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慧英 江 炎
消防安全管理機制是依靠有關消防安全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以及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消防安全制度、行業系統的消防規章、重點工種、重要工作的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充分發揮管理、監督作用,促進火災隱患整改和具體防火措施的落實,從而有效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實踐證明,這一機制建設是動態的、永恒的、系統的,并要不斷予以強化。
1)要不斷強化約束機制。就是要不斷健全消防法制,各級政府真正負起消防管理的責任,消防監督部門及消防監督人員真正依法履行消防監督職能,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每一位職員都能自覺遵守消防法規和消防安全規章制度。

2)要不斷強化培訓機制。不斷推進消防安全培訓的全員化,不斷深化培訓的內容,使受訓人員真正增強法制意識、消防安全意識,真正掌握本行業、本單位和所在崗位的消防安全基本常識。
3)不斷強化激勵機制。充分運用法制、行政、經濟和輿論等手段,激勵全社會人人關心消防安全工作,形成消防有功必獎、火災隱患必改、消防違法必糾、重大事故責任必懲的良好氛圍。
4)不斷強化監督機制。就是要加強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監督,行業系統和企業內部的上下監督,消防職能部門日常的依法監督,還要發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媒體反映火災隱患、曝光和鞭韃那些嚴重消防違法違章行為現象。
忙完了緊張的“冬防”跟著進入了“春防”。所謂“春防”就是春季的防火安全工作。根據火災發生頻率、火災危害程度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的春季火災僅次于冬季,因此,春季也是重點防火季節。春季風多風大、氣溫回升快、物質水份蒸發快。風干物燥易燃燒,風大易造成星火燎原。加之萬事開頭,余興未了,很容易出現思想麻痹、精神懶散,在防火安全方面出現一些人為的隱患。因此,對春季防火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視。
1)要加強春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的防火安全意識。
2)嚴格防火制度,嚴格用火用電安全管理。
3)貨場的可燃貨物堆垛要用不燃材料覆蓋,對貨場的易燃雜物要及時清掃、灑水以增加濕度。
4)進入貨場的機動車輛和裝卸作業的流動機械要戴好防火罩。
5)要加強防火檢查和作業現場的防火巡查。
6)要積極做好滅火準備。
1996年5月3日9時許,漢華船廠4名工人準備對一艘2 000 t級鋼貨駁船駁艉空氣艙艙底進行校正板焊割作業時,1名工人將未熄滅的煙頭掉到艙底,結果出現急劇燃燒的“奇怪”現象,約15 min后,3名工人下艙進行焊板作業,焊花濺到工人的工作服上當即發生劇烈燃燒,艙內3人瞬間燒成3團火球,結果釀成1死2傷的慘劇。為什么會發生這種“奇怪”的燃燒現象呢?經調查勘驗,原因是上次作業后,焊割工具遺留在艙內,氧氣管泄漏,大量氧氣積聚在艙內,工人下艙后,工作服吸附著氧氣,猶如浸泡在氧氣中,當接觸到高溫火花,在氧氣的強烈助燃下,就發生瞬間急劇燃燒,造成人員猝不及防。同樣道理,未熄香煙頭在氧氣中也會急劇燃燒。其實,這種“奇怪”燃燒現象叫富氧燃燒。就是含氧量在50 %以上的有機可燃物質燃燒時生成不顯光火焰的現象。含氧量愈多,在火焰中部生成的游離碳就愈少,火焰的光就愈弱。由此,我們必須要真正了解氧氣的強烈助燃性,做到正確運用,趨利避害。
傳統的滅火觀念都說水不能撲救油品火災,否則就會造成火上澆油。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水被技術處理后變成了霧狀,不但可以直接撲救油類火災,而且可以撲救帶電設備火災,同時還能極大地減少水漬損失、減少滅火污染、降低滅火成本。霧狀水能撲滅油類火災的原理:1)霧狀水噴射到燃燒區后,由于水霧顆粒很小,表面積增大,遇高溫迅速汽化,同時快速吸收燃燒區內大量的熱,使燃燒區的溫度急速下降;與此同時,水霧伴隨著水蒸氣懸浮在燃燒區上空,形成了巨大的霧罩,阻止了空氣進入燃燒區,稀釋了燃燒區內的含氧量,促使燃燒減緩。2)霧狀水漬被汽化落入油面后,會與油混合形成浮化水,能減緩油氣的揮發,使燃燒區的可燃氣體濃度降低。3)部分霧狀水形成的水滴從油面下沉過程中,有的吸收了大量的熱變成了蒸氣,從而使油面、油層溫度連續下降,最終降到其燃點以下,致火熄滅。4)除了以上因素發揮作用外,當水霧細到一定值時,其間會產生較大電阻就能有效撲救電氣火災。滅火戰斗實踐表明,運用霧狀水滅火時要緊緊抓住火災初起階段的有利戰機,要把握好滅火推進速度,要加強滅火戰斗人員避火隔熱等保護,以免被火焰輻射灼傷。
靜電火災是靜電放電火花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質所造成的火災危害。靜電放電是由電能轉換成熱能的瞬變過程。在日常的生產、生活、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靜電的幾率特別多,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如人們走路中的甩膀、跨腿動作就會產生靜電。在裝卸、運輸油品過程中由于其電阻質高,產生的靜電會更多,而且更易積聚,在裝卸煤炭、硫磺、木片及鉛粉等輕金屬粉狀物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大量靜電,這些靜電如果不能及時自動消除,就會形成很高的靜電壓,而引起靜電放電。當放電能量大于周圍可燃物的最小點火能量時,就有可能點燃可燃物,或引爆爆炸性混合物。防止火花的關鍵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導除、消除靜電,避免靜電積聚。在不影響產品或貨物質量的情況下,增加現場環境濕度,降低物品的流速或物品間的摩擦幾率以減少靜電的產生,做到少產生、不積聚、暢通道,靜電火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