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權法律屬性分析

2015-12-21 01:31:14謝登科
求是學刊 2015年6期

摘 要:我國司法實務部門自生自發開展的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為環境權理論研究和探討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環境犯罪刑事和解在理論基礎、被害人確定、賠償范圍等方面不可避免涉及環境權問題。“環境權利說”、“環境法益說”和“環境義務說”三種理論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運用各有利弊,但“環境權利說”更能有效適應我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的司法實踐。因此,有必要以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為視角,區分抽象環境權和具體環境權,從主體、客體、內容和性質等方面反思、重構環境權理論。

關鍵詞:環境權;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權利本位;義務本位;法益

作者簡介:謝登科,男,法學博士,吉林大學法學院講師,從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刑事簡易程序實證研究”,項目編號:11BFX111;黑龍江省社科研究規劃項目“刑事判決說理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3C062;吉林大學廉政建設專項研究課題“紀檢監察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4LZY017

中圖分類號:D91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504(2015)06-0077-08

一、問題的提出

工業化、城市化促進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如犯罪增加、貧富分化之類的社會問題,環境污染亦是其中之一。這為環境權這一新興權利的誕生提供了契機。但環境問題并不必然產生環境權,如果以人格權、財產權、相鄰權等為主要內容的傳統權利譜系具有足夠張力,能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理論支撐,則環境權難有獨立生存空間。但從現實表現來看,上述權利并不具備此種張力。在這種背景下,環境權應運而生。隨著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和環境法制日臻完備,環境權亦成為法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理論界和實務界對環境權的爭論歷久彌新。1但對環境權理論的探討多在憲法、民法、環境法、經濟法等語境展開,鮮有學者從刑事法角度思考環境權問題。對于環境問題解決多主張借鑒、移植西方發達國家環境權理論,比如“環境公共財產理論”、“環境公共信托理論”等。上述語境和視角無疑具有合理性,但理論源于實踐,環境權亦不例外。如果對中國環境法制的運行給予積極關注,就會發現環境權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并不局限于民事領域,其在刑事司法領域可能更為活躍。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因環境污染侵害財產權、人身權而引發的侵權訴訟很多,但在此類訴訟中環境侵害僅是媒介,最終仍是尋求對財產權、人身權等傳統權利的救濟,而非對環境權的救濟。真正能反映環境權問題的公益訴訟在我國寥寥無幾。有報道稱,2000年至2013年十余年間,全國環境公益訴訟總計不到60起。雖然我國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民事公益訴訟,但對公益訴訟的起訴主體予以嚴格限定,只能是“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機關,其職權原則上應與案件所涉公共利益相關。但是,環境公益訴訟的煩瑣性與環境行政執法的便利性形成鮮明對比,這使得行政機關更愿采取行政手段而非司法途徑處理環境問題。而《環境保護法》對提起公益訴訟的“有關組織”予以嚴格限定,將不少環保NGO擋在環境公益訴訟大門之外。因此,若從憲法、民法、經濟法等語境來探討環境權問題,似乎并無太多實踐素材。但在另一個領域——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我國司法部門則自生自發開展了環境權的實踐探索,這為環境權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因此,本文將以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為視角對環境權這一新興權利的法律屬性予以剖析。

二、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環境權問題

在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中,刑法是環境治理不可或缺的途徑。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環境犯罪刑事立法作出重大調整。將第338條“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變更為“污染環境罪”,成立污染環境罪無需犯罪行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人身傷亡的后果,而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即可構成污染環境罪。之前,重大污染事故罪在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將環境利益依附于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等法益,而忽視了環境利益自身的獨立地位。這種立法錯位表明國家在治理環境犯罪中注重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等法益,而忽視了對環境利益本身的關注。《刑法修正案(八)》實現了環境刑法由“人本主義向環境本位的轉變”[1],使得環境利益成為受刑法保護的法益,具有了獨立的刑法價值和意義。我國環境犯罪立法由“人本主義”向“環境本位”的轉變,為環境權在刑事領域的實踐提供了廣闊空間。先看幾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的案例:

