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8/ 第02版面/新聞背景 /作者:本報駐馬來西亞特約記者 歐賢安 ●周璇
農歷春節將至,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卻陷入一場與春節有關的“攤位糾紛”。當地一名華人議員指責市政當局的攤位安排偏袒華裔商販,涉嫌歧視。
據《馬來西亞紀事報》17日報道,“攤位糾紛”的焦點圍繞著吉隆坡富都區的巴剎集市,這座頗具規模的自由市場包括235個攤位,平日一半攤位由當地華人經營,另一半的業主為馬來西亞其他種族人士。隨著農歷春節來臨,吉隆坡市政局通過臉譜官方頁面發布通知,為照顧華人族群,商販可于明年1月24日到2月23日期間在集市經營年貨。經營年貨的商戶需申領臨時經營許可,但該臨時許可僅向華人商販開放。
市政局的這一舉措很快招致當地議員的不滿。17日,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代主席、蕉賴區國會議員陳國偉發表講話,他說:“巴剎集市由多種族的商販經營,所面對的顧客也是形形色色……我們根本無法接受市政局開出這樣的條件。否則我們就是在屈從于歧視政策。”陳國偉本身也是華人,但他認為,如此做法將開一個不好的先例。他呼吁,各種族的經營者在任何時期都應該得到平等的經營權,無論是中國的春節、穆斯林的齋月,還是印度的萬燈節。
在之后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陳國偉又表示,允許多民族人士參與春節時期的市場經營對于該國經濟“至關重要”:只有人人有錢賺,商家才能渡過經濟低迷的難關。他還批評稱,吉隆坡市政局的相關政策等同于“種族隔離”,痛斥市政官員“不可理喻”。他甚至質問吉隆坡市長:“難道在農歷春節期間,指甲刀就不允許賣給華人以外的顧客了嗎?”
當日晚些時候,吉隆坡市政局方面做出回應,聲稱已經臨時叫停有關攤位臨時經營權的政策。然而,陳國偉仍表示,當局僅在巴剎集市臨時撤銷相關政策,他呼吁全市所有市場區域都應做出這樣的調整。▲
環球時報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