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汪 莉
(1.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2.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
新課標下的中學語文作文寫生
張平1,汪莉2
(1.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0;2.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中學語文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寫真情實感的文章,這就要從基礎抓起,融合“寫生”進行教學。以寫生為基礎的寫作能為正確地描寫事物、形象地表達感情奠定基礎,而表現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就要從刻畫事物、構思布局等方面來分析如何寫出真實可感的文章。
關鍵詞:寫生;語文作文;題材
作文寫生是對所描寫對象進行精確刻畫,表現其真實狀態,表達真情實感。將美術寫生引入到作文寫作教學訓練中,或能改變目前中小學生寫作矯揉造作、虛假空泛、缺乏真情實感的弊端,實現新課標對語文作文寫作的要求。
一、作文寫生方法
美術寫生不僅需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還要心中有把尺子,善于謀篇布局。寫生最重要的是形神兼備,是需要熟練和技巧的。而這也正是中學語文作文需要做到的,作文要能將實物形成文字,進行有效的表達,使讀者能夠看到文字背后的實情實景,體味其中情感,必須從細節出發。首先要能對選定題材進行熟練寫生,其次要謀篇布局,做到詳略得當,結構合理。
1.以“形似”為基礎,長期練習。美術寫生分工筆和寫意。工筆注重實物原型,是纖微畢具地再現,追求“形似”;寫意更注重對象的神態,追求“神似”,“神似”以“形似”為基礎。而作文寫生的“形似”是指將描述對象以文字符號的形式表達出來,并且站在讀者立場能夠將這些文字轉化成原物。“神似”則是指通過一定的寫作技巧,用寥寥幾句話勾勒出實物,站在讀者立場仍能透過文字想象出原物。也就是說,讀者在作者描寫的基礎上能夠生出各自內心的獨特體驗,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者站在各個角度都能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等。作文要想達到“神似”,必須堅持長期對所見所聞所感進行寫作練習,以達到使讀者可見可聞可感的境地。學習寫作的人要能夠堅持像寫日記那樣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長期訓練之后,寫作不僅文從字順、素材增加,寫作靈感也會如泉涌,幫助學生走出“無話可寫”的寫作困境。
2.在命題作文的基礎上選好題材,系統練習。雖然命題作文會使學生寫作時感到束手束腳,但是定期的命題作文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命題作文可以督促那些感而不發的學生有感即發,在預定的時間內作文,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老師系統的點評指導,也可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命題作文要求學生隨時調動平時積累的各種適合素材,但是它的不確定性以及緊迫性要求學生在平時練習時對各種題材都要有涉及,并且熟練掌握寫作方法。作文題材是包羅萬象的,與美術寫生題材是相通的。中學階段的典型的作文題材在寫人、記事、狀物、抒情范圍之內,學會用這些常見的題材來寫生,寫出典型的文章,是作文教學應該追求的目標。
人物寫生。人物是寫作中最復雜的描寫對象,有其自身的社會屬性和思維感情,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主體,所以人物描寫經常放到一定的時間、環境、事件中。在這三個條件下去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才能刻畫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剛開始描寫人物時最好選用特征比較突出的人物,其本身所具有的明顯的表現性更能鍛煉學生的大膽處理與概括的能力。
