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正 魏金濤 趙娜 楊雪海 嚴念東 張巍 陳明新 王瓊武 陳華



摘要:采用顆粒全混合日糧(TMR)與精粗分飼兩種飼養方式進行山羊育肥試驗。結果表明,顆粒TMR飼養波爾山羊與地方馬頭山羊,平均日增重均達到120 g/只以上,精粗分飼平均日增重為58.5 g/只,顆粒TMR較精粗分飼試驗期增重收益高57.8元/只以上,使用顆粒TMR飼養方式優勢明顯。不同精粗比顆粒TMR對馬頭山羊和波爾山羊育肥試驗結果表明,高精粗比(5∶5)波爾山羊組日增重為(152±21.94) g,料重比為6.24∶1,其日增重顯著高于其他各試驗組(P<0.05),試驗期增重收益較其他組高24.3~31.6元/只;高精粗比(5∶5)馬頭山羊組與低精粗比(4∶6)波爾山羊組和馬頭山羊組之間日增重差異不顯著(P>0.05),增重期收益無明顯差異。
關鍵詞:山羊;顆粒TMR;精粗分飼;日增重;料重比
中圖分類號:S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22-5657-03
Abstract: Two feeding modes such as total mixed ration (TMR) and conventional concentrated feed with roughage were conducted in two breeds of fattening goa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gain (ADG) of Matou goats and Boer goats by TMR feeding mode were above 120 g,while in conventional concentrated feed with roughage mode were 58.5 g.The profit from weight gain in TMR feeding mode were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concentrated feed with roughage by at least 57.8 yuan per goat and presented obvious advantages. The test of TMR with different forage ratio for fattening Matou goats and Boer goats showed that the ADG of Boer goats in high forage ratio (5∶5) group was (152±21.94) 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P<5%).And its feed conversion ratio was 6.24∶1,its weight gain profit during the test were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from 24.3 to 31.6 yuan per goat.I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G and weight gain profits among the other three groups such as Boer goats in low forage ratio(4∶6) and Matou goats group in high and low forage ratio (P>5%).
Key words: goats;TMR pellet feed;concentrated feed with roughage;ADG;feed conversion ratio
近年來羊肉價格連年上漲,市場羊肉價格2011-2014年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上漲,2014年春節的市場山羊肉價格一度達到66元/kg以上,2015年春節普通山羊肉價格仍維持在66元/kg的高位運行,市場顯示優質山羊肉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可見中國羊肉產量嚴重不足,特別是優質山羊肉的供應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傳統的養殖方式已完全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規模舍飼正逐漸成為現代肉羊生產的主要生產方式,優質高效飼料成為肉羊養殖由傳統養殖向現代規模舍飼轉型的瓶頸。本研究探討了全混合日糧(TMR)顆粒飼料與傳統的精粗分飼飼喂方式及不同精粗比對不同品種山羊增重效果及養殖效益的影響,對建立不同品種山羊科學的飼養方法,充分利用中國農村豐富的秸稈資源,高效利用精飼料,提高山羊養殖效益,建立規模舍飼現代肉羊養殖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以農村收獲后廢棄的玉米秸稈、花生藤等為主要粗飼料,利用玉米、豆粕、麩皮等為原料,添加鹽、礦物質、必需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預混料等,配制育肥山羊顆粒TMR,通過顆粒TMR與精粗分飼對比試驗及不同精粗水平顆粒TMR對波爾山羊和地方山羊育肥期生長性能和經濟效益的影響試驗,探索不同山羊適宜的粗飼料飼養水平和提高規模舍飼效益的方法。
1.1 試驗時間和地點
試驗時間:2014年8月25日至10月25日;試驗地點: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湖北天越牧業有限公司。
1.2 試驗分組設計
