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21/ 第04版面/新聞背景 /作者: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本報特約記者 宋可
在服刑3年后,印度新德里一名20歲的“年輕人”于20日獲釋。但等待他的不是寬恕與新生,而是新一波的爭議。該“年輕人”就是2012年新德里“黑公交”輪奸案中最年輕的罪犯,那年他只有17歲。
近年來印度強奸案屢有發(fā)生,但3年前的“黑公交”輪奸案震驚世界。2012年12月16日晚,新德里一名23歲的女大學生與男朋友看完電影后準備回家,但誤上“黑公交”。女學生被6名男子輪奸與毆打,最后與其男友一同被剝光衣服扔下汽車,被輪奸的女大學生在搶救13天后不治身亡。警方此后將6名嫌犯抓獲,其中4人被判死刑,1人在獄中自殺,而這名“年輕人”由于案發(fā)時尚未成年,根據(jù)印度法律,被判3年監(jiān)禁,其姓名也從未公開。這一判決曾引發(fā)受害者家屬和抗議者的憤怒,認為該判決過于寬松。
3年已過,牢獄生活能否馴服一頭“怪獸”?這是印度各界近期熱議的話題。在新德里高等法院18日宣布“年輕人”監(jiān)禁期滿時,抗議其釋放的浪潮更加澎湃。“罪犯贏了,”受害女生的母親阿莎·辛格在法院的決定宣布后說,“我們3年來的努力失敗了,我們感到非常失望。”
據(jù)《印度時報》20日報道,印度民政部聯(lián)合部長凱恩·瑞吉表示,新德里高院在日前的當庭質(zhì)詢中已接到來自中央政府“暫緩釋放”的意見,也收到了印度婦女委員會“暫緩釋放”的請愿書,但實際結果是該“年輕人”已于關押時間到期后被送往秘密居住地,該居所由某民間團體提供,這名“年輕人”之后將接受進一步的職業(yè)培訓。
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是否太輕,對這類“少年犯”入罪年齡的起點應否提前,這些法理上的討論一直是印度社會辯論的焦點。印度媒體報道稱,以該“年輕人”為名的刑法補充條款已獲得印度下議院的批準,但印度上議院對此態(tài)度仍不明朗,這使得人們對少年犯罪仍然憂慮深重。
據(jù)報道,該案受害女生的家屬原本要于20日在印度門舉行抗議,但未獲批準,后又在近40名學生的協(xié)助下提前一天啟動了游行示威。他們宣稱,“這名罪犯的所作所為絕不是一名‘年輕人’能做得出來的。”20日,抗議者聚集在最高法院門外,受害女生的父母也在抗議隊伍中,但隨后被警方帶走,此舉遭到印度民眾的聲討。一名網(wǎng)民寫道:“罪犯什么權利都有,為何受害者父母連抗議的權利都被剝奪?”
盡管抗議者反對釋放“年輕人”,但也有人希望他出獄。“他在這生活時是個好孩子,是新德里讓他變成了‘怪獸’”,《印度教徒報》20日援引一名與“年輕人”同村的60歲老人的話說。他稱這個孩子很早就離開了家,如果他一直生活在村里,他會是個好人。如果他現(xiàn)在能回來,那也完全沒有問題。該報稱,“年輕人”的家在一個貧困的村落中,他父親有精神障礙,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家中只有母親在工作,但也被不斷的來訪攪得不得安寧。母親目前唯一的希望是“年輕人”能回來,“他在新德里時還能給家寄錢,但犯案后就再沒寄過,如今要是能回來,至少能給家里掙口飯吃。”▲
環(huán)球時報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