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愛蓮
人性化護理對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使用的影響評價*
蟻愛蓮①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對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使用的影響及效果。方法:將90例ICU意識清醒同時使用身體約束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一般的常規護理,試驗組則按常規護理外,還給予多項人性化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的身體約束率的變化、護理滿意度和發生的不良后果。結果:試驗組的約束率、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后果等臨床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能減少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的使用,降低護理不良后果的發生,提高護理的滿意度。
人性化護理; ICU; 清醒患者; 身體約束
當前,ICU患者身體約束使用較為普遍,而對于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在客觀上對其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但主觀上使其身體產生極大的不舒適及受到傷害的威脅,更使其自主性及尊嚴受到威脅,不恰當地使用身體約束甚至會造成被約束者的死亡[1-2]。因此,由于身體約束產生的醫患糾紛時有發生,人性化護理模式即“蕭氏雙C護理模式”,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整體性的、個性化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其目的是讓患者身體、精神和生理上都提升到最為開心的狀態,或者降低、減少不開心的情況[3]。在護理過程中融入人性化護理理念,可在不給清醒患者帶來更大危險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身體約束或使身體約束帶來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并使其能在舒適中接受治療,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ICU住院2周或以上、意識清醒同時使用身體約束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5例患者。入選患者無精神障礙,無聽力障礙,無高血壓和心臟病史,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齡21~59歲,平均(41.40±7.92)歲。致病原因:重癥胰腺炎20例,COPD患者35例,重癥肌無力5例,脾破裂術后15例,重癥肺炎15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患者病情和需求給予常規的臨床基本護理和對危急重癥病情的對應護理。試驗組則按常規護理外,還給予多項人性化護理。兩組各經過1周的時間進行不同護理干預后比較身體約束率,于出院或出科前1天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表評價護理滿意度(當場發放填寫并回收),統計兩組患者因身體約束帶來的不良后果。
1.2.1 強化心理疏導,增進正性情感 改變以往的護患關系形式,即主動被動型轉為指導參與型,將與清醒患者的溝通納入日常護理工作流程中,架起護患間溝通橋梁[4]。盡量選擇在治療護理項目較少的下午或晚上睡覺前,與他們進行至少0.5 h的交流。通過主動噓寒問暖,了解患者疼痛、大小便、臥位等情況,采用有助于患者康復的治療性語言講解和個性化指導,特別是耐心解釋置管的必要性、暫時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險性,鼓勵樹立必勝信心,消除負性情緒。對驚恐、絕望、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更要耐心疏導,并以康復實例激發其生存愿望。教會氣管插管患者非語言溝通技巧,提供寫字板、卡片、隨手可拿到的搖鈴,方便他們能隨時與護理人員進行交流,盡量滿足他們的各種合理需求。
1.2.2 改善治療環境,保證患者睡眠和休息 病房室內保持恒溫恒濕,光線柔和,盡可能避免各種噪音刺激,在適當的時段,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營造舒適氛圍,減少這些清醒患者恐懼、焦慮、煩躁的情緒,最大程度使患者的睡眠、休息得到保障[5]。
1.2.3 尊重患者人格和尊嚴,保護患者的隱私權 安排固定的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治療配合以及全方位的生活護理。由于清醒患者的心理防線很脆弱,在翻身、拍背、按摩、擦浴、會陰部護理等細致的人性化護理過程中,應顧及他們的尊嚴,充分利用肢體語言使他們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使用床簾遮擋,保護其身體隱私,盡量減少患者不必要的裸露,緩解其緊張情緒[6]。
1.2.4 重視患者的感受和反應,妥善合理進行操作對管道較多的患者,經常詢問臥位是否舒適,據病情調整床頭高度,在防止操作不慎致管道滑脫情況下,定時協助變換體位,注意動作要輕柔敏捷,不加重患者不適感[7]。在幫患者吸痰前則向其解釋說明,以獲取配合,并先充分給予純氧吸入,吸痰過程應把握時間(≤15 s),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血氧飽和度變化及口唇顏色等,以便判斷是否缺氧和隨時停止吸痰[8]。對因切口疼痛而煩躁的患者,增加在早交班、中午和夜間患者拔管的高危時間段的護理巡視次數,適當提供鎮痛劑及鎮靜劑,并據患者的用藥效果調節給藥速度,努力減輕其痛苦[9]。
1.2.5 適當做好約束護理,隨時避免濫用約束 在溝通、交流中向清醒患者本人或家屬解釋暫時性進行身體約束的原因,以召回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理解。重視患者的反應,傾聽其“訴說”,盡可能改用適合的約束工具或采用系活結方式,保持患者最大的功能活動度,并在約束工具下放置棉墊以增加其舒適度。及時檢查約束情況,重點做好約束過程的細節護理,每15~30 min做一次巡視,每2 h松解一次約束帶,間歇15~30 min對約束部位進行按摩,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0]。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配合程度等反復、充分評估約束是否需繼續,及時權衡患者安全與舒適的關系,病情允許則隨時解除約束,使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能更有效地配合治療護理。
1.3 評價標準 于出院或出科前1天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表評價護理滿意度(當場發放填寫并回收),總分為10分,8~10分為滿意,5~7分為基本滿意,1~4分為不滿意。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約束情況變化 1周后對兩組患者約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經過人性化護理,患者配合力度增加,需要約束的例數明顯減少,約束率降低,試驗組約束16例占35.56%優于對照組的41例91.1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字2=29.90,P<0.00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字2=19.50,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2.3 兩組患者不良后果比較 90例患者中共發生66次各種不良后果,其中對照組發生57次,發生率86.36%;試驗組發生9次,發生率13.64%。結果顯示試驗組各種不良后果發生率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字2=9.76,P<0.05),見表2。
