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璐,翟 濤,范亞東*
(1.黑龍江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2.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黑龍江省小漿果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張廣才嶺及老爺嶺等地區,種類繁多。可利用的漿果種類有30多種以上,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有10余種。由于資源優勢,黑龍江小漿果產業發展處于全國領先位置。以藍莓為例,黑龍江藍莓加工企業已發展到40多家,僅大小興安嶺地區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就達24家,年加工量在2.9萬t以上,已開發出9大系列100多個品種。開發小漿果資源,把小漿果打造成大產業,使其成為經濟發展優勢,成為黑龍江省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筆者基于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的戰略目標,從6個方面提出了小漿果產業的發展戰略。
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依托資源和生態優勢,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知名品牌為龍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品質量為根本[1],突出生產規模化、產品精深化、品質高端化,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和優勢品牌整合,推進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延伸;實現小漿果產業大省向小漿果產業強省跨越。
2.1 強化基地建設 黑龍江省野生漿果資源豐富,在經營好現有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可以有計劃地進行人工培育,開展一定規模的人工栽培,促進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強化基地建設,可以解決原料標準、質量、數量對加工生產的阻礙,為小漿果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穩定的原料,有效解決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加工原料不足、生產能力過剩等問題。
在強化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小漿果。以農業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階段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是推進小漿果發展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力量。要切實加大引導和宣傳力度,牢靠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組織和動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小漿果,帶領農民開拓市場,增收致富。
2.2 增加產業科技含量 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所在。面對嚴峻的國內競爭形勢,黑龍江省的小漿果產業要想在占據制高點,必須在增加產業科技含量上做文章,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提升黑龍江省小漿果工業的技術含量。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要引入科技創新機制,應用高新技術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綜合利用率。引導加工企業積極走深加工和精品之路,依托寒地黑土等優勢做大做強一批龍頭產品,做精做專一批優勢產品,升級換代一批傳統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大力開發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系列產品,把小漿果的內在價值充分挖掘出來,迅速形成經濟優勢,不斷提升發展動力,讓黑龍江小漿果的“含金量”不斷放大。
二是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小漿果工業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幫助企業盡快提升技術水平。
三是依靠技術進步,按照市場要求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圍繞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開發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大力開發專用型小漿果以及兒童、老年、婦女保健食品。
四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把自主研發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組織引導技術人員深入小漿果領域,學習和引進國際技術標準,開展小漿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與推廣,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防止盲目地低水平重復建設。
2.3 推進產業集群建設 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是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的最佳選擇,是適應全球經濟競爭和產業鏈競爭新趨勢的有效途徑[2]。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從擴大小漿果產業發展規模入手,圍繞冷凍果、飲料、果醬以及果酒等基礎產品提高生產和加工能力,培育和建立萬噸級小漿果食品加工企業。二是從轉變小漿果產業發展方式入手,大幅度延長小漿果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延伸,開拓和占領國內國際高端市場。三是依托黑龍江省的特色旅游,在重要旅游景區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采摘觀光園、會所、風情小鎮等項目,實現小漿果的觀光采摘與黑龍江特色旅游的有機結合。
通過產業集群,有利于有效整合資源,深化專業分工,提高效率,獲得成本優勢;有利于技術創新,改進產品和服務,推動整個產業技術進步;有利于市場開拓,促進各類專業市場的建立。隨著產業集群壯大,將有利于形成區域品牌,增強區域的競爭力[3]。充分利用黑龍江省資源優勢,整合現有小漿果企業,推進小漿果工業向產業集群發展。
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為加快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的發展,必須加大扶持力度,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具體要做好以下3點。
