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艷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信信息中心,北京 100713
安全生產新常態下網絡輿情工作擺位及應用
趙 艷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信信息中心,北京 100713
本文聚焦于安全生產新常態下,網絡輿情工作擺位及主要監測方向、目標、任務、機制規范的探討。重點解析輿情工作思路調整與轉變,有利于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網絡輿情綜合服務體系、服務方式和服務能力。
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擺位;應用
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后,安全生產工作緊密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轉軌進入新常態發展。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作為有力推進領導妥善進行安全生產決策,加強政府信息公開,高效開展安全生產新聞宣傳活動、科學實施網絡輿論引導管理的重要舉措和必要信息技術支撐,應與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
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從頂層設計層面主動適應安全生產新常態,進行新擺位、新謀劃、新思考,努力構建輿情工作新常態。
1.1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的核心職責和立身之本。輿情工作始終圍繞安全生產中心工作,“想高層領導所想、急安全生產所需”,以不斷優化安全生產輿情工作、提升安全生產宣教水平與輿情應對處置引導能力為宗旨,進一步明確輿情角色功能定位與服務責任要求,集中精力抓好重點工作,做到服從全局、服務全局,努力形成合力,實現輿情工作與安全生產工作協調統一有序發展。
1.2 服務決策、推進發展
服務領導決策、推進穩定發展是網絡輿情工作實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有力抓手和關鍵載體。深化發揮輿情聯系群眾、匯聚民意、增進互動交往的橋梁作用。突出重點,把握熱點,找準難點,深入分析網絡輿情走勢,主動研究一些政策性、導向性問題,加大輿情分析研判力度,從輿情角度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對策建議,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科學決策機制,提高安全生產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增強安全生產工作服務意識、安全監管監察服務能力和效果。
1.3 服務基層、深化落實
網絡輿情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重點體現在基層、落實在基層。堅持“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將重點應放在最具全局性、領導最關心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的監督落實上,放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督查落實上。深度開發應用安全生產輿情信息技術,建設完善安全生產大輿情體系,著力為安全生產領域各層級、各部門、各主體提供更廣泛、綜合、立體化的輿情服務,有效推動決策順利實施,使問題及時得到反饋、解決,
明確今后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重點監測方向與任務,確保在重大事件、重要時段、重點工作的各個環節,提供有針對性的、“雪中送炭”式的輿情分析服務。
第一,緊密圍繞安全生產中心工作大局,進一步強化對安全生產重大工作部署、重要會議、重要政策措施出臺、重大活動事件等的輿論反饋。
第二,重點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工作精神、指導要求與決策部署,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重點論述。
第三,重點關注煤礦、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的新聞報道,特別是相關事故、事件的評論觀點,并根據安全生產季節性特點,對相關領域高發、易發事故進行關注與預警。
第四,堅持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把過去的事故當成今天的事故,把小事故當成大事故,把隱患當成事故的理念,重點關注國外安全生產行業領域有一定典型性意義和輿論影響的重大及以上事故,國內有典型意義和警示教育作用的輿論影響較大事故、重大涉險事件,媒體曝光的安全生產隱患、事故苗頭、未及時發現整改的問題、事故瞞報漏報遲報、職業健康危機等負面信息。
第五,重點關注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基層工作與先進人物報道。加大反映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及其成效。
第六,重點關注在經濟形勢多變的當下,可能影響安全生產的人(如腐敗問題)、機(如采購保養失職問題)、環境(如地理環境對安全生產影響)等方面信息。
1944年8月,國民黨六大召開前后,王子壯對于二陳辦黨,曾有過這樣一段評價:“二位陳先生以往十余年之政績如何,固人所共知,其理論不足以號召黨人,其態度則不免于偏狹,其最優之點不過忠實努力,能為蔣先生造成黨內之一系干部而已。由今日環境以觀,蔣先生既為全國之公認領袖,宜在理論的統率,統一的教導,此正二陳之最不擅長者?!?其中特別提出二陳在黨的理論宣導上的無能,排除派系批判的色彩,或亦能反映一部分事實。
第七,重點關注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機構改革,簡政放權,提高政府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加大信息公開與財務審計透明力度等方面信息。特別注意及時監測反映涉及到安全監管監察人員、機構、機制等的信息。
