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椅民
適老輔助技術與現代養老
? 羅椅民

適老輔助技術是指適老輔具適配評估與應用技術在現代養老服務護理領域中的技術手段,其主要作用為維護環境安全和護理人員尊嚴,提高護理效率以及增強老年人獨立生活的能力。
適老輔具產品智能化和體系化服務將成為現代養老護理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適老輔助技術主要涉及以下8個層次:(1)適老輔具適配與評估技術;(2)適老輔具應用技術;(3)適老環境設計與改造技術;(4)適老標識設計與應用技術;(5)適老數字化網絡輔具的應用技術;(6)適老智能輔具的應用技術;(7)適老輔具管理與服務技術;(8)適老食品技術等。
適老輔助技術可以適應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輔助老年人克服因身體機能老化帶來的感官退化,包括視覺衰退、聽覺衰退、觸覺衰退、味覺衰退、嗅覺衰退;輔助老年人克服神經系統退化帶來的影響,如:記憶力減退、認知能力下降、出現智障癥狀;輔助老年人克服運動系統退化帶來的不便,如:肢體靈活度降低、肌肉力量下降、骨骼變脆、易骨折。此外,適老輔助技術還可輔助老年人克服免疫機能退化。
適老輔助技術還應適應我國養老事業發展現狀,主要制約因素有我國老齡人口多、老齡化增速快、高齡老年人群體數目龐大和多數老年人未富先老。
當前,隨著適老輔具產品的系列化生產,產品類別數量劇增以及產品的多功能性開發,適老輔具獨立的產品可以滿足95%老年人的適配要求,所以適老輔具強調“先適配、后評估”。
1.適老輔具適配評估是基于醫療機構診斷報告,對適老輔具使用者的需求進行科學評價,從而對他們所選擇的適老輔具是否合適進行有效測評。適老輔具服務目標分為2個層次:一是生活自理;二是回歸社會。適老輔具適配評估服務理念為:“不改變老年人,就改變環境”。
2.適老輔具適配評估是保證適老輔具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適老輔具服務的工作基礎。適老輔具服務是一個體系化工作,需要跨領域、跨專業的團隊性合作。
適老輔具適配評估內容廣泛,涉及到人體功能障礙和適老輔具種類性能等。需具備醫學基礎和工學基礎,并將專業內容結合起來,是一種整合式服務工作,服務程序有鏈接性。適老輔具服務對象泛指存在功能障礙、功能弱化及功能缺失的老年人。適老輔具適配評估服務工作主要包括對人體功能障礙評估、適老輔具評估、內外環境評估,其目標是為使用者選擇最佳的適老輔具,從而實現兩個預期目標,即生活自理和回歸社會,幫助老年人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功能評估是對老年人身體的功能狀態、潛在能力及殘存能力的判斷,也是對老年人身體各方面信息收集、量化、分析,并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的全過程。
功能評估是康復醫學技術的特征之一,也是康復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各領域專業人員根據專業需求,設計不同的評估內容,通過評估可以詳細、準確地掌握老年人的障礙現狀、殘存功能和潛在能力,為設定康復目標、制定康復計劃及配置適老輔具等提供主要參考依據。
功能評估分三個方面:一是單項功能,如感覺、運動、語言、認知等;二是個體功能,即個人綜合能力,如日常生活能力;三是社會功能,即個人參與社會的能力,如從事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活動等。
功能障礙評估是依據醫療機構醫師的診斷證明,對老年人功能障礙者的功能狀況進行全面綜合地分析,確定功能障礙類別、功能障礙程度及殘存功能等,為老年人配置適老輔具制定合理方案的一種手段。
功能障礙評估的種類較多,如視力功能障礙、聽力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智力功能障礙、心肺功能障礙等,每種功能障礙均有相應的臨床評估標準。
障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1)形態功能障礙。表現在人體外觀形態結構上,如肢體截肢、缺肢、短肢、肢體不等長及肢體畸形等;(2)能力低下障礙。表現在個人綜合能力上,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學習工作能力、行為控制能力等;(3)社會因素障礙。表現在個人參與社會活動和社會團體活動的能力。
功能障礙評估強調身體的每個功能區,視、聽、語、智力、肢體、平衡、關節、心、肺、肝、腎等均有其專業性臨床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均應由臨床醫生鑒定。
1.了解個體基本信息。對老年人個體身體功能狀況的資料收集整理,如病史發展、醫療診斷、功能障礙分類、障礙程度分級等,為身體、功能障礙前后變化狀態和潛能開發等提供基礎性參考依據。
2. 量化身體功能及殘存能力。通過老年人身體和殘存功能測量,為老年人功能障礙分類、障礙程度分級等提供重要的數字化量化依據。
3. 相比正常標準分析功能障礙程度。將每個老年人各種身體功能障礙與相應部位正常指標值進行對比分析,針對差異值,獲取功能障礙程度分析結果。
4. 為制定康復治療目標及選用適老輔具提供依據。功能障礙老年人需要進行臨床診治、康復治療、適老輔具配置、適老輔具使用等方面進行功能狀況改善,評估是為他們提供相關的初始依據。
5. 判定康復治療及適老輔具使用效果提供客觀評定指標。功能障礙評估為康復治療、適老輔具使用等效果評定,提供非主觀因素的評價依據。
6. 為障礙等級劃分標準提供依據。功能障礙評估應按照相關功能部位進行障礙等級劃分,獲取障礙程度差異,其劃分標準應為功能障礙者在生活、學習和娛樂等方面提供可行與否的依據。
適老輔具技術與使用效果評估應包含4個因素: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和活動因素。
1. 個人因素。適老輔具使用效果包含對老年人個體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評價,涉及到老年人個體對自身障礙的評價態度、適老輔具認知態度和使用適老輔具的能力。
2. 環境因素。適老輔具使用效果還包含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評估。其中,自然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環境因素主要涉及到對適老輔具使用環境支持、人文支持和經濟支持等。
3. 技術因素。使用效果評估直接體現了適老輔具科技含量和水平。技術評估因素包括適老輔具適配評估技術、適老輔具研發技術、適老輔具應用材料技術、適老輔具研制工藝、適老輔具操作指導技術和適老輔具維修保養技術等多方面。適配評估是適老輔具服務技術中的軟技術,也是技術產業鏈中的一個基礎鏈。
4. 活動因素。適老輔具技術與使用效果評估應重點體現老年人個人日常活動的能力變化,主要有老年人個人移動能力、室內室外輸送能力、社會環境的活動、生活空間的活動、不良環境的活動、精細操作能力的活動以及其他各種狀態下的活動。
適老輔助技術的發展應伴隨著現代養老護理事業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兩者之間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