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苗潘敏儀黃 仁符 凌
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聯用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觀察
梁翠苗①潘敏儀①黃 仁①符 凌①
目的:探討分析布地奈德聯用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本院60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試驗組患者口服孟魯斯特聯合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73.33%),試驗組的復發率(6.67%)低于對照組(20.00%),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咳嗽減輕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嗽哮喘發作減少次數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與孟魯斯特口服聯用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效果好,提升治療有效率,可考慮擴大應用。
布地奈德; 孟魯斯特;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 臨床效果
咳嗽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稱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是引起我國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慢性咳嗽最常見原因,易發展成嚴重哮喘,影響患者呼吸系統的安全[1]。研究證實,過敏性疾病史、家族過敏史、飲食、環境均易引發咳嗽性哮喘,且降溫、灰塵、感冒等環境不良因素也較易加重病情。由于小兒耐受性和免疫力均較成年人較低,且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病情反復,患病兒童需及時接受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以控制病變、保護兒童健康[2]。本次研究中,選取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本院的60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比較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聯用孟魯斯特的治療效果,臨床初步結果較為理想,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本院60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作為本次的臨床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分為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10歲,平均(6.9±3.8)歲;試驗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11歲,平均(6.8±3.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要求。納入標準:(1)遵照《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患者的臨床表現與診斷標準相符;(2)接受2周的正規抗生素治療后無效者;(3)患者符合相關藥物的用藥范圍[3];排除標準:(1)不符合相關藥物的用藥范圍,孟魯斯特或布地奈德過敏者;(2)患兒由結合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引起的慢性咳嗽;(3)治療依從性低的患者或不配合完成隨訪者。
1.2 方法 指導所有患者于入院時接受常規檢查,并完成哮喘相關衛生教育,控制環境因素和相關誘發因素。給予對照組患者布地奈德治療(布地奈德懸液,H20040624,阿斯利康公司生產),將1 mg的布地奈德懸液與2 mL生理鹽水混合后形成的霧化吸入液,2次/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試驗組患者與孟魯斯特聯合治療,口服孟魯斯特(魯司特咀嚼片,H20040624,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每次咀嚼后口服,1次/d,3~5歲患兒每次4 mg,6~12歲患兒每次5 mg。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8周的治療。療程結束后,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隨訪半年,觀察復發情況,對比兩組間復發者治療前后半年內咳嗽哮喘發作減少次數。
1.3 臨床療效評定 治療結果分為癥狀消失、癥狀緩解、無效。以首診時咳嗽頻度作為基礎,采用患兒和/或監護人的主觀表述作為療效標準:(1)癥狀消失為治療2周后完全無咳嗽者;(2)癥狀減輕為治療2周后患者的咳嗽較首診時減少30%以上;(3)治療無效為治療2周后的咳嗽等癥狀無緩解或加重。治療有效率=癥狀消失率+癥狀減輕率。此外,復發為患者停止治療1個月后再次發病(注標準來自中華兒科雜志2014年3月52卷第3期《中國兒童慢性咳嗽的治療現狀》)。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選用SPSS l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藥物治療,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復發率(6.67%)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 %
2.2 兩組患者的咳嗽狀況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咳嗽減輕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嗽哮喘發作減少次數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咳嗽狀況(±s)

表2 兩組患者的咳嗽狀況(±s)
?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在《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中指出是兒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見原因,病因構成比約占41.9%,其臨床特征和診斷線索:(1)持續咳嗽大于4周,通常為干咳,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運動、遇冷空氣后咳嗽加重,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過較長時間抗菌藥物治療無效;(2)支氣管舒張劑診斷性治療咳嗽癥狀明顯緩解;(3)肺通氣功能正常,支氣管激發試驗提示氣道高反應性,(4)有過敏性疾病病史,以及過敏性疾病陽性疾病家族史。過敏原檢測陽性可輔助診斷;(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有研究結果提示,30%~50%的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的最終結局為哮喘[5]。CVA患兒普遍存在較重的氣道炎癥、氣道高反應性及咳嗽,并產生包括白三烯在內的多種炎性介質,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命健康,需要接受有效的藥物治療以緩解氣道炎癥反應[6]。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與孟魯斯特口服均為CVA臨床治療的有效藥物,然而布地奈德屬于一種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單獨使用治療存在著復發率高、激素應用不良的臨床局限性。因此,為篩選合理有效的治療藥物,本次研究中對本院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的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有效治療方案進行了探討分析。
大量研究報告指出,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由包括氣道結構細胞(氣道上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及多種炎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等細胞成分作用下引發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增加了易感群體的氣道反應性、患病幾率和患病風險[7-9]。經過相關研究結果證實,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機制主要為反復咳嗽增加了受體敏感性[10-11]。此外,部分研究結果提示,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病情與P物質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但具體致病機制仍有待研究。
