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浩
韓國職業教育的探索
文/邵浩
上世紀70年代,韓國人均國民收入僅為650美元,2015年預計將達到3萬美元。國土小、人口少的韓國如何從經濟小國發展為經濟強國,究其原因,除適當調整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重視引進先進技術,更為重要的是韓國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積極開發人才資源,特別是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適應性強的應用人才。
2015年6月9日,首屆“中韓職業教育合作發展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這場由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與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主辦,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與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共同承辦的論壇,邀請了來自中韓兩國的職業教育專家50余人,就職業教育辦學、電子科技、美容美發、插花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展開了交流和探討。
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國際合作中心所長、經濟學博士李南哲在發言中介紹,韓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非常重視教育。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在演講時表示:“在韓國,教師是國家的建設者。”
韓國制定職業教育政策的核心是產學結合。發展職業教育最終是為了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做職業教育培訓時要與產業需求緊密聯系。
韓國政府于2008年推出了創新性職業高中的設想:以培養低熟練技能型人才為目的,建立創新型職業高中,而這其中又分為特性化高中和麥斯特(Meister)高中。
特性化高中涵蓋農業、制造、設計、計算機、旅游、漫畫、美容等行業,培養學生的基礎職業能力,實施“訂單式”教育,即學校和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用人合同,利用雙方的資源,共同負責人才培養和就業全過程。學生會赴企業現場實習以及現場實操,而學校也會向優秀學生提供海外的就業機會。
作為職業教育機構,若特性化高中無法維持一定的條件,也可以向教育部申請轉換為普通高中。
特性化高中是為了培養基礎職業能力,而麥斯特高中的目標則是培育少數精英職業技能人才。麥斯特高中由韓國教育部全額投資,特性化高中達到標準后可作為麥斯特高中建校。
2013年,韓國共建成麥斯特高中38所。學校根據企業需求,設置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而企業也會提供設備、企業技術專家授課和就業等方面的支持。
一個典范是三星電子跟麥斯特高中建立的合作關系。學校根據三星電子的需求專門培養人才,并按照三星最新的需求在學校設立相關教育課程。而三星公司的相關設施設備也會贈送給麥斯特高中,企業相關技術專家也會來學校授課,學生畢業后也大都會去三星電子就業。正是這種產學結合的特點,使得麥斯特高中就業率非常高,達到92%。
韓國職業教育主要以政府主導、產學結合、企業參與的形式展開,這種模式既滿足了市場需求,也保證了職業教育的高就業率。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韓國,職業教育就業率高達80%以上。
對于高學歷預備就業人員、失業人員等,勞動部負責進行在公立學校體系外開展職業培訓。
公共職業培訓由勞動部下屬的韓國產業人力公團進行管理,并建立專業培訓機構多學科工學院。多學科工學院的一大優勢是“企業專擔制”,即教授專門向企業負責的一種制度。通過“企業專擔制”,每位教授專門負責管理10所企業的職業培訓。而工學院因此可以實現韓國8萬多個企業中所需的職業教育培訓。
在韓國,大學升學率達70%以上,高等教育已成為大眾教育。但從1995-2012年韓國教育開發院的數據發展趨勢來看,韓國普遍存在著升學率高、就業率低的問題。根據2014年韓國教育部大學信息公示上顯示,多學科工學院就業率為85.8%,遠高于4年制本科大學就業率 54.8%。
受近年來“韓流”文化輸出與影視行業的影響,韓國的美容產業飛速成長。
韓國在第18屆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會上即提出“提高美容產業競爭力” 為主題的方案,其中包括培養專業人才、建立美容扶持中心、組建美容產業園地、打造海外出口產業、吸引美容觀光客等美容產業的綜合性、系統性的振興方案,并頒布《美容產業振興法(案)》,計劃將美容產業打造為韓國戰略型產業。
韓國貞華藝術大學美容系主任蔡善淑介紹說,2005-2011年,韓國美容產業規模增長了46%,如今,韓國美容服務業人員需求平均以每年8.1%的速度增長,2015年預計從業人員達到19.76萬人。此外,目前有很多韓國美容連鎖企業已進軍中國市場。
由世界美容協會舉辦的Hair World是世界上最具權威的國際美容競技大賽,1947年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首屆大賽,被稱之為世界美容界的奧林匹克。韓國在2014年Hair World大賽中獲得綜合組第一名,并計劃舉辦 2016年Hair World大賽。
貞華藝術大學源于1951年成立的首爾美容專業學院,是韓國第一所美容高等技術學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學校2013年開始實施“貞華認證項目”,該項目是除正規課程時間外的300小時非正規課程,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學生可以得到相關實習經驗,更有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的機會。
談及美容教育在中國的發展,蔡善淑建議:中國如果將美容教育課程發展為系統性項目,同時將其進行標準化管理的話,美容產業將首先成為職業教育領域重大的轉換點。
李龍淳是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的第七位院長,他提出了一句代表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發展方向的標語——“人才就是希望”,強調只有人才開發才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唯一方式。

近年來,韓國美容產業飛速成長,眾多美容品牌進軍中國市場
中韓兩國1995年簽署了教育交流協議,開展人員互訪、培訓、講座和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但是,職業教育培訓領域的交流合作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李龍淳在接受《國際人才交流》采訪時預測,未來中韓職業教育合作將緊緊圍繞兩國經貿發展熱點和重點展開,特別是中國政府開始希望韓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在新技術領域進行合作,并希望韓國企業積極在中西部地區進行投資。
三星數據研發中心、三星電子研發中心等項目先后落戶西安高新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西安三星數據研發中心,是三星數據系統集團僅次于北京的中國第二大全球開發中心,主要從事集團內部的全球外包項目,將發展成為三星在全球范圍內核心的研發機構。2015年,研發中心預計將帶動超過1300名高端人才就業。
“中國有著很大的市場,人力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基礎科學人才也得到了國際上非常好的評價。而韓國在產業國際競爭力、技術產業化、資本等方面的評價也十分高。如果兩國在相互擅長的領域開展合作交流的話,會將合作發展到嶄新的高度。”面對未來中韓在多種領域的合作,李龍淳院長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