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嗎?
時光匆匆,2014年即將過去。回望這一年,暖通行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興奮也有惋惜,在上游房地產市場影響下,暖通行業面臨困難和激烈的競爭。這一年,企業努力、拼搏,抓住機會、找到出路,熱鬧、浮沉、紛亂中,時光如白駒過隙。但不管怎樣,我們總結了11個關鍵詞,回顧這一年,總結這一年,盼望新年的來臨。
如果評選2014年行業媒體詞匯出境頻率最高的話,那么“開店”當之無愧成為首選。家裝零售是2014年的重中之重。不光是多聯機廠家,就連傳統的水機品牌都在2014年加快速度進軍家裝市場。可以說,2014年的家裝零售市場好不熱鬧。廠家在不斷深入二三線市場,規劃專賣店布局,開店的熱潮幾近瘋狂的態勢。專賣店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廠家對渠道的廣度和深度要求的不斷提高。以美的、格力、海爾為主要的代表的國產品牌借助家用渠道專賣店,在市場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渠道網絡。美的在2014年中旬專賣店已經達到1 000家以上。日系多聯機品牌的開設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因此,渠道的完善對家裝零售市場未來銷量的提升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不過,雖然有廠家在大力增加全國專賣店的數量,但是專賣店的數量與質量之間的平衡關系一定要有正確的把握,如果僅僅只是為了開店而開店的話,那么開店后的一系列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關店現象也可能成為一種常態,那么這對品牌的傷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4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上再次展現出了它的精彩紛呈的一面。從年初開始,許多廠家就開始準備期待已久的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制冷展。單不說展會規模所帶來的市場效應,這也是廠家能在行業中大顯實力的絕佳機會。在制冷展上,離心機產品刷新全球COP最高值,多聯機再創IPLV新高等等,一系列的參數數值不絕于耳。另外,還有許多廠家借此展現自身的核心技術。當然一些新技術詞匯如磁懸浮、光伏、氣浮等充斥著觀眾眼球。各家都在比拼技術,姑且排除有詆毀對方的意思,但足以看出了他們是代表了行業的未來。隨后幾個月里,智能家居開始火熱起來,也不斷受到媒體的熱炒。廠家開始在智能控制系統方面發出聲音。筆者認為,在中央空調行業中,先進技術應應用于產品節能上。節能是產品的最高標準,任憑說技術哪家強,不如在實際的應用中去檢驗,而不是非要爭個虛有的名頭。廠家不斷改進產品技術固然是一件行業的好事,因為這是企業責任的體現。那么廠家應該在研發上加大投入力度。反之,如果產品在實際的應用中真是漏洞百出的話,也只能說一句:那么問題又來了!
現在每行每業都在講互聯網思維,中央空調亦如是。從2013年年底,格力董明珠和小米雷軍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獲獎期間的10億元賭約,再到海爾成立的首個互聯網思維營銷聯盟,亦或是小米牽手美的開創傳統制造業的互聯網思維新模式,一場“互聯網思維”的營銷新模式慢慢侵入至傳統制造業領域。
然而互聯網思維并非單純地將中央空調產品與互聯網宣傳營銷聯系起來,這就為傳統工業品制造企業出了一些難題。簡單來說,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這種轉變需要將互聯網的分享精神徹底發揮,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互聯網需要快、需要極致的演繹、需要粉絲群體,這些都是過去空調產業所不曾擁有的。同時,互聯網思維重視用戶體驗,過去空調產業講究用戶口碑,但終究只存在于模凌兩可的概念,甚至在不同的區域用戶對同一品牌褒貶不一,現在這些都需要改變,企業需要的是一致的口徑。而這種一致性來自于高感受度的用戶體驗。這些,都需要中央空調企業調動全身細胞去迎合,也需要企業決策層們,率先“自我洗腦”。


