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127)
WANG Cai-xia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127, China)
在《物流倉儲管理》課程中使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教學法,教學開展成功與否,項目的確定至關重要。項目要以典型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為中心,具有開放性、實踐性、職業性的特點。通過對物流企業倉儲類崗位進行充分調研,確定課程面向的職業崗位群;通過分析倉儲工作流程和一線工作崗位操作技能要求以及崗位素質要求,確定工作任務,以典型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為中心設置課程內容,學生在完成具體工作任務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掌握實踐技能的同時也構建起理論知識體系,形成職業能力。
《物流倉儲管理》的前導課程有《物流管理基礎》、《物流設備與信息技術》、《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基礎》等,其中,《物流管理基礎》介紹了物流倉儲的概念與功能,《物流設備與信息技術》介紹了倉儲作業的一些物流設備與信息技術,《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基礎》給學生提供了一些管理學原理與經濟學原理,讓學生具有一些管理思想與成本意識。本課程的后續課程有《配送管理》、《供應鏈管理》、《采購與庫存控制》、《物流綜合實訓》等。仔細分析這些課程及其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他們之間存在一種或包含、或交叉、或延伸、或深化的關系。對《物流倉儲管理》課程內容的設計就是要處理好這種關系,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以及課程內容的不連貫性。
本著開放性原則,以客戶一票貨物進出庫的工作過程為主線,結合企業倉儲作業工作流程,分解教學項目和工作任務。
1.1 根據企業調研,確定工作任務(如表1 所示)。
1.2 以典型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為中心設置課程內容,整個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如表2 所示。
(1) 掌握入庫作業流程。(2) 熟知入庫準備工作的工作內容及要求。(3) 掌握貨物接運的要求及貨物驗收的方法及要求。(4) 掌握貨位分配的方法。(5) 熟知庫內商品養護的方法及苫墊的方法與要求。(6) 掌握盤點的方法及盤點差異處理的方法。(7) 掌握出庫作業流程。(8) 掌握訂單有效性分析和客戶優先權分析的方法。(9) 掌握揀選的方法及作業流程。(10) 掌握配貨的方法及出庫檢查的要求。

表1

表2
(1) 能夠完成貨物接運及驗收等理貨工作,會填寫驗收單等相關單證。(2) 對于驗收出現的問題商品,知道怎么處理。(3) 能夠完成貨物入庫交接工作,會填寫相應的入庫單等單證。(4) 能夠正確地進行貨位分配。(5) 針對不同的物品,能夠采取合理的物品保管措施和養護措施進行防護物品,會使用溫度計等工具,會觀察倉庫的溫濕度,并做出通風、采光、墊垛等合理決策。(6) 能夠完成盤點工作,會填寫盤點單等單證,對于盤點差異,知道如何處理。(7) 對出庫資料進行審核時,對于問題訂單,知道如何處理。(8) 能夠完成貨物揀選工作。(9) 能夠完成移庫工作,會填寫移庫單等相關單證。(10) 能夠完成出庫月臺配貨、檢查、打包等出庫理貨工作,會填寫出庫單等相關單證。
(1) 具有組織貨物入庫的工作能力。(2) 具有處理退貨的工作能力。(3) 具有組織在庫貨物保管的工作能力。(4) 具有組織貨物出庫、移庫的工作能力。(5) 具有填寫驗收單、入庫單、退貨單、出庫單、盤點單、移庫單等單證填寫的工作能力。(6) 熟練使用OA 軟件進行文檔的處理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7) 具有物流倉儲作業安全生產的思維判斷和處理安全隱患的能力。(8) 具有優化倉儲作業流程的持續改進能力。
(1) 任勞任怨,竭盡所能達成任務,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2) 團結協作,培養團隊意識及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3) 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公文寫作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具備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力。(4) 服從工作安排,勤勉誠懇,注重個人舉止,維護公司形象,具備樂觀進取的精神面貌。(5) 異常事故的處理能力,具有適應環境開拓創新的能力。(6) 能夠系統化地組織和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來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具備“客戶就是上帝”的物流服務意識。
(1) 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2) 要有6S 管理的意識和具備6S 的素質。(3) 培養一定的物流倉儲作業生產的安全意識,工作細致認真的態度。(4) 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規意識。(5) 作為倉管員必須具備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火防盜意識。(6) 培養節約環保的綠色物流倉儲作業意識和成本意識。(7) 要有物流倉儲服務態度意識和追求效率的意識。
教學方法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達到課程設定的教學目標。該課程采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宜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講練結合、師生互動、反復演練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主講教師通過設置一個真實的工作任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任務的解決有可能使學生更主動、更廣泛地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分析并解決當前問題,問題的解決為新舊知識的銜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臺,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建構知識。
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設計靈活多樣、淺顯易懂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師進行啟發式總結。這樣,學生對所要掌握的內容會更易接受。
主講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注重講一些企業的事例,另外在課后布置的復習思考題中,必須有相關的案例分析題,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案例思考將所學知識及時與實際情況聯系起來。
現場組織流程實訓教學與練習時,適宜采用分組加角色模擬的方法進行,每個組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組長的帶領下協作分工,共同完成實踐任務。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還有利于他們了解企業是如何分工開展工作的。
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先進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采用多媒體教室進行理論教學和物流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以及帶領學生到校企合作的物流公司進行參觀實訓和頂崗實訓,使教學效果不斷改善和提高。
學院把該課程的教學課件共享到大學城空間,以便學生課后強化掌握相關教學內容。同時,在大學城空間還共享了很多輔助性教學資源,教學輔助資源主要包括視頻錄像和大量圖片,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倉儲出入庫作業操作,可以達到使學生親臨生產現場的效果,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
為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能力,對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進行動態管理,隨著學院實踐教學條件的改善而不斷完善和修改,增加了實訓課時,使學生有更多實踐機會。
《物流倉儲管理》課程考核由課堂平時表現、課堂任務完成考核、實踐教學考核及期末考試成績四大項目組成,課程總成績為各項目百分比換算之和。
(1) 課堂平時表現,占10%。其中課堂考勤、學習態度占5%,課堂知識問答占5%。
(2) 課堂任務完成考核,占20%。由于《物流倉儲管理》課程采用任務驅動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每一個學習單元都是在一個工作任務的驅動下進行的,所以驅動任務的完成情況體現了學生對相應工作任務的掌握程度。
(3) 實踐教學考核,占40%。實踐教學通常都是在物流實訓室進行的入庫全流程模式操作實訓、出庫全流程模擬操作實訓,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通過“模擬+實戰”的訓練方式,讓學生迅速掌握倉儲作業的核心技能。考核標準為:流程是否熟練,占12%;動作是否規范,占8%;設備操作是否熟練,占12%;職業素養,占4%;6s,占4%。
(4) 期末考試成績,占30%。授課的重點內容作為考試內容,對于題型的設計,盡量縮小或取消記憶性的填空等題型,加大了靈活性較強的主觀題型的比例,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
總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物流倉儲管理》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工作崗位,了解工作崗位的業務流程,掌握工作崗位的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并且培養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的持續發展能力。
[1] 孟鑫. 《倉儲管理》課程改革的工學結合原則[J]. 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1(6):76-77.
[2] 代湘榮. 高職“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實施探討——以《現代倉儲管理》課程為例[J]. 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2):27-29.
[3] 梁艷波,李鵬.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倉儲管理課程內容構建[J]. 商業經濟,2014(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