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伊萌
我們真的“低碳”了嗎?
? 仲伊萌
本欄目是父母交流學習的園地,文章大多為專家學者所撰寫,為父母提供科學先進的家教知識與方法。《我們真的低碳了嗎?》來自一位中學生,表達自己對父母言行及社會現象的一些反思。我們一直倡導身教重于言教,希望此文能夠給父母們一點啟發和思考。有時候,孩子真的能成為父母的老師。

我爸爸是做家具生意的,或許是因為職業習慣,從我記事起,他就向我灌輸綠色環保知識;在學校,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節能低碳。我還看到很多報刊網站上說,近些年來,以低碳環保為主題的新興產業不斷增加,比如綠色低碳生活用具、綠色能源開發、綠色生物鏈的建設運用等等,處處都體現出低碳環保理念的延伸。
這一度讓我產生了錯覺,以為我們真的已經進入低碳時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呢?我卻常常看到很多不環保、不低碳的產品和行為,令人想起那句不太好聽的俗語——“說一套,做一套”。
記得去年,我家換了新房子,暑假搞裝修時,爸爸動員我和媽媽一起設計、布置新房,一家人開車到處看陶瓷產品。我不了解陶瓷是怎么生產出來的,為了把家裝修得更漂亮、更環保一些,愛鉆牛角尖的我上網查閱資料,結果看得眼花繚亂。
大多數企業聲稱自己推出的是“低碳陶瓷”,使用了“首創國際級某某健康技術、摒棄了天然石材的弊端”,還有的企業表示“首創低碳生活陶瓷,以歐洲領先的設備和流程嚴格控制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排放,制造過程能耗降低50%”。
為了弄清他們說的是什么,我從圖書館借來專業書籍。當看到書上說陶瓷是一個屬于溫室氣體排放大戶、高耗能、高耗材、高占地、高排放的行業時,我真有些糊涂了,究竟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環保?看到我疑惑不解,爸爸告訴我說,這是“營銷策略”,你還小,不懂。我突然想起爸爸賣家具時,也經常聲稱是綠色環保產品,便問:“爸爸,你那也是營銷策略嗎?”
爸爸雖然沒有回答,但我感覺得到這里面一定有貓膩。
作為一名低碳環保志愿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拯救地球”,日常生活中,從細節做起堅持做到低碳減排:不買時尚好看的電子鐘,而是使用“骨灰級別”的發條式鬧鐘,因為書上說,這樣每天可減少大約48克的碳排放量;很多同學上學要父母開車接送,我都是坐地鐵,既為父母省錢,又減少了汽車碳排放量。
可是,隨著漸漸長大,我越來越發現,雖然我們處處發展低碳經濟,人人要求低碳生活,商家開口閉口宣傳是低碳產品,但實際上,太多的行為讓人難以理解:我建議爸爸要少開車、少抽煙,但他總是以“生意忙”“壓力大”為由我行我素;我告訴媽媽,要想減肥,就多爬樓梯、手洗衣服,既鍛煉身體又環保,可她說:“這樣多累呀!”有時候,我真是搞不懂大人的世界。
無論外界怎么樣,我都會堅持做一名低碳環保志愿者,盡力從我做起,歡迎有更多的年輕朋友加入這個隊伍來,也渴望家長大人能夠用一言一行為我們做個好榜樣。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高二(2)班學生)
編輯 劉建淑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