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基一
后紙媒時代的暖通雜志
文/張基一

思考這個題目時沒有一絲沉重,反而覺得輕快。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黑色幽默,聯想到《終結者》系列那句經典的臺詞:“我會回來的”。
為什么會覺得輕快好笑呢?因為在電影中,如此具有霸氣讓人血脈噴張的臺詞,《喜洋洋和灰太狼》里也在用,而且每集一次,從不拖欠。
這就好比現在做暖通雜志,本著專業客觀的立場卻要去談一個全世界不規范程度絕對名列前茅的市場,所以你只能再去學習一下,然后說;“我會回來的”。但是往往時間和市場并沒有給你糧草充沛的機會,你沒有辦法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既然環境沒有給你按套路出牌的機會,你也只能在這個時代中打起了游擊。
2014年的中央空調市場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冰火兩重天,理由只要看一看年底工裝和家裝經銷商的臉色。這種反差對于這些老板來說是得失上的損益,但對我來說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這種困擾終究還是來自于開始的那句話——兄弟,別忘了你在中國。
撇開這些困擾不談,這一年的確是更加忙碌的。企業在忙、媒體也在忙、整個產業鏈都在忙。好像每個人都越來越忙,接電話、上飛機、下飛機、接電話、進酒店、接電話、開會、接電話,似乎有接不完的電話談不完的業務。當然,某些企業還有開不完的會和走不完的流程,決定一筆5萬塊的資金流向可能會搞得比三權分立的美利堅通過一項預案還要難。但終究大家還是在說自己很忙,我們也一樣。到了年底,不論規模且算凈利,哎喲,好像跑不過通脹。
有人說,這是后紙媒時代的悲哀。而我看來,不是這個時代終究要消滅掉紙媒,而是紙媒主動地不再想和這個時代玩下去了。因為過去玩轉紙媒的人跑去玩互聯網和微信了。2008年末的時候大家還在談紙媒創新,到了2011年末網絡上就鋪天蓋地的萎靡之聲了。而暖通雜志,本身的定位就已經局限在相對狹隘的范圍內,卻不得不學習著大眾類財經雜志那一套玩深度,著實有些雜技走樣。
總有聲音說,“你們必須深挖市場!”但是實際上有更多聲音悄悄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想要理解此中奧妙,只要看一看大摩給中國股票企業的評級就能體會。當然,我們的中央空調行業里還有更多的沒有徹底進入資本市場運作的企業,而且從整體的盤子來看,的確年年都有穩定的增長,增長幅度無限接近于我國GDP增幅水平。企業沒有錯,抓生產、搞制造、跑市場、做營銷,它們需要的是能為其傳遞滿滿正能量的伙伴。然而于我們而言,終究不是新聞聯播,但馬不停蹄的市場節奏讓我們連當經濟之聲的資格也沒有了。深度在被廣度無限沖擊,這才是后紙媒時代的節奏。
于暖通行業而言,于個人而言,自然希望萬事向好,各盡其職。但今日互聯網于紙媒之沖擊已愈千里,亦如暖通企業不得不順應當今之大潮,紛紛轉投多聯機,把目光聚焦家裝一般,紙媒也必須在深度和廣度間有所取舍,而且需要果敢果決。諾基亞為何死?因為只慢蘋果一步。所以在這種矛頭之下,談辯證顯得毫無意義,馬克思自己都不信的東西,你要后人拿什么付實踐,所以才有了我們在2014年的新姿態,也有了我們在微博、微信以及網站上的巨大投入。我相信,這不會是一個模板,一個框框,這僅僅是一個原點。
牢騷一年,碼字不計,言再多也是身在局中。調整心態,實業為王,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