案例一:陶某等四人污染環境罪案1

2012年3月,陶某為處理金壇市盛益油脂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益公司)生產污水,讓王某尋找排污地點,王某遂找到沈某用于收購廢油的碼頭,并帶陶某到此處查看后,三人商定通過此碼頭向金壇市薛埠河排放污水。后沈某在王某指使下又找到向某,讓向某駕駛其油罐車將污水運至上述碼頭,由沈某、向某向薛埠河排放。2012年4月至6月間,四人共計向金壇市薛埠河排放生產污水850余噸。金壇市薛埠鎮政府為治理河道污染,共計花費978 000元。后四人被公訴機關提起公訴,指控犯污染環境罪。訴訟過程中,陶某向金壇市薛埠鎮政府賠付900 000元,金壇市薛埠鎮政府向法院出具收款票據和諒解書。法院審理后認定,四被告人違反國家規定,向水體排放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構成污染環境罪。案發后,被告人積極賠償損失,有認罪、悔罪表現,金壇市薛埠鎮政府予以諒解,依法可從輕處罰。

案例二:張某污染環境罪案2

高某經人介紹承包了三個苯罐清洗工程。后高某雇車將從罐中清理出的含苯廢水運往自己的廠子提煉苯,并讓張某負責帶路。2013年7月26日凌晨4時許,在運送過程中,張某買通貨車司機,在高某不知情且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將含苯廢水拉到某養牛場院內,往院內一池子中排放含苯廢水10余噸。池子中的廢液揮發有害氣體造成養牛場職工王甲、王乙中毒住院。后張某用塑料布把廢水表面遮蓋,找來挖掘機將池子填平,并于2013年9月23日到公安機關投案。法院審理后認為,張某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構成污染環境罪。張某案發后,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故從輕處罰。

案例三:張一等三人污染環境罪案1

張一自2008年未經主管部門批準,在自家院內從事電鍍生產,利用鹽酸、硫酸鎳等化學物質電鍍樂器零部件,并雇傭張二、孟某一起生產。其間,三人將電鍍中產生的含重金屬六價鉻和鎳廢水未經處理直接倒入院內的滲井,滲入地下。案發后三被告人給付靜海縣子牙鎮小黃莊村委會污染環境賠償款20 000元。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張一、張二、孟某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排放有毒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構成污染環境罪。三被告人歸案后能如實供述,當庭自愿認罪,具有悔罪表現,積極賠償靜海縣子牙鎮小黃莊村委會,并獲其諒解。故依法對三被告人從輕處罰。

案例四:薛某、李某污染環境罪案2

2013年11月10日,薛某和李某在其作業的油船上裝載柴油時,因違規操作致柴油潑灑。其中部分柴油直接灑入長江中,而另一部分灑在甲板上。薛某和李某沖洗甲板后,未使用船舶污水倉進行收集,直接將柴油和廢水排入長江中,造成柳林洲附近長江水體嚴重污染,導致在此取水的荊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柳林洲水廠取水中斷。事后,薛某、李某自行到公安機關投案。案件審理階段,二被告人所在單位為減輕其職員即薛某、李某罪責,主動繳納排油清污應急搶險費用311 073元,自愿將此款賠付給荊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薛某、李某違反國家規定,向長江中排放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構成污染環境罪。二被告人所在單位主動彌補二被告人犯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獲得被害人諒解,可酌情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

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訴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雙方自愿達成和解,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從寬處理的案件處理方式。[2](P441)雖然,我國《刑事訴訟法》嚴格限定了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但由于該制度所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果,其在實踐中的適用范圍遠大于其法定范圍。《刑事訴訟法》并未規定可在環境犯罪中適用刑事和解,但環境犯罪刑事和解在實踐中卻屢見不鮮。上述四例污染環境罪案件的處理,均符合刑事和解的實質要件。不過,也存在細微區別:第一,賠償主體差異。有些案件中是被告人自行對被害人賠償,而有些則由他人代為賠償。但一般犯罪的刑事和解也允許由他人代被追訴人進行賠償。第二,賠償范圍差異。有些案件中被告人賠償的是被害人所支付環境修復費用,有些案件中被告人賠償的則是被害人因環境污染遭受的人身損害。第三,諒解主體差異。在上述四個案件中,對污染環境犯罪予以諒解的主體各不相同:既有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地方政府,也有經營性質的企業;既有村民自治組織,也有作為公民的自然人。

在環境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既可讓犯罪人和被害人共同商討如何處理環境犯罪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及其對未來的影響,也可讓犯罪人直面自己環境犯罪所產生的嚴重后果,積極承擔責任,恢復因犯罪所侵害的環境。因此,在環境犯罪司法實踐中,刑事和解被屢屢適用。但開展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不可避免涉及環境權理論。

