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然
摘要:寰球中國學生會是清朝末年建立的一個青年團體。清光緒三十年八月初一成立,為歸國留學生組織,負責介紹歸國留學生應聘事宜,為各地經滬出國學生作各種安排。1926年底停止活動。本文主要以1919-1920年申報的史料為主要對象,來介紹寰球學生會在五四時期的活動。
關鍵詞:留學;現代化;教育
一、寰球中國學生會的創辦與教育活動
寰球中國學生會,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留學生中介之一,它以“聯絡全世界中國學生情誼,互相扶助,交流知識”為宗旨,“借以喚醒青年人之愛國思想”,于1905 年7 月1 日,在上海白克路(今鳳陽路)562 號正式成立,此機構兼具學術研究與服務性質的社會組織,由李登輝、宋耀如、顏惠慶等中華基督徒領袖聯合發起,通過當日《申報》刊登的《組織寰球中國學生會之發起大意》告示天下:“甲、欲求中國之進步宜設,一教育部以改良中國之教育方法;二翻譯部以輸進泰西新智識;三印刷部以印所翻書籍并刊學報;四待聘部以供給祖國延聘成材之士……”①該會服務內容多樣,為眾留學組織之鼻祖。
寰球中國學生會自成立后為留學生作出國留學指導,代辦出國手續等服務是其主要的業務?!胺怯幸徽写龣C關,為之指導,并代理一切出發手續?!辈⒃诟鲊饕鞘蟹衷O聯絡處,游學招待部專門負責“調查歐美各界內容,以及生活程度,指示游學方針,并于游學者放洋前,照料一切?!叛蠛蟆梢园残木蛯W?!雹?/p>
鑒于當時上海市租界內居民日多,失學兒童比比皆是的現狀,該會為使失學兒童能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附設了全日制普通學校(日校)。“日校還于暑期中特別組織補習科,為各年級學生教授英文國文算術尺牘等科……于下屆學生升學,也頗有裨益?!雹叟c此同時,寰球學生會還盡力提倡平民教育,并辦有平民夜校一所,為使任職的商人有補習的機會,“該會附設之日夜兩校,下屆起加大改革……夜校學科注重商業?!雹?。關于日夜校開學的消息也屢見報端,“寰球學生會學校部自本學期起添聘教員多人……其日夜兩校已于前日開學,新生到者百余人?!雹菀院笥指鶕鐣枰?,增設了第二日校和夜校。寰球中國學生會各附設學校秉承“教科求詳,學費從廉”之辦學原則⑥,辦學堅持平民化,為時人所贊譽。
寰球中國學生會也是國內多所大學招考新生的媒介,它不僅幫助上海地區大學招生,其他地區可辦理。見申報“歷年國內各大學招考新生之委托該會代辦者年數十起,所有報名及考試等手續,如相隔較遠之學校,無須特派專員往來跋涉,甚為便捷。本年暑假中有天津南開大學、唐山路礦……上海復旦大學等校招考新生,及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制之考驗留學歐美學生,均假該會?!雹?0世紀20年代初,針對當時因交通不便、費用增加,導致不少貧寒學子投考大學難的情況,寰球中國學生會開辦了協助國內各著名大學在上海招生的業務。此舉亦受到許多大學的歡迎,給高校及莘莘學子帶來了便利。
二、幫助留學生就業及名人演說
組織為留學歸國的學生介紹工作,“寰球中國學生會有介紹部……秋受長沙工業專校校長之委托,代聘英國畢業工程礦學學士朱育□育請昆仲二人為教員,頗受全校歡迎。”⑧;又有一則“寰球中國學生會頃得福建龍嚴某中學校來函,欲□于新文化有所研究之中文教員一人,如有愿往者可與該會職業介紹部接洽?!雹徼b于當時國內教育實業機關不發達,“中等以上學校之畢業生,及留學回國者……欲謀職業,其難萬狀?!雹鉃槭褂姓娌艑崒W者得有發展其學識技能之機會,寰球中國學生有專司調查各處所需要之人才,并為之擇人介紹。
為給國內青年灌輸新思想,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寰球中國學生會還經常舉行演說大會,邀請中外名人來會演講,內容涉及政治、實業、外交、教育、藝術等,報道屢見報端。經濟方面,有青年會干事童星門君演講學生之儲蓄問題,他將所攜之各種圖表詳為解釋?!巴婇L口才又左以西圖表故甚覺明晰,學生聽講之后俱受感動?!盉11文化思想方面,張溥泉先生在寰球學生會的演說,連續登載了數天報紙。張君演的題目:什么是新道德。大意是“今日中國是極混亂的時代了,無論政治風俗思想那一方面全是無主腦的無秩序的……新的道理也沒有立出一定的標準。”B12國際形勢方面,有蔣作賓先生的演說,“四年來震動全球的歐洲大戰,不是人人都曉得發動在那巴爾干半島么……雖然說與我們中國沒有直接的聯系,卻是間接與我們中國是很有聯系的?!盉13
三、寰球學生會的其他活動及評價
寰球學生會不只是留學生的聚集之地,還舉辦了其他有意義的活動。藝術方面,“寰球中國學生會所設之美術展覽會陳列中國畫家所作之西洋畫,中外人士多往參觀已有一星期之久……中有陳國良君之大油畫繪庚子拳匪亂后,慶親王及李鴻章簽約之圖計價一千元?!盉14娛樂方面,社團帶領會員們組織春游活動?!板厩蛑袊鴮W生會定于四月二日舉行春季旅行,以杭州為目的地……膳宿等項則各人自理。”B15報紙把旅游行程安排的很周到,活動可以增進會員之間的友情。
作為近代中國社會成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聲譽最著的留學生社團,寰球中國學生會以其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風范,團結和凝聚幾代學人做了大量積極有意義的工作。在文章的開頭提出了社團的宗旨,其中丙項是“本會宗旨不涉政治,專求教育之進步及朋友察摩之實益”,但是在該會活動期間,一些名人演講涉及到了國內政治和國際形勢。這些內容反而能彰顯出民國之后風氣開放、輿論自由的社會大環境,以及國內先進人士對政治參與的積極程度。關于現代文化的引進,寰球中國學生會更是功不可沒,尤其在五四運動時期,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個橋梁,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向現代化社會的轉型。
注釋:
①《寰球學生會之發起大意》,《申報》,(上海),1905年7月1日。
②《寰球中國學生會董事會記》,1919年12月9日。
③ 《寰球中國學生會消息——補習科》,1919年7月30日。
④《寰球中國學生會消息——日夜校》,1919年7月30日。
⑤《寰球中國學生會夜館開課》,1913年10月13日。
⑦《寰球學生會近狀》,1920年6年21日。
⑧《寰球學生會為國內外畢業生介紹職業》,1919年7月26日。
⑨《寰球學生會消息——代聘教員》,1920年3月30日。
⑩《寰球中國學生會消息》,1920年5月16日。
B11《寰球學生會之儲蓄演講》,1919年1月20日。
B12《張溥泉在寰球學生會演講詞——什么是新道德》,1919年10月19日。
B13《蔣作賓在寰球學生會演說詞——巴爾干與歐洲之大勢》,1920年1月12日。
B14《美術展覽會閉幕》,1919年9月3日。
B15《寰球學生會消息兩則——舉行春季游行》,19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