要寫出與眾不同的人,首先要學會觀察。遠處觀察他的輪廓、體態;近處觀察他的五官、衣著、神態、慣常動作。福樓拜的寫作經驗是:“仔細觀察,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特點,并寫下來”,并且達到“當你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就描寫這個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本質都表現出來,讓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農民、馬車夫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的目標。人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那么這個人是獨特的,寫作時可以通過人物各部分的細節描寫表現出這種特性。如《儒林外史》是這樣寫范進終于中舉的:“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它通過幾個簡單的動作和幾句簡潔的話就刻畫出一個熱衷功名、中舉后喜不自持的人物形象。
在寫作時就可由遠及近,先勾勒出人物輪廓,再填充其五官、神情及其代表性的動作,并且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表現。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些描寫猶如用幾條墨線,簡單幾筆就把孔乙己的獨特形象傳達了出來,讓沒見過孔乙己的人也能一眼認出他來。以上這些對人物的典型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正是現在中學生寫作中所缺乏的,他們筆下的母親全是白發、皺紋、彎腰這樣籠統而統一的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從身邊的人物出發,擴大觀察范圍,走出家庭學校,到街頭、廣場、公園、超市、旅游景點、農場、工廠等場合去觀察人物,描寫可以細致到皮膚、手掌、眼神、服裝等,這些細節描寫更能生動刻畫人物性格特征。
景物寫生。景物寫生是用最簡練的文字勾勒出鮮明生動的景象,能讓讀者身臨其境,并能借助景物體會其背后的情感。如魯迅《故鄉》的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通過幾個簡單的形容詞“陰晦、蒼黃、蕭索”就勾勒出故鄉在深冬時節的破敗,更表達了作者悲涼的心情。
景物描寫需要較多的技巧。初學為文的人寫景物宜去實地考察,跟著教師的指導,首先取景,然后選定考察的地點及觀察角度。寫作時要隨著視線的遷移,確定遠景近景,選取主景、淡化配景,確定敘述的先后順序及詳略。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里的景物描寫為“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先見潭底,再見潭岸景物,由近及遠;略寫潭水,詳寫潭底,在平鋪直敘中將“潭”這個景物展現在讀者面前。另外,角度不同,寫出的景物是不同的。對景物進行寫生,根據自己表達的需要,對整個畫面進行布局,找準起點,勾勒輪廓,填充相關細節,取舍有序,詳略得當,主題突出。適當使用“深山藏古寺”的作畫技巧,以細節烘托主題,言在外而意在內,既清楚明了,又意蘊深遠。
感情寫生。作文是“我手寫我心”的工具,為延續這個工具的意義,這里的“心”須是真情實感,寫個人的獨特感受,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作文的要求。感情真摯首先要打動自己,然后要打動讀者。《媽媽回來了》是一篇小學生的作文,不足百字,用樸實干凈的文字表述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這種最原始、最真實的感情,從而獲得冰心文學獎。魯迅說:“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葉圣陶說:“我們從正面和反面看,便可知作文上的求誠實含著以下意思:從原料上講,要是真實、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驗證、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針對很多中學生在作文時傷春悲秋、無病呻吟,或者追憶歷史、拜會古人,嚴重與生活脫軌,追求文字的華麗,有時浮華空洞,有時晦澀難懂,有時虛假無聊、嘩眾取寵。這樣的弊病,需要感情寫生來革除。但是幾個簡單蒼白的詞語如“開心”、“沮喪”、“難過”等并不能引起讀者共鳴,無形的感受要有載體來承擔,化無形為具體,方能真實可感。這還需要作者剖析感情形成根源和過程,加入承載感受的人、事、物等元素,把感受寫得具體生動。
上述三種題材的寫生并不是說人和景只能寫成工筆畫,而抒情只能寫成寫意畫,它們是相互交叉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畫物本就是為抒發感受作襯托的,而抒情必須要以描寫景物為基礎,否則三者都只會形成干澀的文字,道理同寫生,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調控畫面的色彩。只要對三種題材的寫生達到熟練的程度,就能熟練的運用各種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以增強文章的文采。
二、作文寫生的謀篇布局