3.1 當前護患對身體約束認知的現狀 身體約束在ICU中的應用雖然比較普遍,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當前,護患雙方對身體約束的認知仍各有差異,李林等[11]調查表明,高學歷患者和家屬更加傾向于心理安慰而不是身體約束,認為身體約束是不科學,不合理的行為。李敏燕等[12]調查發現,護理人員認為身體約束是一種保護患者的醫療護理行為,忽略了患者的自主權利。趙燕等[13]指出,盡管身體約束被稱為“保護措施”,但也會使患者產生明顯的心理反應,首先是自尊心受到傷害,而現代護理提倡的是給患者提供人性化有尊嚴的護理,患者可能會因“手一動也不能動”、“像監禁一樣”等,導致易激惹和精神障礙。已有學者提出要降低身體約束的使用率,在國外也普遍認為,身體約束會明顯降低護理質量,屬于不合格護理[14]。因此,醫院有必要改進和提高護理方法和質量來減少約束或不約束,并能維護患者安全及保證醫療護理工作正常進行。人性化護理非常適用于當前的醫學模式,特別是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能干預、影響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的使用。

表2 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后果的比較 次
3.2 人性化護理對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使用的作用 身體約束雖然作為一項有爭議的醫療行為,引起了不少醫療糾紛,但是當前國內醫院未能提供減少身體約束的具體方案,因此,當前在ICU病房中,身體約束還是被用作必不可少的安全保護措施,對患者身體約束的使用未免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本研究旨在驗證人性化護理能對ICU清醒患者減少身體約束或降低使用身體約束帶來的不良后果,供臨床參考、推廣減少身體約束方面的相關護理模式。本研究結果發現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試驗組在不給清醒患者帶來更大危險的前提下,身體約束率明顯低于實施常規性護理的對照組;試驗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發生的不良后果降低,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患者的身心創傷能盡快得到修復,減少并發癥發生,降低了醫療費用,另方面也使護理質量提高,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減少醫療糾紛。可見,對于ICU意識清醒患者的身體約束,可以通過人性化護理來緩解患者在治療期間相關的負性情緒,從而提高他們的依從性,達到盡量減少身體約束或使身體約束帶來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的效果。
3.3 護理上的應用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人性化護理的試驗組,其身體約束率和不良后果明顯降低,故建議臨床可參考、推廣本研究所采用的護理模式,再進一步挖掘、制定規范及減少身體約束方案或身體約束的其他替代方案,以提升患者的自主權和滿意度。由此可見,整個護理過程中采取人性化護理,對當前臨床上具有身體約束使用指征患者的護理相當有指導意義,值得臨床借鑒[15-16]。由于本研究選取的對象在所屬專科例數上帶有局限性,研究的代表性可能受到影響,建議以后的研究可向臨床多專科、大樣本的設計進一步開展、完善。
[1]張香娟.ICU患者使用保護性身體約束的現狀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3,37(3):197-199.
[2]宋秀嬋,鄧婉娣.新型約束工具的使用特征及護理現狀[J].全科護理,2013,11(2):537-539.
[3]于志紅.淺談人性化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0):575-576.
[4]宋海風.護理操作中的人性化對患者的影響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3):142-143.
[5]徐萌.截癱患者15例不良心理的人性化護理干預[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4):402-403.
[6]梁銀杏,曾怡,吳婉玲,等.人性化護理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肌電圖檢測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0,9(9):46-47.
[7]王瑞蘭.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0):59-62.
[8]江素娟,謝曉濱.預防ICU氣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2):80.
[9]馮敏,沈獻芳.ICU患者夜間失眠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3):65-66.
[10]方淇玉,陳彬,王迎莉,等.危重患者身體約束的臨床應用現狀與研究進展[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5):79-84.
[11]李林,季梅麗,俞穎.患方對身體約束的認知調查與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9):1625-1627.
[12]李敏燕,雇妙玲,張高嫻,等.護士對危重患者使用身體約束倫理認知與行為狀況的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53-254,257.
[13]趙燕,李靜.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身體約束的研究現狀[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7):922-923.
[14]潘夏蓁,方希敏,包向燕,等.身體約束在ICU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0):1031-1032.
[15]楊雯雁,黃穎.舒適護理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8):60-61.
[16]馬平葉.延伸護理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106-108.
Effect Evalu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 Conscious Patients with Physical Restraint in ICU/
YI Aili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065-067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 conscious patients with physical restraint in ICU.Method:90 conscious patients with physical restraint in ICU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besides the same basis.The changes of physical restraint rate,extent of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The physical restraint rate, extent of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nd adverse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s helpful to decreasing physical restraint for conscious patients in ICU, thus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results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CU; Conscious patients; Physical restraint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0.022
2014-12-08) (本文編輯:周亞杰)
廣東省汕頭市醫療科技計劃項目(汕府科2014[62]-7)
①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廣東 汕頭 515041
蟻愛蓮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1504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