“冷暖一體化”,即大眾熟知的舒適家居系統,這一概念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風靡歐美等發達地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幅提高的除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外,還有人們對舒適家居生活的追求意識。近幾年,冷暖一體化就一直被業內及眾多消費者推崇。相比傳統家居,舒適家居以用戶為中心,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它尊崇健康、舒適、生態、節能的生活理念,全面提升家居舒適度。
當然,舒適家居冷暖一體化還需要經銷商的支持和推廣。在暖通空調行業,一些諸如大金、美的、格力等一線品牌通過豐富產品線引導渠道商向冷暖一體化方向轉變,而渠道商們在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后,也會考慮轉型問題。渠道商通過中央空調、家庭采暖、全屋凈水、家居智能、家庭影音、中央新風、中央熱水、中央除塵、新能源系統等產品集成,能夠為上千萬戶家庭提供新鮮空氣,舒適溫度、健康凈水和智能控制等一體化的室內環境最佳解決方案,這種需求在全國超乎想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轉型的成功,經銷商必然會實現產品多樣化,對中央空調的單向推廣力度必然減弱,而這也說明冷暖一體化趨勢得以加強。不可否認,隨著冷暖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傳統中央空調渠道商將面臨新一輪的市場沖擊,同時更多的設備廠家將進駐中央空調領域,加劇市場競爭。
2014年9月16日,格力電器正式向消費者承諾:從2014年8月1日起,凡購買格力家用中央空調的消費者,均可享受“6年免費包修”服務;隨后,美的家用中央空調宣布自2014年7月1日后購買的美的家庭中央空調均可獲得6年包修服務;幾乎是同時,長虹中央空調也扔出重磅炸彈:從2014年10月1日起,長虹家用中央空調、商用中央空調及家用空氣能熱水器產品系列實施整機6年免費包修政策……
一時間,中央空調的“后方”戰場硝煙彌漫,“6年包修”成為行業熱門詞匯,廣大消費者欣喜地發現中央空調“買得起,修不起”的時代就要被終結。多家企業幾乎同時推出中央空調產品超長免費包修服務政策,這意味著國內中央空調產業結構調整、服務升級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國內中央空調市場的競爭中,售后服務將成為企業決勝市場的有力武器。格力、美的、長虹相繼推出“6年免費包修”服務,消費者是直接受益者,對于產品維修和服務的顧慮也會打消。而隨著消費者顧慮打消,必然進一步促進家用中央空調產品的銷售,加快其普及速度;另一方面,“6年免費包修”政策的提出,是國產品牌產品技術實力的象征,也是企業對自身企技術和產品的提出更高要求,推動家用中央空調行業技術向更高的臺階邁進。可以預見,未來還將會有更多中央空調企業參與到“6年免費包修”服務中來。中央空調企業將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市場新一輪洗牌在所難免。同時我們也希望企業不斷努力前行,提升自身實力,不要讓超長包修期成為“空頭承諾”。

過去制造業看重產品為王。現在企業們喊著口號,“渠道為王”、“決勝終端”。這是對過去思維模式的徹底顛覆,也是巨大資本下,對制造業產生的間接影響。與此而來的便是空調行業中職業經理人位置上的風光與紅火。但空調業本身又無法徹底脫離傳統制造業的那一套老路子。不論你是哪個MBA畢業,都沒辦法像玩轉華爾街一樣玩轉整個空調企業。所以過高的預期導致了一部分職業經理人在這個行業中跳槽頻繁。這種頻繁程度上可至集團總經理下也能到一些地方大區或者分公司。從個人職場規劃來說,人往高處走,或者能力不行被“干掉”都屬于情理之中。但從企業本身或者渠道根本來說,這種頻繁的更迭很容易讓市場失去耐心。孰優孰劣,看來要企業決策層仔細考慮了。

新能源是現代社會建設中大力提倡的能源之一,目的在于節省化石能源,并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別是近年來受霧霾天氣影響甚重的中國,更是大力推廣新能源利用,現已制定新能源城市示點名單。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在中央空調行業,一直以來,中央空調都是眾所周知的電老虎,其運轉耗電量極其巨大。目前中國建筑能耗總量占到全社會能源總消費量的27.45%,而在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調和采暖的能耗大約占到65%。如何讓中央空調大幅降低能耗、提升能效,甚至是變消耗能源為創造能源,是一個緩解公共電網壓力、關乎可持續發展的課題。
近年,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也表現出對新能源發展的鼎力支持。在《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要達到10億m2以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則提出:“到2020年我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提升至50%。”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綠色建筑的規劃目標促使綠色建筑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也將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隨著全國乃至各省市新能源建筑應用政策的相繼發布,新能源建筑應用市場正在逐漸打開。政策利好助推新能源建筑一體化,將促進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的深度結合,也讓很多中央空調企業開始陷入思考,如何推進中央空調產品節能的步伐,是當下中央空調企業競爭的關鍵,也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