問題一,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的理論基礎。我國刑事和解在本質上是一種刑事司法的“私力合作模式”[3](P1-32),是被追訴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和解,而不是檢察機關與被追訴人之間的和解。這在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我國《刑事訴訟法》僅將刑事和解適用于民間糾紛而引發的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犯罪和除瀆職罪以外的過失犯罪。因此,刑事和解本質上僅涉及對個體或者私人利益的處分,而不是對公共或者國家利益的處分。而作為環境權基礎的環境利益是一種個體或者私人利益,還是公共或者國家利益?不同環境權理論,對于該問題的解答存在分歧。如果認為環境利益是個體或者私人利益1,則在環境犯罪中可適用刑事和解。如果認為環境利益涉及公共或者國家利益2,則答案可能截然不同。如果允許在環境犯罪中適用刑事和解,被追訴人賠償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是基于對環境權的侵犯,還是對環境義務的違反?被害人諒解的權利來源于什么?被害人諒解導致對被追訴人從寬處理的依據是什么?如此等等。上述問題無不觸及環境權理論問題。

問題二,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被害人的確定。開展環境犯罪刑事和解,首先需確定環境犯罪的被害人。在“人本主義”環境刑法觀下,環境犯罪被害人相對容易確定,他們往往是犯罪所侵害的人身、財產權之主體。在“環境本位主義”環境刑法觀下,環境犯罪客體是遭受犯罪侵害的環境法益[4]或者環境權[5](P500-501),但在環境權理論中關于環境權主體的巨大爭議,這直接導致環境犯罪中被害人的不確定性。環境犯罪立法實現從“人本主義”向“環境本位”的轉變后,除了在環境犯罪中遭受人身、財產損失的人可作為環境犯罪的被害人,環境權主體也是環境犯罪中不可或缺的被害人。在上述四個環境污染罪案件中,與被告人進行刑事和解主體分別是鎮政府、公民、村委會、水務公司,上述主體是否都是環境權主體?哪些主體有權獲得環境利益的賠償?這也是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亟待解決的難題。

問題三,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賠償范圍。在刑事和解的實踐運行中,能否獲得賠償是被害人決定是否諒解的重要因素。賠償范圍、數額往往由被追訴人與被害人協商確定,被害人獲得賠償的數額與其遭受的損失大致相當。在“人本主義”環境刑法下,賠償范圍主要包括被害人遭受的人身、財產損失。這些傳統權利的客體相對明確,賠償范圍也比較容易確定。但在環境犯罪中,由于環境權客體的不確定性,使得被害人遭受損害的范圍不易確定。在上述四個污染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當事人根據各不相同的方式來確定損害賠償范圍。

三、不同學說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利弊分析

自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環境權被首次提出并將其作為環境法制的理論基礎[6],理論界的成果可歸納為“兩種路徑三種學說”。“兩種路徑”分別是對環境權的肯定和否定路徑。前者認為傳統權利譜系不足以應對現代社會環境危機,需創設以環境權為核心的環境法律制度。后者則以概念模糊、主體不明確、范圍不確定、對現有法學理論完整性的破壞等為由,對環境權持批判態度,在此基礎上提出“環境權利說”“環境法益說”和“環境義務說”。

(一)環境權利說

“環境權利說”從權利本位出發,將環境利益設置為環境權。該說認為,在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人們無法通過財產權、人格權、相鄰權等傳統權利獲得充分救濟。由此導致環境法這一新興部門法的形成,環境權由此誕生。但“環境權利說”內部學說林立。代表性觀點有“環境私權說”、“環境公益權說”和“綜合環境權說”。

“環境私權說”認為,環境權是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中生存和利用環境資源的權利。該說主張環境權主體是當代人和后代人,客體是整個人類環境整體。環境權是以環境作為權利客體,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基礎上的新型權利。3按照“環境私權說”,環境犯罪侵害了環境權,由于其是公民個人所享有的權益,因此,被害人可就其遭受的環境權益損害與犯罪人之間進行刑事和解。但它也存在缺陷:首先,在犯罪人與特定被害人刑事和解中,特定被害人是否等同于環境權的全部主體,如果不是環境權的全部主體,如何保障其代表性?其次,將環境權視為個人權利,不足以保障被害人在獲得賠償后將該賠償款項用于環境修復或者保護。再次,環境犯罪刑事和解多在被告人與國家環保主管部門或者地方政府之間展開,“環境私權說”亦不能對此提供有效解釋。

