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8/ 第12版面/娛樂·體育 /作者:羅曉汀
《萬萬沒想到》(上圖)和《尋龍訣》(下圖)今天同期上映,整個行業都在預估,兩部年度熱門國產電影分別能夠創造怎樣的票房紀錄。如果說《萬萬沒想到》代表著中國網絡IP大電影模式,《尋龍訣》則承載著中國電影工業學習甚至超越好萊塢的雄心。這兩部電影的票房結果,或將影響中國電影工業和電影制片模式未來的方向。
從出品方來看,《尋龍訣》背后站著萬達、華誼、光線這三個國內一線影視公司,而《萬萬沒想到》的出品方萬合天宜、合一影業則脫胎于互聯網?!秾堅E》導演烏爾善此前透露,該片由國內唯一一家被好萊塢認可的3D制作公司打造。如果說《尋龍訣》式的行業巨頭聯手打造延續的是好萊塢工業體系的方式,那么《萬萬沒想到》則必須用票房結果告訴這個行業,互聯網基因的影視公司能不能憑借一個超級IP創造屬于自己的方式。
《萬萬沒想到》此前采用12小時點映6萬多場的超常規點映方式,在上周末兩天奪下1.13億點映票房,其點映規模之大,引發行業爭論。對于體量和聲勢都不如對手的《萬萬沒想到》來說,這樣做給了全國院線對其排片的信心,從而令其在首映日與《尋龍訣》的排片競爭中保持不到10%的差距,但也因為其大范圍點映引發的兩極分化的口碑,為后期票房走勢留下隱患。
《萬萬沒想到》和《尋龍訣》分別代表奇幻喜劇和懸疑動作的不同類型,兩部電影完全可以在共同做大賀歲蛋糕的基礎上分享勝利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兩部電影要爭奪的觀眾又同是“網生代”觀眾。中國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現已降至21.4歲,誰更符合大眾審美,或許才是這場票房對決帶給中國電影行業的最大啟示。
截至12月3日晚,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累計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48.4%。談論中國電影票房井噴之時,還要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我國(年度)人均觀影只有1次,而韓國是4.1次;國內影院平均上座率只有14.95%,85%以上的座位是空著的。華麗的票房數字,掩蓋不了中國電影從制作到發行環節存在的種種隱憂,但對一個國家電影工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永遠是內容,也就是給觀眾看什么樣的電影?!?/p>
環球時報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