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霞郭 茜郭香榮吳 林
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在肝臟3T磁共振動態(tài)增強掃描中的應用
孫云霞①郭 茜①郭香榮①吳 林①
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在肝臟3T磁共振動態(tài)增強掃描中的作用及意義。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來本院行肝臟MRI動態(tài)增強掃描的患者共23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三組:實驗一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給予常規(guī)的認知干預護理和環(huán)境干預護理;實驗二組采用心理干預,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同時采用心理干預護理;實驗三組采用音樂療法,在心理干預的基礎上加用音樂療法干預。觀察檢查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癥狀與心理變化以及三組完成檢查所需的時間。結果:三組患者行MRI檢查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均有明顯增加,且心理護理組與音樂療法組相比,心率、血壓和呼吸也有不同程度的輕度增高。常規(guī)護理組完成MRI檢查的時間是(25.5±6.7)min,明顯長于心理護理組(20.5±4.1)min與音樂療法組(18.3±2.1)min的完成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科學適當?shù)男睦砀深A聯(lián)合音樂療法可減輕患者檢查前后生命體征以及心理變化,縮短患者檢查時間,幫助患者順利完成MRI檢查,為獲得高質量的圖像提供了保障。
磁共振動態(tài)增強掃描; 心理干預; 音樂療法
隨著醫(yī)學影像學的發(fā)展,磁共振(MRI)檢查已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MRI無電離輻射,可以多參數(shù)、多方位成像,軟組織分辨率極佳,以及無骨骼偽影干預和血管流空效應等特點[1],便于顯示體內(nèi)解剖結構和病變的空間位置和相互關系,還可以進行功能成像和生化代謝分析[2-4]。尤其是增強掃描后可發(fā)現(xiàn)平掃無法發(fā)現(xiàn)的微小病灶,還可辨別病灶的性質及范圍大小,以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5]。但是MRI常規(guī)掃描時間長且噪音大,易產(chǎn)生運動偽影,而且肝臟MRI檢查T2WI掃描序列要求患者進行均勻而緩慢的呼吸,在T1WI及增強掃描時要求屏氣進行掃描[6]。因此,患者能否很好的配合檢查直接影響到圖像質量,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反應,提高其心理應激能力,使受檢者以最佳的心態(tài)配合完成檢查。近年來,隨著音樂療法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證明了音樂療法是一種極有價值的心身護理方法,為此,本科嘗試采取在心理干預的基礎上加用音樂療法,消除患者異常的心理,使其順利完成檢查,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來本院行肝臟3TMRI增強掃描的患者共230例,入選患者的年齡18~70歲,所有患者意識清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三組,常規(guī)護理組:給予常規(guī)的認知干預護理和環(huán)境干預護理;心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同時采用心理干預護理;音樂療法組:在心理干預的基礎上加用音樂療法干預。常規(guī)護理組76例,男48例,女28例,平均年齡(48.83±13.45)歲,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1例,初、高中16例,初中以下39例;心理干預組81例,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齡(50.06±11.82)歲,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3例,初、高中20例,初中以下38例;音樂療法組73例,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齡(48.96±12.23)歲,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0例,初、高中18例,初中以下35例。三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血壓、心率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三組患者在進行MRI檢查前分別填寫Zung焦慮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與抑郁評價采用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情緒測定表,量表評分結果顯示三組在進行MRI檢查前評分相當。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在MRI檢查時,給予所有患者常規(guī)護理,向患者詳細講解磁共振檢查的必要性,檢查時的注意事項以及檢查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適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取得其合作。首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嚴格掌握磁共振檢查的禁忌證,裝有心臟起搏器、胰島素泵、人工心臟瓣膜、假體等的患者嚴禁進入磁體間[7],同時訓練患者平穩(wěn)呼吸和屏氣,檢查過程中,呼吸幅度不均勻,屏氣時間不夠,成像時間會相應延長,導致圖像出現(xiàn)偽影而影響圖像質量[8]。因此,訓練患者平穩(wěn)呼吸和屏氣至關重要。護士可在檢查前給患者做示范動作,反復訓練直到掌握為止。對于心理干預組的患者,除常規(guī)護理外,在檢查前了解患者的思想顧慮,做好心理護理,耐心做好各項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緊張等負面心理,盡量將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滿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對于音樂療法干預組的患者,在心理干預的基礎上,在進行MRI檢查前,提前10 min給患者播放音樂,音量大小以患者感覺最佳為宜,播放的音樂為節(jié)奏平緩,優(yōu)雅的音樂,這些音樂具有鎮(zhèn)痛降壓、舒緩情緒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播放的音樂有一個共同點,即音樂節(jié)拍略等于人體心跳的速率[9]。節(jié)奏太快或太慢的音樂都不適用于用來做背景音樂,節(jié)奏太快會讓人緊張,節(jié)奏太慢則可能令人產(chǎn)生懸疑感。目前臨床中多采用50~60 dB的柔和、舒緩的輕音樂,每分鐘60~80拍的旋律對患者進行干預[10]。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操作室測量患者行MRI檢查前及檢查后的心率、呼吸、血壓并觀察記錄其檢查過程中是否有不適表現(xiàn),如面色蒼白、四肢冷汗、胸悶氣短、頭暈心悸、煩躁等。MRI完成情況:統(tǒng)計完成MRI檢查的時間,記錄患者一次性完成MRI檢查的例數(shù),登記圖像情況,判定為清晰或模糊(偽影)。
采用了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針對MRI增強掃描常見的心理問題涉及20道問卷調(diào)查題,按1~4級評分,分值高于40分可診斷焦慮傾向,分數(shù)越高,焦慮越嚴重[11]。對三組患者分別于檢查前后進行SAS評估。
