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發:教育事業的發展要轉型

他不僅僅是教育家,也不僅僅是企業家,他是一個產業整合者,他是北京法政集團董事長、總裁王廣發。在4月18日下午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創業故事匯”中,王廣發做了精彩演講。他表示,培養人才重在培養他的能力,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要轉型。人才是企業之本,員工的培養是企業最關鍵的環節。以下為演講摘錄:
法政集團在產業轉型方面,是比較到位的。當執著地追求一個單一產業的時候,我們是否考慮到了政策、法律、法規、人才、標準給本產業在未來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產業轉型所帶來的風險,是否曾經考慮因為全球在動態的發展,國家在產業轉型的發展?我們要去引領一個產業的發展,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創新,這樣才能良性發展,才能常態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依法合規,規范自己的行為,創新創造。
怎么才能做到這一步?首先,思路思維的超前,怎么去引領自己所創造的產業,以創造產業相關聯的產業鏈,并且在國家大政方針、法律法規調整修訂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不能落伍,不能掉隊。當一個企業發展的時候,我們仍然要進入到深入研究的狀態上去。不調查充分不決策,不研究徹底不行動。任何事情一拍腦門就做,勢必給你的未來發展帶來很大的風險。
當下政府提倡“依法治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握法律上的、產業轉型上的、發展目標上的一個精確的度,才能實現產業轉型良性、持續發展的目標。
法政集團走過了22年,我們國家的中小型企業,3年之內最多是10%的存活率,90%都要倒下去。在這樣的大浪潮下,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能夠生存下來,那是很不容易的。我曾經在1987年到深圳調研考察,總結了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當掌握政策、客觀規律和法律法規。這些看上去很宏觀,但是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宏觀,其次是微觀。宏觀和微觀要很微妙地把握好,只有把它的度、量和質的度掌握好,在發展過程中才不會出現重大的失策和失誤。
溫家寶總理在視察廣東中小型企業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企業家成功之后以什么樣的方式回報社會?投資、教育和醫療。人人要關注教育,教育是未來,人才是未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國際教育,國際人才,國家人才,與全球對接的人才,也要從娃娃抓起。教育的發展,全民族文化素質的發展,知識結構改變人生的發展,人才從哪里來?從教育當中產生,從知識結構當中產生。因此,未來你事業的發展,不可能不轉型。產業結構調整要轉型,人才知識要轉型,知識結構要轉型,應用技術也要調整、轉型。
國家提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企業,人人學習。只有學習才能不斷地調整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才能跟上國家、國際帶來的挑戰和風險,以及去應對雙邊、多邊貿易等。
員工的培養,是一個企業發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人才的流動,不管流到哪里,他都在為我們的國家扮演著他的角色,貢獻著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