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凡 易春燕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分析研究發現:從表1可以看出,除了材質上明顯的不同,在實際試球中,從河南大學體育學院乒乓球專項3個年級的部分學生試球后都反映新球比舊球穩定,旋轉與速度下降明顯。其中2名生膠運動員一致認為生膠的擊球失誤率降低且造成的威脅也降低。
新材料塑料乒乓球不僅安全環保,更解決了易燃及制造與燃燒時釋放大量有毒氣體對生產工人造成疾病的問題,更使它不在是航空禁運品,給國際大型比賽帶來很大的方便。乒乓球運動從改大球、11分制、無遮擋發球、無機膠水等,到目前最新改革的新材料塑料球,這些改革在乒乓球運動發展中都有著重大的影響,而這些改革都是為了增加比賽的觀賞性與偶然性。在此次的器材改革中更像是抑制了目前中國領頭、亞洲統一世界的局面。改變了運動員以前三板為技術核心的主導思想,變為以相持為主的主要技戰術。因球材料的改變,球速與旋轉的下降,使運動員可以充分的發揮技術水平,增加回合讓觀眾能更好的認識到這項運動的魅力,更有利于乒乓球運動的推廣。
塑料球的出現給各種不同的打法帶來不同的效果,對體能差、力量小。速度型以及削球運動員影響較大,對體能好、力量大、顆粒膠與防守能力強的進攻型運動員沒有太大的區別。
塑料球對運動員的力量、體能,與動作的規范、結構、幅度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單項技術與組合技術訓練中,由于塑料球比舊球大,受空氣阻力原因會發生旋轉下降與回球飛行速度變慢,從而出現擊球不適感和擊球點不穩定。例如:正手連續拉訓練,以往我們在拉弧圈球時要離臺半步然后蹬腿轉腰收小臂,現在球大了慢了,用以前的動作必然會擦網下網多,所以我們要在動作上做一些改變來協調。
在戰術訓練中,發球與接發球質量下降,控制球能力降低,相持球增多弧線增高。速度型運動員無法發揮“積極快速,靈活多變”的戰術核心,在訓練比賽中會出現找不到節奏。心里產生負面影響在實戰比賽中發揮不出基本實力。而受其影響最大的要屬削球,球體的增大使球速與旋轉質量降低,控制不好就會出現殺板機會。

表1 新材料球與賽璐珞球對比
歐洲運動員注重力量與回合的訓練,亞洲則以前三板為主。這也是歐洲和亞洲運動員有實力差距的一部分。而這次改變歐洲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可以更好的適應塑料球。自實行“11分制”以來,規則的改變就是要加快比賽的節奏,增加比賽結果的懸念和偶然性,縮小強弱之間的距離。而塑料球的到來更是降低前三板的威脅加強相持回合,拉近了歐亞的實力差距,提高比賽的觀賞性。雖然相持球的增加但造成機會球的幾率也增多了,這讓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更嚴謹的處理每一個球。
加強搶攻意識的方法有:(1)用正手接正手臺內小球后(拉起或挑起)連續全臺跑動中正手拉球。(2)多球訓練,發全臺不定點下旋球,練習者全臺正手拉球訓練。(3)記分訓練,方法是除接發球外,必須用正手攻或拉球回擊球,否則判失一分。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增加練習難度,提高進攻意識。加強正手殺傷力的方法有:(1)手臂負重徒手練習。如,用鐵質球拍或啞鈴,從兒童到成年人應該使用適合自己的重量,不要輕的沒感覺或重的揮不動。在進行徒手訓練時必須做到手腕保持緊繃防止受傷,動作規范、協調、連續,直到大小臂出現疲勞感后在堅持20次,重復訓練每次可按情況小幅度遞增。(2)多球訓練加量,送球者增加旋轉。多球訓練加量不是訓練時間的增加而是每一種訓練計劃內運動員練習的連續性。并且要以使運動員能快速出現疲勞感的訓練計劃為主。如,少兒期可采用擺速(左推右攻)。正手位近臺定點連續拉球等一些簡單易懂的訓練計劃。每次數量可由80~100次逐漸增加中間不可休息。成年期多以中近臺下旋與上旋相結合訓練。如,定點下旋起球后,全臺無規律正手連續拉球或全臺擺速等各種復雜技術組合訓練,在訓練中一樣要保持在規定的數量內不能休息并逐步增加數量。(3)中遠臺對拉練習。
提高相持能力的方法有:(1)體能訓練與有球訓練相結合,如果著重練習運動員的腳下啟動,可在有球訓練以前做反方向滑步。加強左右的協調轉換可采用背靠臺子雙手摸臺子一邊一次等有關訓練內容讓運動員提前進入狀態。(2)有球練習加強正反手轉換能力。如中路正手拉一拍接一拍無規律全臺球在繼續回到中間,如此循環。(3)在訓練任何技術時,運動員都不能出現隨意擊球,看似簡單的舉動會在長期訓練中養成不良習慣,不利于比賽中關鍵球的處理,尤其是遇到體力不佳,擊球難度過大時。要時刻保持每一個球都認真對待。加強主動防守意識:材料的改變與相持回合的增加使運動員更加注意主動防守。主動防守雖然是防守卻相比被動防守與進攻具有主動性、穩定性、威脅性、目的性等特點,在相持中可轉守為功的成功率更大。提高主動防守意識首先要加強控球能力,控球能力就是手感??蓮淖詈唵蔚拇昵蜷_始,并逐漸加入劈長、擺短等小球技術訓練。掌握基本控球感覺后可在單球和多球練習中增加主動防守訓練計劃。如,讓對方在正手位或側身位使用強有力的弧圈球拉一個直線一個斜線我方回球到對方指定位置。熟練掌握后可加入劈長擺短或不定點防守。
(1)教練員可使用強制規則接發球不許搓球等一些被動接球手段,要采用有主動性和威脅性的技術接球。如:挑、擰、翻挑與劈長等。(2)運動員可自己制定多種接發球搶攻戰術套路練習。如:擰或挑起來后接撕一拍底線。劈長后主動防守或進攻。(3)發球在保持低的情況下,要以旋轉和落點為主。
乒乓球運動的不斷發展,規則與器材的不斷更新使得乒乓球運動越來越健康,更加具有觀賞性并利于推廣,從而更切實際的貫徹全民健身方針,推動了乒乓球技術不斷升級,世界各國實力拉近,將乒乓球這項運動推向了一個更健康、更全面、更具觀賞性的新舞臺。
[1]易春燕.40mm乒乓球和11分制對比賽和正手拉球的影響[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4):452-453.
[2]鐘宇靜,于大中.乒乓球運動中的“主動防守”[J].乒乓世界,2008(6):113.
[3]彭博.無縫乒乓球的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3.
[5]于紅,王興家.如何提高運動員的相持能力[J].考試周刊,2012(34):106-109.
[6]張明如.淺談乒乓球前三板訓練[J].中國體育教練員,1998(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