第八,重點關注圍繞安全生產行業發展、安全生產科技提升、安全生產格局定位等衍生出的一系列安全生產周邊話題。
第九,重點關注國內外其他行業領域、系統部門進行安全規劃、安全管理、安全運維、安全評價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理念。
第十,重點體現專業媒體、業內專家和一些有思想的理性網民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言論與創新觀點。加大反映民眾在安全文化宣傳、知識普及中的困惑、疑問和誤解,為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提供線索。
進一步規范建設健全網絡輿情工作機制、體系是將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頂層設計理念落地生根的必要階段和關鍵步驟。
3.1 進一步提升專題輿情監測分析水平
通過合理、有效的組織分工,實施“定崗、定人、定責”的信息監測分析方案,科學落實人機7*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從信息的監測分析、監測時間段分配與銜接、數據統計歸類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細化、標準化,以加強對專題輿情的持續跟蹤監測與匯總分析,力求最大限度的實現無縫化閉環運作管理,做到無論是在任務交接、人員輪轉,還是具體執行監測分析任務等方面都保持高度的前后一致、連貫有序,確保零誤差。
3.2 探索創新外媒信息監測分析機制
3.3 開展安全生產行業領域網絡輿情工作規范研究
為深化發展輿情綜合應用服務,在充分借鑒吸收其他行業輿情監測分析業務發展成果和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從全流程、全系統、全人員管理的高度統一研究安全生產行業領域網絡輿情工作行業標準、指導思想、實施規范、要求細則等,為今后整合統籌全國安全生產大輿情建設做好技術與理論儲備。
3.4 開展安全生產大輿情體系建設
針對目前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對上服務能力強,對下服務能力弱;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對于輿情工作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未能形成“全國一盤棋”的輿情工作格局,應努力圍繞安全生產新常態、新要求,加強安全生產大輿情體系建設。繼續深化對全國安全生產網絡輿情整體性、系統性、聯動性與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研究,按照各地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開展的情況和具體實際,推行輿情試點,在試點過程中逐步探索成熟高效的合作模式和市場拓展模式。借助主流新媒體與其他輿情技術力量,加大對安全生產系統新聞發言人、安全生產記者和通訊員、網絡評論員等的專業培訓力度,努力培養一支“日常工作用得上、重大事件頂得上、關鍵時刻靠得上”的輿情工作力量。
充分利用大數據集成分析、云計算與云存儲、信息可視化、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手段和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探索開發安全生產網絡輿情信息高效轉化及綜合利用價值,建立安全生產輿情信息案例庫,建設發展安全生產輿情創新應用工作研究機制體系,實現對安全監管監察工作最有效的技術支撐保障。
4.1 堅持市場導向,改革創新引領
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打破行業性、區域性和經營性壁壘,加快吸收轉化其他輿情監測分析服務機構的先進經驗、成果、理念,在安全生產行業領域推廣運用自主研發的安全生產網絡輿情監測分析服務標準體系,通過試點示范、引入第三方服務等手段,創新合作服務模式,切實激發和提升安全生產網絡輿情監測分析技術服務的核心競爭力與內生動力。
4.2 堅持產用互動,協調發展
全面深化網絡輿情信息技術在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行業領域的深度應用,促進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管理水平和質量效益的雙重提升;增強新媒體輿論環境下安全生產工作應對網絡問政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實現網絡輿情信息技術應用與安全科學發展的融合互動、協調發展。
4.3 堅持多方參與,協力推進
在嚴格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工作總體發展思路和規劃部署的基礎上,加強與國務院信息辦、新聞辦、其他相關部委、信息管理機構、研究院校單位、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等的溝通交流、合作聯系,創新輿情工作機制,以己之所需,采眾家之長,全面統籌協調、合理發揮利用,著力構建多方參與、緊密配合、協力推進的安全生產網絡輿情創新發展體系。
安全生產新常態下,網絡輿情工作應持之以恒做好技術與信息支撐保障服務,加快自適應調整轉變,加大改革創新發展,最大限度確保創新成果及轉化應用能及時有效地體現到日常輿情監測分析工作中來。不僅在輿情信息監測方面日臻完善,還能進一步增強輿情監測分析研判能力,加強輿情成果展現可視化、具象化、直觀化技術應用,做到安全生產網絡輿情信息服務有據可查、有根可溯,有本可依,最終實現安全生產網絡輿情線上線下應急處置與保障服務協調有序聯動。
[1]喻國明.中國社會輿情年度報告(2012).人民日報出版社.
[2]邵培仁,等.媒介輿論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3]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局.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理論與實務.學習出版社.
G2
A
1674-6708(2015)150-0199-02
趙艷,中級職稱,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生產網絡輿情監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