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

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微軟CEO納德拉(從左至右)參加GIX啟動儀式
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6月18日下午1點,為探索解決全球性挑戰,由清華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公司合作創建的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簡稱GIX)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正式啟動。這是中國高校第一次到美國辦學,也標志著中國高校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個實體校區和綜合性教育科研平臺正式建立。
全球創新學院將由微軟公司出資4000萬美金作為啟動資金,以西雅圖地區的全新設施為基地,開辟建立新的獨立校區。依托該學院,兩校將在全球范圍內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聯合授予學位,在跨專業融合及創新領域開展全方位教學和研究。學院將邀請全球大學和企業的優秀學者、研發人員參與,同時開設中英文課程,搭建具有多元文化優勢的開放性教育和科研平臺,培養全球經濟發展和科研創新急需的綜合人才,為中西文化融合互補、高端合作探索新模式。
“全球創新學院的建立表明,清華大學在推動國際化辦學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這也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各類資源融合辦學的新趨勢,當然也體現了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自信?!鼻迦A大學校長邱勇表示。
“GIX學院將為學生帶來無限機遇,這一點是當今任何大學都無法做到的?!泵绹A盛頓大學校長安娜·瑪麗·科斯(Ana Mari Cauce)表示,“匯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教師、專業人員、行業領袖和企業家,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好地培養具有創新熱情和敏捷思維的新一代未來領導者?!?/p>
GIX學院的首個學位課程計劃于2016 年秋季開課。這是一個碩士研究生學位項目(籌建),首批招生人數為 30 至 35 人。GIX學院還將推出更多學位及其他教育項目,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也將積極參與其中,并在確定未來實際需求的研究領域和指導學生解決現實技術難題等方面提供幫助。(來源:清華新聞網,2015年6月19日)
中美兩國政府23日至24日在華盛頓舉行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磋商期間,中方宣布啟動“百千萬”計劃,推動中美教育領域深化交流合作。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結束后,中國政府網站發布了《磋商聯合成果清單》,清單包含教育、文化、衛生等7大領域共119項,其中涉及教育領域共有43項。
關于教育領域合作,雙方同意:鞏固中美兩國政府間的教育政策交流;設計實施新的引領示范性項目;繼續實施好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要合作項目;支持中美在多個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交流活動;支持兩國教育機構高水平戰略合作,推動人才培養和合作辦學項目。
在設計實施新的引領示范性項目方面,中方宣布啟動“百千萬”學生交流項目,未來5年邀請100名美國青年領袖訪華游學;邀請1000名美國優秀大學生來華學習,支持1000名博士赴美重點高校留學;每年公派1萬人赴美學習研修。
雙方還支持在多個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交流活動,中國教育部將與英特爾公司合作,于2015年舉辦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來源:人民網,2015年6月25日)
據新華社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4日表示,中國護照的“含金量”成色大大提高。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國家加緊協商,進一步推進簽證便利化措施,同時也為在海外的中國公民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領事保護與協助服務。
據了解,中國目前已和99個國家締結涵蓋不同種類護照的互免簽證協定,與37國簽訂59份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36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給予中國公民落地簽證便利,11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
“中國政府和外交部不僅關心中國公民在走出國門時能否走得順、走得暢,也關心大家在國外能否行得穩、行得好。”陸慷說。
此前,英國和比利時剛宣布了對中國公民的簽證便利化措施,允許中國公民經一次申請同時獲得前往英國和申根國家的簽證。新簽證程序將于7月1日啟用,屆時中國公民可前往北京、廣州和上海的英國簽證中心一次遞交英國和比利時兩國的簽證申請,而不用前往不同的申請中心遞交材料。(來源:環球網,2015年6月25日)

美國每年吸納各國移民為其提供了大量高素質人才
德國《世界報》網站6月7日發表題為《美國迫切需要更多外來移民》的報道稱,2015年4月的一項蓋洛普民調表明,2001到2015年間,自認為屬于上流社會的美國人的比例從3%降至1%。自認為屬于中產階層的美國人的比例從63%降至51%。將自己劃歸工人或社會底層之列的美國人的比例從33%增至48%。與這種變化同步的一個現象是,在全球經濟強國中,只有在美國,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父母的收入情況極不相稱。
美國中產階級的購買力比2007年減少了3%。與此同時,中國中產階級的收入增加了2.5%。同過去的日本、新加坡和韓國一樣,中國現在也進入了全球的勞動力市場和才智市場,而中國“社會弱勢群體”子女的學習成績比美國中產階層子女的學習成績好。經合組織2015年5月的一項研究著重指出了這點。這項研究預計,到本世紀30年代,全球的工程師和自然科學家將有37%是中國人,只有4.2%是美國人。
預計到2030年,美國人口將為中國人口的25.7%,而美國自然科學家的人數將只有中國的11.4%。這個世界強國要想保住霸主地位,僅僅保持每年吸納“技術移民”人數世界第一這頂桂冠還不夠,移民美國的高素質人才每年至少要增加2%才行。
而要實現這一增幅,意味著全球幾乎所有打算移居外國的高素質人才都要被美國吸納,然而,他們有可能對去美國越來越猶豫。學習不好的美國孩子在畢業后就算找不到工作,也能從政府那里領到社會救濟。但一旦打算移民的精英不再愿意為這些人負擔社會救濟而不選擇移民美國,那么這個民主巨人也就要垮了。(來源: 《參考消息》,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