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長海 夏今強 齊軍
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樹脂廠是中國石油最大的ABS生產基地,年生能力60萬噸。2013年年底以來,面對ABS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產品質量飽受詬病、企業巨額虧損、生存發展面臨危機等諸多不利局面,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工廠上下同心、立下恒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子成員擰成一股繩、基層單位合成一個音,堅持做中國最好的ABS最高利益不動搖,堅持以質量攻關為牽動不懈怠,堅持產銷研一體化不偏離,全面實施精細化、自主化、合規化管理,實現了由虧損最多到減虧幅度最大再到基本實現盈利的跨越。
面對ABS存在雜質多、色差大、沖擊強度和熔融指數有波動,新建裝置面臨限負荷生產甚至被迫關停的窘境,工廠領導班子深刻地認識到產品質量已經成為制約工廠生死存亡的關鍵。為此,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用戶滿意為標準,以ABS研發中心為技術支撐,結合熟、細、韌的總體要求,開展了以降低雜質、改善外觀為核心的ABS質量四大攻堅戰,產品質量得到根本性轉變,雜質大幅降低,白度提高,色差穩定,產品質量實現“零”投訴。高端產品的生產,由精心挑選、擇機生產轉為隨時組織生產。
發揮ABS研發中心作用,打贏雜質來源渠道攻堅戰。攻關期間,ABS研發中心模擬大裝置生產過程,進行300余次ABS膠乳凝聚模擬實驗,200余次聚合、混煉小試實驗,獲得實驗數據3000多個。一是弄清了雜質是什么,主要是高溫導致的聚合物碳化,其余為灰塵、鐵銹等外來雜質;二是剖析了雜質的組成,主要由紅色和黑色雜質組成,紅色雜質多為聚合物,黑色雜質多為外來雜質;三是摸清了雜質是哪來的,通過倒推的方法,查找出雜質的來源主要為粉料、SAN、化學品和環境。

合成樹脂廠DCS操作人員正在認真控制工藝參數
優化調整生產工藝,打贏降低過程雜質攻堅戰。堅持問題導向,日通報影響產品質量的瓶頸問題,加大督辦力度,解決工藝、設備等關鍵問題100多項。堅持目標導向,瞄準121H質量標準,以ABS研發中心小試數據為基礎,突破原有工藝指標限制,調整干燥器溫度等工藝控制指標22項,特別是通過反復實驗,逐漸降低一、三裝置干燥器溫度,并將干燥器入口風門開度降下來,解決了局部粉料因停留時間過長易老化變質的問題。采用新工藝,使用新溶劑,提高了SAN單元清洗效果。優化工藝參數、調整配方1200余次,優化聚合溫度等工藝條件90項,細化擠出機模頭清理等定期工作53項,極大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雜質。
提升管控原料助劑標準,打贏管控外來雜質攻堅戰。科學研究并統一分析方法,提高原料、26種助劑質量標準。按照新質量規范,管控原料助劑的質量標準,提升了硫酸的標準等級,召開供應商大會,約談重點助劑供應商,并對其生產現場進行聯合審核,在工廠紀委監督下對助劑進行不定期、多次多品種質量抽檢,形成了震懾作用。在提升和規范標準過程中,制作粉料壓片2萬個以上,SAN料、ABS成品打板20萬余個,為降低ABS雜質提供了數據支持。
完善設備設施,打贏堵住雜質進入系統攻堅戰。嘗試運用新技術,提高設備穩定運行的效果,組織凝聚攪拌器、SAN破碎等20項設備技術改進。增設SAN精密過濾器、硫酸進料罐等設備,完善了80臺(套)風送系統過濾器等100項設備設施;改進蒸汽、真空管線等31項設施,有效地阻止、隔離了外部雜質進入系統。
面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內需求不旺、ABS市場供大于求,而吉化ABS增量是原來的兩倍之多、同質化傾向嚴重,如不能“虎口奪食”,裝置就面臨停產的境地,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工廠創新“產銷研”協同機制,開發新產品、走訪大用戶、強化技術服務,拓展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縮小了新老產品市場價差,2014年增產的10萬多噸、2015年1~4月增產的數萬噸ABS全部投放市場,實現產銷兩旺。