美術寫生首先要對整個畫面布局進行設計,使其和諧并富有美感,作文寫生也一樣需要對結構進行合理安排。題材是文章的“血肉”,主題是“靈魂”,那么結構就是二者的載體,即是文章的“骨架”,使文章言之有序。
結構布局是支撐起一篇文章的載體,十分重要,其最基本的特點是完整性。結構的完整性最主要體現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前后照應,既能使讀者一目了然,又能緊扣主題。在寫作之前首先調動頭腦里不同時間、地點關于寫作主體的各種特點,篩選出能夠表現主題的進入文章中,再對其進行渲染,突出主題。畫竹,從對竹子的寫生開始,長期觀察其各時段的生長態勢、顏色,各分枝的長短粗細,多練生巧,掌握在一定大小的紙張上畫竹時的結構布局、起筆、收筆,做到粗細合理,濃淡有致。作文如同畫竹,要做到胸有成竹,就需要將人物、景、情都能刻畫得栩栩如生,然后將它們融入結構中去表達某一主題。這時必須要分析如何安排才能使這個結構完整,重點突出。結構的另一個性質是勻稱性,它體現在句式或者段落安排的一致性上,例如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既能增加文章氣勢,又能使文章富于建筑美。
謀篇布局要根據主題辨別材料的主次,善于取舍,精心安排,做到詳略得當。其中最基本的結構架勢是“起因—經過—結果”,這是中小學最常用的。在布局中文章開頭或簡潔大方地直入主題,或以懸念引出下文,或以故事引入,或在恰當時施以修辭等,無論哪種方法都不能濫用,濫用則虛,切合主題、語言質樸的開頭才能顯出獨特。在主體地安排上可按情節發展實行倒敘、插敘,也可以設疑、答疑,但要符合邏輯,使用轉折過渡,使文章環環相扣,波瀾起伏。在結尾時收束要自然平實,能畫龍點睛,使整篇文章首尾連貫,渾然一體。在此要融入真情實感,引起讀者共鳴。比如寫到交通擁擠,結尾時可表達愿望,如“我希望明天上學時準時來了一輛公交車,車上人不多,每個人都有位子”。現實問題易于使讀者產生共鳴。
但是當主題選定后,結合其表達的需要,在保證結構和諧的基礎上去突破這個定勢,或者在這個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變式,構思出新意,例如寫《精彩瞬間》時就可以圍繞主題,選擇幾個精彩片段構成并列結構。構思新穎首先就要考慮選用的文體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或者應用文等,其次就要考慮開頭結尾和主體安排。但是無論如何變式,都要先形成腹稿“總其文理”,梳理好整篇文章的脈絡,統領好整篇文章的要素,不故弄玄虛,不能讓讀者感到莫名其妙。
在謀篇布局中還要注意“留白”的應用。“留白”在各種藝術創作中均有應用,如音樂中“此時無聲勝有聲”停頓,雕塑中維納斯的斷臂,寫生中“一白當黑”等。謀篇布局不宜過實,過于追求完整細膩,“滿則溢”,信息滿塞,就會減少讀者想象空間。讀者的思維是能夠將“白”處補充完整的,例如馬致遠的《秋思》只是景物的組合,但是這并沒有影響讀者對其的解析。留白的方法也有多種,板塊組合、掐頭去尾、省略過程等。無論怎樣,只有做到虛中見實、意在言外,方能使空處不空。
三、結語
美術可寫生,那么作文可采風,在生活中采風。作文寫生不僅是寫具體的人、物,還是寫生活,生活教人以大智慧。以上提到的題材都來源于生活,都能寫得真實可感(當然這不只是題材的問題,也是對語言表達的要求)。要善于觀察生活并到生活中收集簡練精辟的句子,豐富寫作素材。也可以到歷史中尋找素材,或者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中去發現,發現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微妙之處,才能寫出新意。
精彩的作文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也不是依靠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虎頭鳳尾豬肚”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每一位學生經常訓練,需要對實物、感情進行真實的描摹,在此基礎上進行升華。寫作文如美術寫生,沒有捷徑可以走,必需多加練習,練就扎實的寫作基本功,才能漸漸掌握寫作技巧,變得才思敏捷,達到樂于寫作、善于寫作,甚至是文學創作的境界。
責任編校:徐希軍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5)04-0162-03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41
作者簡介:張平,女,安徽阜陽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汪莉,女,四川廣安人,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4-11-21
網絡出版時間:2015-08-20 12:55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