以生產群作為不同飼養方式的對照,采用2×2因子設計考察不同精粗比顆粒TMR對不同品種山羊的影響[1],設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設精粗比5∶5(A1)和4∶6(A2)兩個水平,每個精粗水平設波爾山羊組(B1)和馬頭山羊組(B2)。選用4月齡左右波爾山羊和馬頭山羊各18只(公母比例相同),按同質原則波爾山羊與馬頭山羊各隨機分為2組,每組9只(公母數相同,組間差異不顯著),試驗期60 d,包括預試期(15 d)和育肥試驗期(45 d)。選擇該場同期生產羊群(波爾山羊和馬頭山羊各一個欄),剔出病弱羊只后作為對照組,按羊場同期生產及飼養管理方式(精粗分飼)飼喂,與試驗群同期稱重。
1.3 飼養管理
試驗開始前對羊群進行編號、驅蟲和防疫,并清理消毒圈舍。試驗羊采用全舍飼方式,運動場活動,單欄飼喂,每天8:00、17:00各飼喂1次,自由采食,飼喂時以喂后1.5 h有少許剩料,下次喂料時食槽內無剩料為原則,自由飲水,每天更換加水2次,保證飲水潔凈,每次加料均稱重記錄,記錄每日采食量。對照組按羊場同期飼養管理方式進行飼養,記錄精粗料采食量。
1.4 日糧組成與營養水平
營養水平按NY/T 816-2004標準[2](15 kg體重,預期日增重150 g,干物質采食量660 g)設計配方,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見表1。
1.5 測定指標與數據分析
測定各組羊只的試驗始重、末重和試驗期日采食量,計算育肥期羊總增重、平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及經濟效益。
所有數據均用SPSS軟件分析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長肥育性能
由表2可見,日增重方面,飼喂顆粒TMR的A1B1組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飼喂高精粗比(5∶5)顆粒TMR組中,波爾山羊組(A1B1)顯著高于馬頭山羊組(A1B2);飼喂顆粒TMR各組均極顯著高于同期生產群對照組(W12、S7組)(P<0.01)。飼料轉化率方面以A1B1組最高,高精粗比(5∶5)的A1B1、A1B2組高于低精粗比(4∶6)的A2B1、A2B2組;同一精粗比水平中,波爾山羊組高于馬頭山羊組;同一品種中,高精粗比(5∶5)較低精粗比(4∶6)飼料轉化率高。在本場精粗分飼方式和低精粗比TMR顆粒飼料飼喂方式下,波爾山羊與馬頭山羊日增重等育肥性能無顯著差異。
2.2 經濟效益比較
由表3可見,A1B2、A2B1、A2B2 3個試驗組頭均增重收益組間差別很小,較生產對照組(S7組)高59.0~66.3元;A1B1組試驗期增重收益最高,達138.0元/只,較其他3個試驗組高24.3~31.6元/只,較生產對照S7組高90.6元/只。生產對照組同期增重收益均不足50元/只,與各試驗組相比有明顯差異。
3 小結與討論
山羊顆粒TMR在山羊育肥期表現出比傳統精粗分飼方式明顯的優勢,不同品種山羊對TMR精粗比要求有明顯的差異[3、4]。顆粒TMR試驗期日增重達到120 g以上,而傳統的精粗分飼方式其日增重低于60 g,不論是波爾山羊還是馬頭山羊都不能發揮其生產潛能。試驗過程中發現,在精粗分飼方式下,因其青粗飼料變化大,飼喂時羊只總處于飼料轉換的過程中,要維持胃腸道消化環境的相對穩定很困難,常觀察到有的羊因食欲好,搶食能力強,對適口性好的青粗飼料采食過多而出現拉稀等情況,這可能是生產群生長速度低下的主要原因。生產群羊只多數看上去營養不良,常出現感冒等疾病。試驗群羊只則毛順皮亮,健康狀況良好,沒有疾病發生。
相同營養水平下波爾山羊對精粗比要求較高,精粗比過低不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會降低其日增重;馬頭山羊精粗比要求低于波爾山羊,較高的精粗比并不能提高其日增重等生產性能。按NY/T 816-2004標準水平(15 kg體重,預期日增重150 g)設計配制的育肥期山羊顆粒TMR,當精粗比為5∶5時,試驗期波爾山羊平均日增重為(152±21.94) g,料重比為6.24∶1,每千克增重飼料成本為9.80元,其飼養效果與日糧配方設計一致;波爾山羊育肥期日增重顯著高于馬頭山羊。當精粗比降低到4︰6時,波爾山羊與馬頭山羊日增重沒有明顯差別,馬頭山羊的生長速度未受影響,其平均日增重達到120 g以上,也表現出了較好的生長性能;但波爾山羊的生長性能受到了影響,日增重顯著降低。
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波爾山羊在試驗期只均增重收益以高精粗比日糧最高,可達到138.0元,較其他3個試驗組高24.3~31.6元,較生產對照S7組高90.6元;精粗分飼方式下,若將其青粗料計算在內,則增重收益幾乎為零,由于其大量的人工投入,若進行全成本核算,其效益為虧損狀態。可見優種優飼才能充分發揮良種的優秀生長潛能,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馬頭山羊和波爾山羊對TMR的要求有較大的差別,過高的投入并不能產生相應的高回報,傳統的飼喂方式很難適應規模養殖的需要,效率低下,必須根據不同品種,合理設計其TMR精粗比和營養水平,科學配制日糧才有可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同時山羊顆粒TMR用于現代山羊的規模養殖,可突破其飼料瓶頸,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打破山羊養殖的地區限制,對牛羊增量、減少秸稈焚燒都有重大意義。但對山羊顆粒TMR的配制與生產技術、配套的生產設備等方面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吉鹍.飼料間的組合效應及其在配方設計中的應用[J].草業科學,2009(12):113-117.
[2] NY/T 816-2004,肉羊飼養標準[S].2004.
[3] 李亞奎,郝榮超,馬旭平,等.顆粒化全混合日糧(TMR)對羔羊育肥效果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1(3):65-66.
[4] 張吉鹍,李龍瑞,鄒慶華.粗飼料在反芻動物營養中的作用及影響粗飼料營養價值的因素[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3(11):15-18.
(責任編輯 曾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