通過開發新產品搶占目標市場。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整合ABS研發力量,成立ABS研發中心,以“服務工廠、服務市場、服務發展”為定位,以“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研發適銷對路新產品”為目標,初步形成了“市場引領科研、科研支撐市場,科研指導生產、生產推動科研,需求引導生產、生產滿足需求”的“產銷研”協同創新機制。為搶占高端市場,工廠實行研發、管理和操作人員三結合,成功開發并批量生產了雜質含量低、色度指標好、高抗沖擊的0215H產品,打入了白色家電高端市場。實施“專供專銷、量身定制”模式,相繼開發了玩具料0215E、摩配專用料PT151、鞋跟料H816、高光黑色料3070H等專用料產品,實現批量專供,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通過走訪大客戶拓展目標市場。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銷售大區和大用戶的市場開發,先后帶隊走訪銷售公司和大用戶10余次,進一步拓展了ABS產品市場;邀請三大銷售公司總經理以及20余家大客戶來訪,加深理解、溝通需求,增強對吉林石化ABS產品的信心;持續鞏固主要市場,探索開發華北、西南、東北和東南亞新市場,做推介報告50余場次,走訪各大區40余次,走訪用戶和經銷商200余家。
通過強化技術服務鞏固目標市場。成立售后服務技術團隊,一年多來,圍繞技術服務、技術對標、技術培訓等工作,累計走訪用戶40余次,交流、服務用戶300余家。成立市場服務部門,每個銷售大區設置一名市場開發與技術服務專職人員(兼職研發業務),其他兼職人員根據所涉及的科研項目和產品品種,參與市場開發和技術服務。設置技術服務專線電話,對用戶技術需求和質量問題以最快的速度解答。開展技術培訓,派專人對各銷售大區及其分公司、經銷商進行技術培訓,增強了大區和經銷商對吉林石化ABS產品的認知,提高經銷商技術服務能力。
面對兩套新裝置剛投產、老裝置故障率高的現實,要實現三套裝置優化運行,安全是前提、平穩是關鍵、設備是基礎,工廠不斷深挖裝置潛能,向安穩運行、提升產能和節能降耗要效益,實現效益最大化。三套裝置全部滿負荷運行,物耗、能耗創歷史最低。2015年一舉結束了虧損局面,1~7月份賬面連續實現盈利。
從嚴從實從細管控安全環保,確保無事故。堅持紅線不能碰、底線不能越,把貫徹新《安全生產法》和新《環境保護法》作為履行責任的第一要務,嚴格執行“退守”和“叫停”制度,強化現場受控管理,優選監護人,提高監護人整體責任意識,守住作業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月評最佳監護人,給予適當獎勵。堅持從現場實際出發,合理放權給班長,推行關鍵操作、檢維修項目科室跟蹤、車間跟班升級管理制度。堅持安技裝備等同關鍵設備管理,確保時時完好。堅持“超標排放就是違法”的理念,對40余個環保數據實行日通報、周講評、月考核,對廢水排放執行更嚴格的標準,工廠內控COD濃度指標1500mg/L。強化環保點源治理,確定42個控制點,制定清膠破乳等92項措施,確保“三廢”達標排放,對超標排放零容忍。深化“三違”記分管理,“無事故車間”考核與“三違”記分掛鉤,加強車間自主管理,督促班組長對“三違”行為的檢查,實行班組成員“三違”相互連帶,持續提升基層團隊反“三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六源”入手夯實設備設施基礎,確保穩產。積極開展尋找“六源”(故障源、缺陷源、危險源、污染源、浪費源、清掃困難源)活動,持續降低機電儀設備故障率,由崗位人員“看”設備向儀表自動“控”設備轉變。以創建“標準化裝置和崗位”活動為載體,不斷消除“低老壞”問題,提高設備完好率。徹底扭轉“設備能轉就行,不出事就行”的慣性思維,實施預知性檢修、可靠性維護,使自控率由91.0%提高到98.5%,平穩率由95.05%提高到99.99%,大大降低了設備故障、檢修頻次和安全風險,裝置平穩運行上了新臺階。
敢于突破自我創新改進設備,確保高產。打破固有思維定式,通過技術創新,PBL反應釜增設刮板,提高運行控制效果,將反應批次由25批延長到50批以上。實施18萬噸ABS裝置擠出機減速機和喂料器控制系統國產化改造,擺脫了進口設備備品備件受制于人的局面,F線負荷持續提高,有效提高了18萬噸裝置運行水平,一凝聚干燥系統負荷也有所提高。2015年上半年,一裝置月產量突破16800噸,二裝置月產量19500噸刷新紀錄,三裝置月產也達到17700噸。

合成樹脂廠干部員工一起研究降低SAN單元重組分排放
