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濤,林麗瓊,王俊帆,曾云陽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
?
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劉松濤,林麗瓊*,王俊帆,曾云陽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
從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角度出發,提出當前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基礎設施融資困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金融服務范圍不足,金融支持產業不均,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提供參考。
新型城鎮化;金融支持;對策
1.1 城鎮化的概念與特征
1.1.1 城鎮化的概念。城鎮化是指一個國家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以城市作為主體的綜合動態演變過程[1]。如果從更廣義的程度上來看,“城鎮化”不僅包括農村地區向城鎮地區轉變的過程,還包括城鎮自身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歷程[1]。
1.1.2 城鎮化的特征。城鎮化是一個較為復雜且耗時較長的社會歷史轉變過程。從具體類型上看,“城鎮化”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征:①人口身份特征轉變。“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其最根本的特征是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轉變、農業戶籍向非農業戶籍的轉變。②人口生活方式轉變。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鄉村人口逐步融入城鎮地區,這些人口傳統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并逐步接受現代城鎮的生活方式,進而逐步融入現代城市。③相關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是城鎮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原有農村地區的產業將發生轉變,其產業結構將會得到優化升級,更符合城鎮發展理念[2]。④地域空間構成轉變。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土地面積將會越來越狹小,城鎮的面積將會不斷擴大。隨著眾多城鎮的陸續崛起,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城鎮帶,進而演化成城市群[2]。
1.2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 新型城鎮化將“以人為本”作為城鎮化過程的核心部分,在通過城鎮化推動經濟發展和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綜合考慮社會生活、人文發展等各方面因素,建設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與傳統城鎮化道路相比較,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環保和效率,也改變了傳統城鎮化進程中以犧牲環境和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換取的發展,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并努力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的束縛,在增加人民收入的同時也提升他們的基本素質[3]。
1.3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的區別
1.3.1 新型城鎮化發展定位更加明確清晰。 “以人為本”為核心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明確定位,新型城鎮化更加強調各方利益統籌兼顧,并避免過去傳統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發展不協調、環境污染大、管理不到位等弊端。
1.3.2 新型城鎮化發展手段更加豐富多樣。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當前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事實,并改變過去片面、統一的發展模式,更加注重依據各個地方的實情來進行多樣化發展。
1.3.3 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更加受到重視。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對城鎮空間和規模的適度控制,也更加強調對城市整體發展質量和居民宜居程度的提升,并注重對城鎮整體環境的優化,著力打造生態、宜居、人文城鎮。
1.3.4 新型城鎮化要求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新型城鎮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止注重城鎮中心的發展,也更加強調對周邊地區的帶動效應。新型城鎮化力圖通過對周邊城郊地區的經濟帶動來化解城郊發展難題,提升區域整體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
1.3.5 新型城鎮化更加強調注重均衡發展。新型城鎮化強調傳統大型城市和新興小型城鎮的均衡發展,并逐步探索以大城市帶動小城鎮的發展模式促進二者進行共同發展,避免再次陷入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泥潭。
金融作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體系中的核心部門,其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可以有效地發揮導向和支持作用,有利于新型城鎮化規模推進和質量提高。但從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來看,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2.1 基礎設施融資困難 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硬件和基石。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2020年我國的新型城鎮化率將從32%提升到50%,并有大約2億人口將從農村遷徙至城鎮[4]。在此過程中將有大量的基礎設置陸續建成,而這需要大量地方財政資金的支持。但當前我國地方財政支持新型城鎮化基礎設置建設的幅度仍然不到位。
2.1.1 地方財政無法滿足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在當前我國的分稅制體制下,地方財政實際可動用的財政資金較為緊張。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縣級地方財政承載著全國近70%人口,但其收入預算占全國比重卻不足50%。這種財政資金短缺的局面將直接導致地方政府無法對新型城鎮化提供有效的財政支持[4]。
2.1.2 地方政府融資模式出現問題。當前,我國地方政府最頻繁使用的融資模式為土地財政模式,這也是相對較為便捷、風險程度較低的融資模式。盡管該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但其的確有效地增強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然而,隨著我國中央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強化以及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土地財政模式已經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在可預見的將來,土地財政模式必將難以為繼,這也就為新型城鎮化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籌集埋下了隱患。