隨著2014年北京APEC會議的召開,讓霧霾的北京出現久違的藍天,于是就有了“APEC藍 ”這個詞語,很多人借著“APEC藍 ”的東風呼吁著社會、企業、個人加入到節能減排的隊伍中來,如何讓霧霾遠離藍天久存,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這也是“APEC藍 ”留給我們的啟發。
用行業人士的話說,APEC不僅還了帝都一片純凈的天空,也讓壓縮機企業遇見了久違的“藍天”。APEC促進了自由貿易的推廣,這將對壓縮機等裝備制造業產生長遠的影響。首先使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出口更容易,出口機會更多,國內企業更多的要開始布局海外,進行渠道建設與人才儲備。第二,自由貿易區的推廣,將加快資金的流動,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能更快的施工建設,也將大大刺激裝備制造業的市場需求。第三,國內的裝備制造業更容易走出去,但是國外的設備也更容易走進來,這就要求國內企業需更加強化自身的競爭實力。 裝備制造業是中國的支柱產業,同時也是勞動力密集性產業,它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發展和建設。同時,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大浪淘沙,優勝劣汰,不少企業在這大潮中無聲無息的退出了市場,因此,“APEC藍”在給壓縮機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2014年的中國樓市在“凜冽寒風”中起步:數年限購冷卻,樓市成交持續萎縮,“崩盤”論調交織著剛需的糾結、老業主的“維權”、地產大佬的看空。樓市籠罩著一片悲情色彩。2014年的中國樓市又帶著“一絲暖意”收尾:“限購松綁”、房貸新政、降息等利好持續送來陽光,樓市成交逐步回溫,“去行政化”、趨于理性的樓市新常態逐漸形成。截至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只剩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等城市仍在堅守限購政策。
如果說2013年7月份開始的政府對樓堂館所等公建項目的停建、緩建,是對中央空調大型機組的一種嚴酷考驗,那么2014年下半年樓市限購政策的取消,是對中小型項目及家裝零售項目的極大鼓舞。盡管如此,由于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中央空調市場具有延后性,所以目前來看,市場對政策取消的反應度還不夠靈敏,更多的是在進行更深入地渠道布局和產品規劃,以期新的一年能以更好的營銷手段和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來進行一場更為激烈的市場爭奪戰。

我國空調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70%以上,“空調生產大國”稱號已是實至名歸。作為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的HCFC替代技術和實施計劃。我國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上承諾2030年實現除維修和特殊用途外完全淘汰HCFC產品的使用。日前,為履行國家對世界的承諾,環境部正式啟動了HCFC淘汰行動,吹響了制冷劑替代革命的號角,國內空調企業如何提高技術,布局制冷劑替代之戰,成為目前熱議的話題。
目前空調行業使用比較多的是R22,因此,在空調行業淘汰R22是實現全國淘汰目標的重要環節。為了實現HCFC的凍結目標,我國計劃淘汰量的85%將被改造為使用R410A工質,并將選擇有實力和管理能力強的企業在行業內推廣示范項目經驗;將計劃淘汰量的15%改造為R290和R161工質。我國空調行業制冷劑替代將繼續爭取蒙特利爾多邊和雙邊基金的支持,鼓勵企業生產和銷售使用新冷媒的空調產品。此外,在完成淘汰目標的同時,如何積極布署,確保空調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全國經濟下行發展,宏觀經濟調控,樓堂館所停建或緩建,政府反腐力度進一步加大,導致2014年大型公建項目處于被動的狀態。以往與大型項目打交道的設計師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其中包括暖通設計師。頻繁地參加品牌舉辦的設計師交流會,所接項目應接不暇。而到了2014年,我們似乎已經看不到種種狀況。從2014年6月在南京舉辦的一場醫院潔凈制冷展中,我們便可一窺端倪。一場小小的展會不僅吸引了眾多醫院凈化類的企業、工程商參展,更吸引了近20家設計院參展,不乏有業內知名的設計院。眾多的暖通展會中頻頻出現設計院參展的身影,設計師正逐漸從坐在家里等圖紙,向走出去要圖紙轉變。據我們了解,特別是到了下半年,一些設計院已經辭退了許多設計師。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裝設計師受眾多企業青睞,頻頻受邀參加品牌的家裝推廣會。不可否認,這與目前中央空調企業對家裝零售市場的越來越重視有莫大的關系。目前,家裝設計師在給業主裝修設計的時候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往往推薦某個品牌的中央空調,提成約8%~15%。這一方面促使著龐大的家裝設計師利益群體涌現,另一方面也使得眾多中央空調品牌如眾心捧月般對待著家裝設計師。接下來,市場會向什么樣的方向發展,我們也只能靜觀。

第六章星座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