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一系列國產電影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對中國電影來說,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要成為電影強國,除了產量的指標以外,還需要提高影片質量和藝術水準,需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對于其他國有文化企業來說,也應如此。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變革,傳統文化體制已難以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文化體制改革應聲而出。改革,為文化找到了發展路徑,替文化企業解開了體制機制的束縛,激活了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但是,改革后,許多企事業單位的經營性質發生了改變,少數文化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影響了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