2.4.1 積極探索有效的扶持方式,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小漿果產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整個基本建設投資的比重,省級財政可以設立扶助小漿果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專項資金,強化政府引導、支持小漿果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通過政府投入有效引導和推動資金、項目、人才、創新資源等向新興產業集聚,加快我省小漿果產業發展。同時也要增加對小漿果產業骨干企業的技改投入;對于國家支持的項目,地方政府要積極安排配套資金;各級財政每年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綠色食品工業的技改貸款貼息;財政支農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有償資金等,要重點支持小漿果企業的基地建設、技術服務、節能減排、質量安全體系等建設。
2.4.2 加大對小漿果產業的金融支持,幫助企業更多地吸收省外、國外資金。在政府相應的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要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和實行貼息貸款,在對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小漿果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加大對一些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市場發展較好的龍頭企業上市以便更好地融資。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向小漿果產業流動,逐漸在黑龍江省形成以民營和股份資本為主體、政府投入為引導、金融部門貸款為補充的多元化的產業投融資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有效地推動小漿果產業的快速發展。
2.4.3 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圍繞小漿果產業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要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政策、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增值稅進項抵扣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等,關鍵是落實到位。
2.5 深入實施精品戰略 充分發揮黑龍江省良好的生態優勢,擴大黑龍江省小漿果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品牌效應,實施精品戰略,推動小漿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要通過以下方式實施精品戰略。
2.5.1 加大品牌宣傳。利用市場手段,把現有品牌“綠野”、“超越”、“林格貝”、“北極冰”、“興安”、“越橘莊園”、“忠芝大山王”等培育成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品牌[4],逐步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要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站、LED顯示屏等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為廣大小漿果龍頭企業提供宣傳自己的舞臺。充分利用哈洽會、綠博會、北京農交會等大型展銷活動,提高消費者對黑龍江省小漿果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2.5.2 創新營銷方式。將公共信息和產品、企業形象融合起來進行傳播,關注產品形象和產業形象,將藍莓產業發展與各地域的歷史、文化、社會等特征結合起來,開展旅游營銷、體驗營銷、文化營銷等,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宣傳,得到國內外消費者更廣泛的認知、認同。
2.5.3 加大市場服務力度。大力培育小漿果品牌經營主體,搞好小漿果品牌評選認定,形成激勵機制;加強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品牌使用和管理秩序,建立相應的監督舉報體系,為培育馳名品牌創造良好的環境。
2.6 建立現代物流營銷網絡 要發展小漿果產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現代物流營銷網絡:
一要加快物流市場建設,發展第三方物流,對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倉儲庫房、交易場所、檢測設備等建設給予重點扶持,提高儲藏和均衡上市水平,做到“淡季能吞,旺季能吐”,為小漿果產業發展創造順暢的流通環境。
二要注意加強產地小漿果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在交通便利、商品量大、產品特色突出的地方,重點建設一批跨區域、輻射力強的小漿果專業批發市場,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構建新型市場業態。并根據區域特色,配套建設特色小漿果酒業市場、小漿果果類市場、小漿果飲品市場、小漿果保健品市場等專業交易市場群。
三要積極推行代理制和連鎖分銷方式,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總代理、直銷店,在省內大型超市、商場建立小漿果專賣店和配送網點,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四要充分利用網絡營銷,建立國際化、信息化的小漿果產業現代電子商務網絡體系。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大型企業可以建立網絡連鎖專營店,構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電子商務網絡。應用電視購物、互聯網購物等高科技營銷手段,不僅能開辟新的購物渠道,還可以在互聯網上更好地樹立黑龍江省小漿果的品牌形象。龍頭企業可以進一步發揮帶動效應,促進小漿果網絡批發與零售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1]孫蘭英,張曉光,宋德祿.黑龍江省野生漿果資源現狀、優勢與產業化開發對策[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1,17(3):83 -85.
[2]劉海軍.黑龍江省寒地特色漿果的開發及優勢淺析[J].北方園藝,2004(5):8-9.
[3]李亞東.我國小漿果生產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42(1):1 -9.
[4]李麗敏,郝慶生,李亞東.中國藍莓產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0):8546 -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