烈的火力襲擊游擊隊的宿營地,嚴密地封鎖了這一帶,高鳳英與王聚德迅速燒毀身邊所有的文件,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由于眾寡懸殊,地形也于我方不利,高鳳英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險惡處境,但他臨危不亂,仍鎮定地指揮戰士們奮力反擊。敵人幾次發動進攻,企圖攀上小火燒山梁,最后均未得逞。
戰斗激烈地進行著……陣地上不斷響起高鳳英那沉著而堅定的聲音:“同志們!我們決不能被敵人嚇倒!打呀!”戰士們以隊長為榜樣,頑強地堅持著、抵抗著,使數十倍于自己的敵人無法在短時間內接近我方陣地。戰斗持續到中午,手榴彈沒有了,子彈打光了,我方陣地上只剩下彈盡援絕的英雄戰士。高鳳英頭、胸、腹部各中一彈,王聚德等也倒在血泊中……這次戰斗中,高鳳英等12位同志壯烈犧牲。
噩耗傳出,根據地軍民悲痛萬分。指戰員們和當地群眾流著淚將烈士們安葬在小火燒山梁上的槭樹下。
1951年,綏遠省人民政府為12位烈士舉行了追悼會,將烈士的遺骨遷葬在大青山下的哈拉沁烈士陵園。1980年清明,高鳳英烈士的遺骨又被遷葬到新建的大青山革命烈士公墓。1984年6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烏蘭夫親筆為高鳳英題詞“青山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