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

國家信息中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冷年(即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全國空調行業城市市場的銷量是3100萬臺,農村市場的銷量是946萬臺,合計銷量4046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40%,銷售額同比減少10.5%。自2013年市場上揚以來,行業首度陷入負增長態勢。
巨量庫存是企業在這個銷售周期一開始就面臨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提供的兩年度產品生命周期對比顯示,上市12月-24個月的空調成熟期產品銷售量占比由2014冷年的16.21%提升到2015冷年的31.97%,說明企業普遍存在清庫存問題,導致成熟期產品占比顯著上升。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增幅明顯放緩、淡旺季差縮小,繼續向渠道大量壓庫,導致渠道庫存高居不下,將可能形成空調行業的堰塞湖,對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不利,也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2015冷年伊始,行業里傳聞的巨量庫存給空調市場蒙上陰影,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自龍頭企業開始全行業大打價格戰,以期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刺激整個市場需求的增長,但結果卻是,2015冷年出現量、額雙降的局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指出,“以價換量”沒有實現說明導致行業下滑的真正原因還是需求不旺,另一方面,入夏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多也是一重大因素。蔡瑩認為,價格戰并沒有改變需求不足的現象,而整個空調行業2015年都在為發起價格戰來做準備,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是非常消極的。需求不足造成庫存壓力,價格戰打了一圈發現并沒有什么改變。

經國務院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的通知》,部署進一步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
通知提出清理和規范的總體要求是,按照“打破壟斷、促進競爭,規范行為、完善監管”原則,大力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偏高收費標準,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大力清理和規范依托行政機關、依靠行政權力提供強制服務、強制收費的“紅頂中介”,促進公平競爭、平等交易;大力推進服務市場化改革,放開競爭性服務和收費,更大程度讓市場調節;大力加強收費監管和反壟斷執法,完善收費監管規則,實現收費項目清單化,為外貿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環境。
通知規定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的范圍是,港口碼頭、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單位,以及相關服務、代理經營企業等直接涉及進出口環節的各類收費,包括政府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收費,以及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各種收費。
通知明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的重點為:(1)清理在沿海、沿江、沿邊的港口、碼頭、口岸,向外貿船舶、貨物、運輸車輛的違規收費。(2)取消進出口環節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管理)前置服務收費,治理口岸檢驗和查驗過程中及各類進出口管理電子平臺,憑借行政權力、行政地位強制服務并收費行為。(3)規范港口、碼頭企業及船公司向外貿企業收費的行為,嚴禁利用壟斷地位指定服務、強制服務并收費,堅決糾正違規經營服務收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