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武警黃金第三總隊,四川成都610036)
甘南陽山金礦不穩定地層聚合物防塌鉆井液實驗研究
張 強*
(武警黃金第三總隊,四川成都610036)
甘南陽山金礦以其豐富的黃金儲量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對其開發予以了大力支持和幫助。由于該區存在大量的破碎帶,在勘探鉆井中經常引起井壁垮塌等鉆井事故。立足于陽山金礦不穩定地層的特點,通過大量實驗,優選出一種適合該地區鉆井用的防塌鉆井液體系:水+5%膨潤土+ 10%聚乙二醇+2%Na-CMC(羧甲基纖維素鈉)+5%SMP-2(磺甲基酚醛樹脂)+3%KCl(氯化鉀),并對其性能進行了實驗評價。實驗結果表明,該鉆井液體系具有適中的密度、良好的流變性和泥頁巖水化抑制性,能夠長時間有效抑制井壁附近地層中的泥頁巖水化分解,有利保障在該地區鉆井的順利實施。
甘南陽山金礦;鉆探;不穩定地層;井壁穩定;鉆井液
甘南陽山金礦帶東起固鎮,西至堡子壩,全長30km,分為6個礦段,即張家山、陽山、高樓山、安壩、葛條灣和泥山礦段,共發現110條金礦脈,其中規模最大的305號、314號脈均位于安壩礦段[1-2]。前期鉆探資料表明,礦區地層以泥盆系三河口群為主,巖性主要有砂巖、泥質千枚巖、泥板巖和中薄層灰巖,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含礦層以碎裂巖為主,該層極不穩定[1-4]。在勘探鉆井過程中,由于鉆井液沖蝕、失水、鉆桿旋轉摩擦、起下鉆井內液力激蕩等影響,經常發生井壁失穩,從而導致卡鉆、埋鉆、斷鉆、甚至井孔報廢等重大鉆井事故。由此可見,為保證礦區勘探鉆井順利實施,首先必須采用合理的鉆井液工藝以保證井壁穩定,從而避免鉆井事故的發生,節省經濟成本。
2.1 實驗儀器
試驗中所使用的儀器主要有ZNN-D6型六速旋轉粘度計、鉆井液濾失儀、頁巖水化膨脹儀等。
2.2 實驗方法
實驗過程中,將配制好的鉆井液均勻攪拌30min,然后靜置10min。之后,通過比重計、ZNN-D6型旋轉粘度計、鉆井液濾失儀、頁巖膨脹儀等儀器分別測試鉆井液在20℃~30℃條件下的密度、流變性、濾失性和頁巖線性膨脹率。
3.1 鉆井液性能要求
(1)鉆井液應具有適中的密度,根據前期鉆探經驗,鉆井密度應控制在1.1~1.2g/cm3為宜;
(2)鉆井液應具有良好的流變性,能夠有效懸排鉆屑、清潔井底、冷卻鉆頭、潤滑鉆具;
(3)鉆井液應具有良好的泥頁巖水化抑制性,能夠有效保持井壁穩定,避免突發鉆井事故。
結合鉆井液性能的設計要求,經過大量實驗,最終獲得一種適合該地區鉆井用的防塌鉆井液體系:水+ 5%膨潤土+10%聚乙二醇+2%Na-CMC+5%SMP-2+ 3%KCl。
3.2 鉆井液流變性能評價
根據前期鉆探資料,在甘南陽山金礦區鉆井時,井內鉆井液循環溫度通常介于20℃~30℃范圍內。因此,本實驗選定在20℃~30℃溫度范圍內測試所研制的鉆井液的常規性能,以評價該鉆井液在變化的溫度條件下性能的變化規律。
實驗過程中,首先將配制好的鉆井液放置在帶水浴槽的攪拌器中進行恒溫水浴攪拌,通過電子溫度計實時監測鉆井液溫度變化,當鉆井液溫度達到所需溫度點并恒溫水浴30min之后進行相關性能測試。實驗結果如表1、圖1和圖2所示。

