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龍 郝樹凡 趙文哲
摘要:防雷減災工作是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工作,做好防雷減災工作是實現“公共氣象、安全氣象”理念的重要步驟,隨著國家和部門改革的推進,防雷的政策環境在悄然發生變化,新形勢下非常有必要革新防雷思維意識,提出新的要求和對策。基于此,分析防雷工作的新形勢和現狀,對今后如何開展防雷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氣象防雷;工作指導;工作開展
1、氣象防雷的政策
1.1 現階段氣象防雷所面臨的問題
氣象防雷是根據氣象條件作出一定的預判斷對防雷訊息進行指導,對此,2014年,我國政府及相關氣象部門聯合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并提出了相關的指導思路,要求下級單位應該認真落實相關氣象服務工作,圍繞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職責,統籌安排現有的氣象資源,更好更完善地服務社會。同樣,我國政府于2015年出臺了類似的法規,要求解決現有行政審批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重點整治辦事怠慢,不作為,亂收費,資金消耗大等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問題。近幾年來,我國氣象服務系統發生了很多丑聞,這些丑聞嚴重損害了我國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對此,相關電視臺也做了專題報道。這個輿論對氣象防雷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1.2 氣象部門采取的對策
社會輿論造成的壓力迫使我國氣象服務部門先后出臺了《中國氣象局辦公室關于加強防雷裝置檢測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關通知,并召開了相關會議,在會議上領導要求基層氣象防雷減災服務部門應該積極落實相關政策,貫徹法規文件。這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政策就是2015年6月份開始在有關地區防雷裝置設計技術的收費問題得到相應的取消,有些其他可以刪減的費用也做了相應地刪減。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我國氣象服務部門還是比較積極的應對以往惡性輿論,應積極的樹立正面形象。
2、新環境下基層政府防雷指導工作
2.1 對檢測資質的管理
我國的副總理汪洋同志曾說過。防雷改革工作應該得到十足的重視,并不斷推進氣象改革。對于我國應該加速氣象防雷檢測資質的社會開放問題,對于開放資質后仍存在的問題可以再向相關部門提出并反映。對于目前的防雷環境,中國氣象局盡快出臺《防雷裝置檢測資質管理辦法》迫在眉睫。同時,建議防雷甲乙級資質要求相對要嚴格,而丙級資質門框應降低,這樣才有利于市場正當活躍競爭,防雷事業和諧發展。
2.2 健全防雷裝置檢測監管體系
防雷探測工作市場后,將會有許多實際問題,監督我的檢測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必須實現防雷裝置測試組織登記、申報、檢查管理、注冊管理機構在我檢測合格,在圖書業務資格的開始必須提供權威在過去的一年里我發現年度報告,報告檢查的前提是合格的,報告包括檢測項目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一年里,使用儀器檢驗記錄,客戶反饋形式,等等。外國防雷設備測試組織實施備案管理服務。第二是提高防雷裝置檢測業務標準和服務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化指標體系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標準化評估確定閃電檢測手段的發展規則進行標準化的防雷裝置檢測組織宣布發現為了提高整個礦井的檢測質量改革后的市場份額。第三是注冊閃電探測機制實施動態監測,管理委員會設置水雷探測機制,該委員會是負責管理平臺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實施動態監督。
2.3 提升氣象部門防雷檢測服務能力
在改革初期,氣象部門仍是防雷檢測服務的先鋒軍,只有提升檢測服務能力,與社會檢測機構相競爭時才能體現優勢。對此建議,一是對全省氣象部門檢測機構整合優化重新申請。比如省級申請2個甲級檢測資質,市級可申請1個甲級資質、1個乙級資質,縣級申請1個丙級資質,個別縣級人員少,條件不具備的可不申請,由市級資質覆蓋開展業務。二是加強氣象部門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對服務人員組織全省定期和不定期培訓,學習先進的檢測手段和服務方法,各地區之間加強相互交流學習,各取所長,優化業務服務水平。三是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系,建立定期檢測告知制度,定檢到期前告知客戶,以方便及時檢測。多收集客戶的反饋意見,多聽取好的建議,優化服務程序。
2.4 加強防雷執法隊伍建設
一直以來,氣象部門的執法不是很好。我工作在新形勢下更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團隊作為備份支持。首先,澄清,規范分離“事務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執法只有大膽。各級氣象部門不得投資于我的檢測業務,不得寫字樓出租閃電檢測業務;氣象局權威的各級員工不得兼職閃電探測業務;non-personnel混合。實現完全分離氣象局和我和行政執法單位,我和我的企業和機構。其次,加強氣象部門條例(部分)領導的礦山執法政策和指導。省規定在市(州)監管部門提供更為有效的執法人員法律和政策指導,提供更充足的支持我的執法。最后,注重執法和縣聯動,促進礦山執法的更快發展。加強市(縣)級行政執法責任,豐富城市(縣)級氣象行政執法人員,完善市、縣聯合執法機制,市氣象局執法機構實際操作。氣象部門地區之間建立聯合執法機制,提高執法質量的區域。
3、結語
防雷改革是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氣象服務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順應改革,統籌集約,規范管理,依法履職,大膽創新,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氛圍,為氣象防雷減災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解建功,張欣.新形勢下縣級防雷減災服務能力建設及現代化建設的思考.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