現有的診治指南普遍建議CVA的治療以兒童哮喘的治療方法為基礎。一方面,作為臨床上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懸液可顯著改善氣道炎癥、減輕氣道的高反應性、緩解平滑肌的收縮反應,同時可以有效抑制多種支氣管收縮物質的生成及釋放,因此藥物作用效果較為理想[12]。但調查發現,大量應用激素類藥物會在患者全身引發多種不良反應,且顯著影響兒童患者的骨骼發育、造血和循環代謝系統的功能[13],且大量糖皮質激素的長期應用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身高,但該結論本次研究尚未得到有效證實。此外,本次研究中發現單用布地奈德應用的復發率較高,臨床預后不佳。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興的非激素類抗炎藥,孟魯斯特較為理想地避免了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并同時被多次證實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14]。研究證實,孟魯斯特的應用對氣道平滑肌內的白三烯活性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從而有效避免了白三烯活性作用引發的支氣管痙攣、血管高通透性、氣道內的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和支氣管痙攣[15],因此,孟魯斯特對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部分研究結果證實,孟魯斯特和布地奈德通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不同病理環節,聯合治療發揮藥效,從而有效控制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的病情[16],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更好,且包括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咳嗽減輕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咳嗽哮喘發作減少次數優于對照組;提示了聯合用藥對肺功能的顯著作用,與現有理論結果相符[17]。由于本次研究的研究時間、研究條件和樣本容量的限制,今后將擴大樣本容量、擴大研究內容以細化研究結果,并可考慮進一步開展前瞻性探究。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用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效果好,提升治療有效率,可考慮擴大應用。
[1]Dicpinigaitis P V.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udesonide and montelukast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cough variant asthma[J].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2014,4(17):80-82.
[2]陳慧英,劉桂珍.布地奈德與孟魯斯特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2):54-56.
[3]梁正玉.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50 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57-58.
[4]史邵麗.孟魯斯特聯合丙卡特羅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7):57.
[5]邵玉蓮.布地奈德及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2):54-55.
[6]黃立文.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4):120-121.
[7]黃太偉.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診治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28(12):1950-1951.
[8]劉玉梅.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效性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0):58-59.
[9]肖雄獻.小兒咳嗽變異型哮喘30 例誤診和治療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1,5(1):56-57.
[10]張偉東.孟魯司特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7(5):58-60.
[11]李晶,王曉燕.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3,5(17):119-122.
[12]陳迪,范海濱.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探討[J].中外醫療,2013,33(15):41-42.
[13]劉先炎.丙酸氟替卡松治療40例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45-46.
[14]宋文娟,陳波.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48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4-6.
[15]黃月初,韋晚玉,唐美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舒適護理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63-164.
[16]錢源,魯保龍.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35-36.
[17]林文偉,藍苗芳,藍苗偉.觀察氧氣驅動萬托林及愛全樂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9):34-35.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eroso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LIANG Cui-miao,PAN Min-yi,HUANG Re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1):039-04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Method:60 cases of infantile cough variant asthma from April 1,2013 to April 30,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budesonide treatment,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oral montelukas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ir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est group (96.67%)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33%),the test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6.67%)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0.00%),after treatment,relieve cough time,cough disappeared time of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oral montelukast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the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he patients’ PEF,FEV1,FVC,FEV1/FVC and a number of items of pulmonary function,clinical can consider expanding application.
Budesonide; Montelukast;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Clinical effect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1.013
2014-11-27) (本文編輯:陳丹云)
①廣東省順德第一人民醫院 廣東 順德 528300
梁翠苗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Shunde 5283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