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史蒂夫·喬布斯的成功舉世無雙。他去世后,有人試圖分享他構建世界最偉大公司的秘密,比如關注細節、吸引世界級天才并讓他們保持高水準等。外人只能從表象探究喬布斯的個人特質和怪癖,喬布斯成功的秘訣只有他自己知道,屬于喬布斯的成功因由,自始至終像隔了一層薄紗,若隱若現。
有人評價說:“喬布斯有兩個長處,即‘狂熱專注、永遠好奇,正是這兩點,幫他贏得了其他的一切。”
是的,喬布斯的好奇心與生俱來。因好奇心驅使,他自小就和父親一起修機器,在學會手藝的同時開始專注細節;他放棄了大學學位參加書法班,培養了良好的審美觀;他去印度研究佛法,造就了蘋果的簡潔風格……在他人看來,他混跡于各種領域,涉及面太廣,是不夠專注的表現。但他們哪里明白,他的這種“不夠專注”是致力于跨界嘗試,是一種內在的、骨子里的“專注”。
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充滿激情的喬布斯有了獨特的洞見、技能、價值觀,并能以固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世界頂級人才來幫助自己。而喬布斯的專注,又讓這一切在他的電子世界開花、結果。同時,他的好奇和專注讓他創設出了開合有序、收放自如的關系網絡,他借此贏得了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
關系網越封閉,反復聽到的是相同的想法,久而久之,會讓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僵化;關系網越開放,越有可能聽到新想法、新思維,會滋生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所以說,開放而非封閉的關系網絡,對事業獲得成功,是最佳路徑,也是最好的預判。
擁有開放而非封閉的關系網絡,正是喬布斯不同于常人之處。通常狀況下,人們都在一個封閉的小圈子里,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個圈子里的人都彼此熟識,有大體相同的背景,做著八九不離十的事情。在這個封閉的網絡中,想做事、想成事變得順暢容易,因為人們在這里已經建立了互信關系,熟悉明面上的規則和潛在的規則。這是一種舒適的狀態,整個群體看世界的方式沒什么兩樣,這個群體因圈子的存在而牛氣而精彩而風光無限。
但喬布斯不是這樣,他不混小圈子。他知道小圈子是一種封閉的網絡,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中,一個人是不可能有大造就、大作為的。于是他跳出這樣三五成群的小圈子,將自己置身于開放的人際網絡中。他在開放的網絡中獲取機遇,獲得挑戰市場的能力。他利用開放的網絡,不斷攝取人生經驗和知識技能,造就出他人所不及的獨特能量。
在開放的關系網絡中,他經歷著、嘗試著,一段時間之后,一些基于所見所想的新想法就不由自主地產生了。當然,也有來自陌生群體的誤解和輕視,但正是這些誤解和輕視,讓他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有了對于世界更精準的洞察,他進而從容不迫地構架起了屬于自己的世界。如此一來,他擁有的,是全新的事物,是信息分享的第一時機。他開始幫助那些無法相互直接對話的人進行交流溝通,跨出了創造價值的第一步。
喬布斯對不同行業的好奇心,讓他最終建立了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跨行業的技能以及豐富的人際關系。他將自己的這些優點以極度吻合的方式,應用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蘋果公司,借此聚集世界頂級人才、頂級產品、最良性的運營規則。他的這一成就,在整個計算機領域無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