吃干榨凈挖地三尺,確保低成本。千方百計降低原料消耗,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丁二烯回收由低價外銷轉為全部回用,提高了丁二烯綜合利用率。實施SAN重組分排放減量優化,重組分產生率不斷降低。通過回兌回收料、延長清洗周期、用過渡料生產專用特色產品等,實現固體廢料率降低0.4個百分點。千方百計降低能源消耗,實施重組分部分替代天然氣、冰機系統并網、循環水場優化運行、采暖系統優化等10余項措施,節約天然氣、水、電、汽。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動力二廠的脫鹽水富余能力,停用技術落后、規模小、成本高的脫鹽水站。1SAN、2SAN冰機由2臺改1臺運行,3-6SAN冰機由3臺改2臺運行,新循環水場水泵由“兩開一備”改為“一開兩備”。隨時調整伴熱、采暖蒸汽、熱水壓力和流量,新區熱水減少近一半,新老區采暖伴熱蒸汽也有所降低。千方百計降低助劑價格,推進助劑公開招標、進口助劑國產化,充分利用助劑的市場資源,大幅降低助劑采購價格,亞磷酸酯和有的助劑降價超過1萬元以上,實現了6種進口助劑國產化。
面對員工來源多樣化、年齡結構年輕化、思想觀念多元化的實際,堅持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不斷統一思想,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營造文化育人氛圍,讓思想政治工作提“士氣”、接“地氣”、聚“人氣”、筑“底氣”。
抓好觀念轉變提“士氣”。不斷總結生產實踐經驗,引導全員實現了五大觀念轉變:一是由“重產量輕質量”向“質量就是生命”轉變;二是由“只注重安全環保”向“質量效益和安全環保并重”轉變;三是由“以產定銷”向“以銷定產”轉變;四是由“間歇式生產觀念”向“連續化生產理念”轉變;五是由“產品出廠合格”向“以用戶滿意為標準”轉變。同時,堅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理念,引導全員摒棄公司“小廠”思維,樹立公司“大廠”意識,激發全員力爭上游的工作干勁。
強化教育引領接“地氣”。堅持形勢任務教育的全員性、遞進式、全方位和多層次原則,開展“三講三看三增強”形勢任務教育,即講危機看挑戰、增強憂患意識,講優勢看機遇、增強質量意識,講任務看前景、增強責任意識;開展“做中國最好的ABS”形勢任務教育,廠領導深入基層,為一線員工講形勢、說任務。64名中層干部深入103個班組,開展形勢任務集中宣講。通過形勢任務教育的有效開展,把工廠在成本、市場、產業鏈、專業管理、科研開發方面的五大優勢說清講透,用算賬對比的方法,把能夠完成全年艱巨生產任務的道理說細講明,從而增強員工實現全年減虧增效目標的自信心和工作積極性。
改進工作作風聚“人氣”。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牽動,全面轉變各級干部工作作風,為員工做榜樣、樹標桿。廠領導以身作則轉“四風”,團結一心抓管理,從嚴從實做工作,堅持“走動式”管理,帶頭加班加點開展質量攻關,功夫下在現場、眼睛盯在現場、帶隊跑前沿市場,溝通大區銷售和客戶,開拓產品銷路。各級黨員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的多了,工作執行力持續提升。質量攻關期間,攻關例會、專題會常態化,并迅速形成“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雙向全員參與的攻堅模式,各級干部早上7點到崗,晚上9、10點鐘下班,有時甚至通宵,個人獻工每月最多者達200小時,攻關不是“三分鐘熱血”而是堅持不懈,自2013年12月12日開始,天天攻關,至今仍未間斷。同時,工廠堅持激勵約束機制,收入分配向生產一線、關鍵崗位傾斜,向工作業績突出、效益貢獻大的員工傾斜,每月拿出一部分獎金,重獎質量攻關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真正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
堅持鑄魂育人筑“底氣”。以“傳承‘登天精神’,做中國最好的ABS”為文化核心,圍繞安全生產和質量效益中心工作,全力打造“品牌”文化,不斷發揮“品牌”文化勵志、聚心、鑄魂作用。以領跑國內ABS行業,向更高目標邁進為動力,提煉了“品質最好,質量最穩”等9方面做中國最好的ABS的內涵。認清了做中國最好的ABS,是員工的“飯碗子”工程、是工廠的發展工程、是吉林石化的重點工程、是國有企業的爭氣工程。明確了吉林石化ABS的品牌定位,分層次制訂了管理者、參謀者、執行者和服務者的行為規范,提出了隊伍、品牌、管理、服務、廠容等5個形象標準和員工禮儀規范,讓文化理念“固化”于制。抓好員工培訓,以科級干部大講堂、培訓小課堂為主要形式,逐步實現科級干部、專業技術人員懂技術、會管理,技能操作人員懂流程、會操作;強化一線員工培訓,以值班長、班長、技師為講師,抓好裝置開停車、定期操作等技能培訓,不斷筑牢員工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