2.2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 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中小企業肩負著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地方資源利用率、增強地方科技創新能力和解決地方勞動力就業問題等重任。但我國中小企業始終面臨著融資困境。這些中小企業難以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往往不得已選擇民間融資渠道,進而導致融資成本大幅增加;此外,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渠道也較為狹窄,往往大量依賴內源融資[5]。
2.3 金融服務范圍不足 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大量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蓬勃發展,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增加。但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中明顯表現出金融服務范圍不足的問題。
2.3.1 政策性金融機構服務不足。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肩負著傳達國家政策、補充建設資金的作用。但以農業發展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由于受到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的困擾,始終存在資金不足的尷尬局面;此外,政策性金融機構也存在網點覆蓋范圍較為狹窄、業務類別較為單一等問題,無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5]。
2.3.2 民間金融缺乏法律認可保障。在法律范疇內發展的民間金融有利于覆蓋正規金融的服務盲點,有利于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但在現實中,由于我國的民間金融長期游離于國家法律監管體系外,發展復雜混亂,這就導致其抗打擊能力較弱,容易爆發相關金融風險,很難發力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5]。
2.4 金融支持產業不均 從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金融對不同產業的支持力度上看,可以明顯看出當前金融機構對不同產業的支持力度存在一定偏差,該差別可以從貸款數額中得到體現。具體而言,從整體產業類別上看,當前金融支持過度地集中于第二產業上;從具體產業類型上看,當前金融機構支持過度地集中于制造業之中,這明顯不利于產業升級和轉型。
3.1 推行多元化的基礎設施融資模式 針對由于分稅制導致當前我國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無法完全解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基礎設施的融資問題,我國政府可以考慮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借鑒國外相關經驗,適度推廣以BOT(建設-經營-移交模式)、ABS(資產證券化)、PPP(公私合營)等為代表的新型融資方式;此外,地方政府也可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債券等形式來化解融資困難問題。
3.2 多重渠道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針對當前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問題,首先,我國政府可以通過深化金融改革來增強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意愿。具體而言,政府可在經營政策、財稅體制和法律規章上進行調整與修改,并推出相關激勵機制,以增強中小金融機構參與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動力,進而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其次,我國政府可以通過發展、完善股票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并適度修改相關規定來降低企業融資門檻,鼓勵中小企業進行外源融資,以扭轉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極度依賴內源融資的局面。
3.3 增強金融機構服務范圍服務水平 針對當前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金融機構服務范圍過于狹窄、服務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我國政府應該有意識地通過頒布相關政策來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其服務領域、增強服務質量。具體而言,政府可以通過窗口指導和行政規定等方式來要求金融機構擴大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同時,金融機構自身也應主動擴大服務領域、增強服務質量,以積極的態度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中。
3.4 改變金融支持產業不均衡的局面 新型城鎮化更加強調不同產業間的協同發展,因此必須改變當前存在的金融機構對不同產業支持力度懸殊的局面,著力增強金融機構對于基礎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持力度。
3.4.1 加強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力度。農業產業化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金融機構可在日常業務運營中有意識地向農業產業化企業傾斜,并通過融資支持、科技服務等來彌補農業產業化企業在農業生產、材料運輸和產品銷售等領域的資金和技術短板,以此來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并促進農業的整體進步。
3.4.2 大力支持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邊際收益高、資源消耗低、知識含量豐富等特征,但產業發展之初資金求量較大,因此金融機構可通過企業授信等來積極支持第三產業發展。這不僅可以使金融機構在獲得穩定的貸款利息收益,也可以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現代服務體系的構建。
[1] 汪小亞.中國城鎮城市化與金融支持[J].財貿經濟,2003(8):4-6.
[2] 鄧德勝.中國城市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8(9):102-105.
[3] 陳元.開放型金融與中國城市化發展[J].經濟研究,2010(7):4-14.
[4] 劉貴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現代服務業發展[J].西部金融,2009(11):46-49.
[5] 許婷婷.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J].經營與管理,2013(4):18-21.
The Research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Urbanization
LIU Song-tao, LIN Li-qiong*, WANG Jun-fan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0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uts forward, such as difficulties in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shortage of fund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sufficient ran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Financial support; Countermeasures
福建省財政廳財政專項(K81MLV05A)。
劉松濤(1992- ),男,福建漳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縣域經濟與產業培育。*通訊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農村金融與民間借貸研究。
2015-04-22
S-9;F 832
A
0517-6611(2015)17-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