采用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HAD)情緒測定表,評價焦慮水平、抑郁水平[12]。HAD量表共包含兩個項目,A代表焦慮項目,D代表抑郁項目,可分別評價焦慮和抑郁狀況。每個項目分4級評分,兩個項目分別疊加即得出總分。0~7分代表正常,8~10分表示輕度抑郁/焦慮,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慮,15~21分表示重度抑郁/焦慮。三組患者均在檢查前做焦慮、抑郁程度的第一次測量。待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繼續(xù)MRI檢查,再進行第二次焦慮抑郁的測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對常規(guī)護理組、心理護理組以及音樂療法組的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 字2檢驗分析比較三組患者的計數(shù)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三組患者的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RI檢查后三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三組患者行MRI檢查前心率、呼吸、血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以及音樂療法后行MRI檢查,MRI檢查結束后復測心率、呼吸和血壓,結果顯示與心理護理組和音樂療法組相比,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壓均明顯增加,且與音樂療法組相比,心率、血壓和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輕度升高。見表2。
表2 MRI檢查后三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比較(±s)

表2 MRI檢查后三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比較(±s)
*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P<0.05;#與心理護理組比較,P<0.05
組別心率(次/min)呼吸(次/min)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常規(guī)護理組(n=76)88.11±5.2220.27±2.12146.70±20.2396.26±8.66心理護理組(n=81) 79.11±7.22*18.37±1.52*130.60±13.50*83.38±6.27*音樂療法組(n=73) 75.26±4.50*17.26±1.92*122.73±15.79*#75.22±5.96*#
2.2 MRI檢查完成情況 常規(guī)護理組完成MRI檢查的時間明顯長于心理護理組與音樂療法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護理組和音樂療法組患者MRI檢查一次性完成人數(shù)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音樂療法組的完成率明顯高于心理護理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護理組患者在MRI檢查時出現(xiàn)不良心理反應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音樂療法明顯低于心理護理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MRI檢查完成時間、一次成功次數(shù)及不良心理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3 MRI檢查前后三組患者的心理反應測試結果 MRI檢查前各項指標的測試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三組患者在治療前SAS評分超過40,HAD評分超過10,提示在檢查前患者存在輕度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經(jīng)過常規(guī)護理后行MRI檢查,結果提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較檢查前有所增加。心理護理組在MRI檢查后雖然焦慮/抑郁評分較MRI檢查前輕度增加,但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音樂療法組的焦慮/抑郁評分較前明顯下降,明顯低于心理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4。
表4 三組檢查前后SAS評分、HAD評分比較(±s) 分

表4 三組檢查前后SAS評分、HAD評分比較(±s) 分
*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P<0.05;#與心理護理組比較,P<0.05
HAD評分(A項目)組別SAS評分HAD評分(B項目)檢查前檢查后檢查前檢查后檢查前檢查后常規(guī)護理組(n=76)39.36±7.1757.45±7.4910.23±2.1213.35±2.8611.01±1.9213.75±2.18心理護理組(n=81)14.11±7.6642.23±6.27*10.96±1.8811.33±2.53*11.55±2.0310.72±1.96*音樂療法組(n=73)40.97±8.0138.36±4.66*#11.01±2.0610.27±1.77*11.26±1.879.27±1.68*#
肝臟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憂慮、焦慮、急躁、喪失信心等心理問題[13]。而肝臟MRI檢查前要求患者禁飲食,檢查中要求患者制動,保持呼吸均勻,屏氣,加上檢查室內(nèi)光線較暗,檢查時間長,噪音大,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尤其是那些經(jīng)其他檢查建議其再行MRI增強掃描的患者,因擔心自己可能患上絕癥,其焦慮、緊張的情緒非常明顯[14],此時,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能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醫(yī)生檢查,獲得預期的結果。嚴格按照全方位護理和心理護理的步驟對患者進行護理,是提高MRI檢查質量、保證MRI檢查順利完成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MRI檢查前心理護理的主要目的是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幫助維持最佳的檢查狀態(tài),可調(diào)整患者對檢查全過程的認識,解除患者的心理疑慮,降低不良反應的影響,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配合。本研究通過三組患者的心理反應比較,可以看出,心理干預方法在緩解MRI檢查患者的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方面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與之相對應的是,患者的不適反應較常規(guī)護理組明顯減少,患者的配合情況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組,MRI檢查的完成率明顯提高,這說明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達到順利完成MRI檢查的目的,所以對MRI檢查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本研究還在心理干預方法的基礎上配合音樂療法,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是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患者通過各種音樂,經(jīng)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增進心身健康的目的[15]。音樂療法歷史源遠流長,《黃帝內(nèi)經(jīng)》、《樂記》中就有記錄。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改變、心理醫(yī)學的發(fā)展及音樂基本知識的研究,音樂治療學已發(fā)展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音樂療法也廣泛應用于臨床各個領域,很多研究證明音樂療法可以擴張血管,減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懼[16-17]。和諧的音樂旋律能直接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可起到屏蔽噪聲的作用,減少周圍環(huán)境對患者的影響[18]。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音樂療法組與心理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患者的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又得到進一步改善,MRI檢查過程中患者的不適感進一步降低,說明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使患者能主動配合MRI檢查,提高檢查效率。
