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 趙陽 徐海濤
摘要: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大學生生活也具備了豐富選擇,但如何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本文就大學生生活現狀進行詳盡的分析,并指出大學生應該對未來做出合理規劃和樹立明確的目標。進一步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做做出引導,對大學生現狀研究將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活;未來規劃;明確目標;具體指導
一、大學生生活現狀
近年來,隨著大學與社會之間的聯系變成,大學生受到社會各種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越來越深,很多不良現象逐漸在大學生中逐漸暴漏出來,這不但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融入產生有害影響,而且對社會科學、文明生活方式觀念的倡導也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同時大學生的整體形象和素質也會受到社會大眾的批評和懷疑。
就大學生目前的生活方式來看,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什么叫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作為社會生活的主體,為了達到生存下去和自身發展而采取的很多日?;顒拥男袨楸憩F方式和行為習慣,是人類生存發展活動的總稱。生活方式是一項長久的行為方式,它包含了社會和文化背景,是一種復合表達。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大眾化的模式,高等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壯大,大學生在校不僅規模增大數量也不斷上升,他們的肩上擔負著建設國家發展國家的重任。在校大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構建者和可信賴的接班人。在多種多樣的價值觀以及各色文化的影響下,這些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也變得日益多彩多姿,在這些生活方式中,既有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健康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落后頹廢灰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幾年來,在校大學生很多都做過逃課這種事,同時也存在高不及格率這些問題,在高校教育日益大眾化普遍化,教育不斷與國際接軌,教學手段更多地運用高科技技術,學生的就業更多依賴市場等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眾多高校都把關注的目光更多的放在了如何抓住大學生的學風這一重要的問題上。
二、大學生的真正目標
在大學中樹立明確的目標對于大學生活將有著良好的指導作用。而確定真正目標也是眾多大學生所頭疼的問題,盲目準備考研或工作都有一定的風險性,要及時了解就業政策,多方面了解就業知識,拓寬自己的就業面,令自己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自主擇業是選擇生活的重中之重,通俗來講就是自由選擇工作,選擇自己喜歡做的,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的。只有喜歡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把工作與生活的需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生活的目標就像蓋大樓,自主擇業僅僅完成了第一步,需要在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地添磚加瓦,最終實現生活的理想,蓋出漂亮的大樓。隨著中國社會前進的腳步不斷加快,在其推動下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職業,其中熱門職業被人們爭相追崇。
只有社會處于平穩發展經濟繁榮時,大學生自主擇業的理想才能和自身的才華發出耀眼的光芒。當社會處于動蕩不安時,社會核心力量就要循循善誘大學生,讓其尋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在工作中,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更好的將知識運用的企業中,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礪出堅強的意志。
總體來說,我們青年一代肩負著弘揚中國精神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任務,同時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更是一股不可缺少的隊伍。所以說,作為社會的角度,要充分的提供舞臺給大學生,作為一名有志青年更要謹遵社會理念,更好的結合當下政策方針,在時代的大舞臺旗幟的召喚下,全心全意的投入報效祖國的洪流中。只有這樣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才能更早的完成。
大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不斷的完善自己,鍛煉自己的能力,利用好高校的各個平臺。需要在大學期間鍛煉自己的能力,不斷發展自己,并且更好的對未來進行規劃。
三、大學生應該怎么做
大學生想要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需要做到以下幾個要求。大學生應該合理高效地安排生活作息時間,培養自身良好的作息習慣;除此之外,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文化體育活動,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自我修養;大學生應該滿足自身的營養供應需要,培養自身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學生應切記不要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不要讓電子產品阻礙自身的學習;課堂上應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認真記錄課堂筆記以方便以后的復習和總結。
在大學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并不只是希望學生學習到高深莫測的知識和理論,他們更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個學生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么來提高自己,只有樹立了明確的目標,才能為此全力以赴。學校提供給我們的平臺是經過很多專家學者一起認同的,它適用于大多數同學的發展需要,然而學生本身更應該從自身出發注重實際,把所有的課程分成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各個課程,除此之外,大學生自己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課程,讓自己具有更多的專業能力,了解自己多方面的潛力,挖掘自己的潛力。
大學是一個有助于學生展現自我風采的小社會。大學生應該把合理有效的利用大學這個舞臺作為自己的一個任務。可能有人認為,培養社會經驗完全可以等到進入社會再說也不晚沒有必要從大學就開始,在大學里只要好好學習課本知識就可以了。然而各種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比如說我們的語言能力,從呱呱落地人類就開始被訓練學習說話,然而我們卻并不能有底氣地對大家說我的普通話很標準,或是我們的社會交際能力出色。語言能力一直被培養尚且這樣,更不要說工作能力了。工作能力的培養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空間,并且需要一定的環境背景和條件。如果大一沒有參加學生會團委等工作,以后如果想從事社會工作往往就會難上加難。由此看來,要想鍛煉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社會人際交際能力,學生們應該充分利用大學時光來充分地鍛煉自己。
參考文獻:
[1]吳文莉;青少年生活方式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伍安春;尕峰;國外大學生課外活動對我國開展素質教育的啟示[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楊曉慧;當代大學生生活方式問題及對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06期
[4]徐海捷;大學生生活方式問題及其引導教育[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5]權麗娟;岳效飛;文曉洪;90后在校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發展;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