表1 鉆井液在不同溫度下的常規性能參數

圖1 鉆井液在不同溫度下的動塑比

圖2 鉆井液在不同溫度下的觸變性
由表1可見,隨著溫度的升高,鉆井液的密度、塑性粘度、切力和濾失量都有增大的趨勢,但是變化幅度不大,說明在此溫度范圍內鉆井液的低溫流變性能比較穩定,在鉆井過程中不會因為井內溫度的局部變化而產生較大的波動。多年鉆井實踐表明,鉆井液的動塑比對于鉆井液懸浮和排出巖屑具有重要意義,是評價鉆井液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動塑比越高,鉆井液的剪切稀釋性就越強,就越有利于攜帶和排出巖屑及清潔井底,能夠有效避免巖屑在井底沉降導致重復破碎,有利于延長鉆頭使用壽命和提高鉆進效率。為了保證鉆井液在較高剪切速率和較低剪切速率下均能有效攜帶和排出巖屑,鉆井液的動塑比應控制在0.36~0.48之間為宜。由圖1可見,在20℃~30℃范圍內,所研制的納米SiO2鉆井液的動塑比介于0.44~0.464,說明該鉆井液在該地區地溫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釋性,能夠較好地滿足懸浮和排出巖屑的要求。
評價鉆井液裹挾巖屑能力,不僅要看動塑比,還需注意觸變性。所謂鉆井液觸變性,是指攪拌后鉆井液變稀、靜置后又變稠的性質,反映鉆井液空間網架結構的恢復能力,通常用終止靜切力與初始靜切力之差來表示鉆井液觸變性的強弱。由圖2可見,在20℃~30℃范圍內,所研制鉆井液的觸變性隨著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大。當溫度高于24℃時,該鉆井液的觸變性明顯增大,但是當溫度介于24℃~30℃之間卻基本上不變,說明該鉆井液在低溫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空間網架結構恢復能力,有利于攜帶巖屑。
此外,由表1不難發現,隨著溫度升高,所研制納米鉆井液的密度和濾失量出現增大的趨勢,但是變化較平緩,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性能波動,說明該鉆井液在實驗溫度范圍內性能穩定,能夠在井內持續提供較為穩定的液柱壓力并降低鉆井液對井壁附近地層的滲透,有助于維護井壁穩定和保障鉆井安全。
由此可見,所研制的鉆井液具有適中的密度、良好的流變性和較低的濾失量,濾餅厚度適中且韌性好,有利于合理控制井內的溫度和壓力,從而維護井壁穩定。
3.2 鉆井液的泥頁巖水化抑制性評價
由于井壁附近地層中含有大段泥頁巖等不穩定地層,在鉆井過程中很容易水化膨脹,導致井眼縮徑,甚至是井壁失穩,進而引發卡鉆、埋鉆、鉆具斷裂等嚴重鉆井事故。由此可見,在鉆井液設計之初即需考慮泥頁巖水化抑制性的要求并進行預先評價。由于泥頁巖水化膨脹與鉆井液濾失量具有密切關聯,而所研制的鉆井液在20℃~30℃范圍內濾失量變化很小,為了節省實驗工作量和時間,取溫度范圍上限,將實驗溫度定為30℃。實驗過程中,分別將鉆井液和泥頁巖膨脹測定儀置于高低溫試驗箱內升溫至30℃,然后恒溫水浴半小時。待溫度完全穩定之后,測試頁巖的線膨脹率,實驗持續16h。實驗結果如表2和圖3所示。

表2 頁巖膨脹試驗

圖3 頁巖在清水和鉆井液中線性膨脹變化趨勢圖
由表2可見,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分別浸泡在清水和所研制鉆井液中的泥頁巖水化膨脹效果從實驗之初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而圖3則更直觀地描述了頁巖在清水和鉆井液中線性膨脹的發展趨勢。整個試驗過程中,經鉆井液浸泡的泥頁巖線膨脹率明顯小于在清水中的線膨脹率,而且這種差異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愈發明顯。在初始2h和終止時(16h)經鉆井液浸泡的泥頁巖線膨脹率分別為3.5%和11.8%,比經清水浸泡的相應值減少了48.53%和70.86%。此外,由圖3可直接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水中的泥頁巖線膨脹率趨向于大幅度增長,而鉆井液中的泥頁巖線膨脹率卻逐漸趨于不變,尤其是在10h之后變化很小,而在14h到16h之間則變化甚微,可以認為泥頁巖的水化膨脹近于停止。實驗結果表明,所研制的鉆井液具有良好的泥頁巖水化膨脹抑制性,能夠較好地維護井壁穩定。
(1)所研制的聚合物防塌鉆井液在20℃~30℃條件下具有適中的密度、低濾失性、良好的流變性和泥頁巖水化膨脹抑制性,有利于在井內形成合理的鉆井液流型和液柱壓力,能夠長時間抑制井壁地層中泥頁巖的水化膨脹,保持井壁穩定和井內鉆進安全,能夠滿足甘南陽山金礦不穩定地層鉆井的工藝要求。
(2)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重點研究聚合物在鉆井液中的作用機理,尤其是研究聚合物材料對鉆井液空間網架結構的影響,以便更合理地設計金礦區不穩定地層鉆井液。
[1]孫樹浩,文國林.微細浸染型聯合村式金礦的地質和地球化學特征[J].地質找礦論叢,1993,8(4):9-22.
[2]郭俊華,齊金忠,孫彬,等.甘肅陽山特大型金礦地質特征及成因[J].黃金地質,2002,8(2):15-19.
[3]郭紅樂,陸志平,劉爽,等.甘肅寨上卡林型金礦床地質特征與控礦因素[J].黃金地質,2003,9(3):21-26.
[4] 何軍,張復新,張旺定.甘肅小溝里類卡林型金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征[J].礦床地質,2002,21(增刊):602-605.
TE249
A
1004-5716(2015)10-0020-03
2015-05-16
2015-05-18
張強(1976-),男(漢族),四川三臺人,工程師,現從事固體礦勘探和地質勘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