綜上所述,在保證順利完成MRI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患者擺脫焦慮情緒和不良心境,需要護理人員認真細致的做好心理護理干預,而在心理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配合音樂療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檢查,減少不良反應,順利完成檢查,獲得最佳圖像質量。
[1]高元桂.磁共振成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3:58.
[2]尹所,薛鵬,楊繼周,等.3.0Tesla場強下全身類PET與常規(guī)MRI技術對比轉移瘤顯示能力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5):93-95.
[3]楊陽,韓曉霞,趙紀嵐.MRS在腦腫瘤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2):152-153.
[4]蘇國華,肖志季,王濤,等.磁共振DWI和1H-MRS在團塊狀腦梗死及腦腫瘤的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3):89-90.
[5]趙麗娟.磁共振增強掃描的護理配合[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24):2971-2972.
[6]文葉雪,李玉鳳,林煥杰,等.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腹部MRI檢查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8(19):1358-1359.
[7]壽曉燕.肝臟磁共振動態(tài)掃描中的觀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4,3(6):13.
[8]楊正漢,馮逢,王胥英.磁共振成像技術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256-257.
[9]何樟蘭.38例磁共振檢查中引起幽閉恐懼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3):719.
[10] 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best practice information sheet:M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hospitals[J].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11,13(5):99-102.
[11]路海云,馮麗蓉.個性化“音樂療法”對牙科焦慮癥患者的心理干預[J].現(xiàn)代醫(yī)院,2008,8(8):7877-7878.
[12]楊妹媛.護理干預在肝臟MRI增強檢查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1):40-41.
[13]李斌,楊建林,吉六舟,等.磁共振成像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2,9(9):81-83.
[14]林紅.磁共振增強檢查在各階段的心理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3):175-176.
[15] Nilsson U.The anxiety-and-pain-reducing effects of music interven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AORN J,2008,87(4):780-807.
[16]劉曉菊.音樂療法對心胸外科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3):168-169.
[17]張茹,莫湘瓊,陳美仁,等.音樂療法對手術患者的影響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8):57-58.
[18]范琰.圍術期音樂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社會,2005,18(1):21-23.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Music Therapy in Liver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with 3.0 T MRI/
SUN Yun-xia, GUO Qian, GUO Xiang-rong,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037-04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music therapy in liver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with 3.0 T MRI.Method:23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third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and music therapy nursing.Changes of vital sig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respiration, pulse),symptoms, psychological and time.Result:(1) The first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MRI examination;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lightly increased than the third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MRI examination.(2) The first experimental group need (25.5±6.7)min than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group(20.5±4.1)min and the third experimental group (18.3±2.1)min.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music therapy could allevi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MRI examination,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t was helpful to get a satisfactory results.
Mri dynamic enhance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usic therapy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0.013
2015-01-07) (本文編輯:王宇)
①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孫云霞
First-author’s address:Liaocheng People’s Hospital, Liaocheng 252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