“環境公益權說”以批判“環境私權說”而興起。該說認為,各國關于公民環境權的規定僅僅宣揚環保政策和理念,而并非確認權利。環境權主體是公眾,內容是公眾的環境知情權、決策參與權以及公眾訴權。環境權性質是公益性權利、是社會權,而不是私權。1“環境公益權說”能為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多數問題提供理論支撐。實踐中多數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發生在被告人與國家環保主管部門、地方政府或者受國家委托代為行使部分環保職權的組織,其和解權源于其環境管理職權。但該說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運用,可能面臨公共利益不可交易性的困境,理論上需對該問題予以合理解釋。

“綜合環境權說”承認環境權在環境法中的核心地位。該說認為,環境權正朝著主體日益擴大的方向發展,逐步形成了公民環境權、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環境權、國家環境權、人類環境權等種類多樣、內容豐富的環境權體系。[7]“綜合環境權說”對于環境犯罪中的部分問題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比如客觀方面認定標準的把握,法律賦予法人以及其他組織向環境排放廢物的權利,只有超過排放標準、嚴重污染環境才構成犯罪。但該說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運用存在無法克服的缺陷,即被害人的確定問題。按照“綜合環境權說”,環境權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國家和人類。如果將上述主體確定為某一具體環境犯罪的被害人,則被告人對這些不同環境權主體需承擔多重賠償責任或者比例賠償責任。如果采取多重賠償義務,顯然因加重了被告人的賠償責任而顯失公平。如果采取后者,可能產生賠償比例無法確定的難題。

(二)環境法益說

法益,是被法律所保護的生活利益。法益是權利的上位概念,其外延廣于權利。在權利之外,還有非權利法益,有學者將其稱為“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權利與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區別在于:是否進行類型化處理。權利是類型化、體系化的法益,而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則因缺乏相同或者相近特征而無法類型化處理。二者是否作類型化處理的本質差異,決定了其在侵害行為構成要件、損害賠償規則、承擔責任方式等方面的顯著差異。[8]“環境法益說”與“環境法權利說”均承認環境利益是法益,但在是否應對環境法益作類型化處理進而上升為環境權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環境法益說”主張將環境法益作為環境法律制度的核心范疇。[9]該說是在批判環境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認為環境權是“權利泛化”的產物,其必然造成環境法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公民環境法益可分為具體環境法益和抽象環境法益。具體環境法益是那些在實定法上已有所規定但未上升為權利的環境法益。抽象環境法益是實定法應規定而未規定或者規定得非常抽象模糊的具有保護價值的環境法益。[10]“環境法益說”一方面可避免主體需求與客體滿足之間的緊張關系,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環境權”對現有權利譜系所產生的破壞性沖擊。環境法益說對于特定環境問題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比如后代人的環境利益。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之存在不需相關原因證明,因此,該法益享有主體無須具備權利能力,比如對胎兒利益的保護。環境法益亦是如此,對良好環境的需求亦無需任何原因,而該需求不僅存在于當代人,也存在于后代人。

“環境法益說”能有效解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被告人賠償依據、被害人諒解權的來源等問題:賠償源于對環境法益的侵害,諒解權源于其環境法益的主體地位。但該學說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環境權利說”的部分缺陷同樣存在于“環境法益說”,比如主體的局限性、客體的不確定性。其次,權利和未上升為權利的法益是否作類型化處理的本質差異,決定了二者在侵害行為構成要件、損害賠償規則、承擔責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由于“環境法益說”將環境利益視為一種未穿上權利“外衣”而未作類型化處理的法益,其在遭受侵害后獲得救濟所要求的條件更為苛刻。這顯然不符合環境犯罪刑事和解實踐運行狀況,也不利于被害人救濟和環境保護。再次,“環境法益說”有將環境客體泛化的趨勢,存在侵犯傳統權利譜系的危險。“環境法益說”主張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人格利益和財產利益都屬環境法益范疇,但這顯然不符合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的實踐運行。比如在案例二中,王甲、王乙作為被害人主要是基于其人身權遭受污染環境犯罪行為所侵害,雖然被告人污染環境中包含對二被害人環境利益侵害,但環境利益并不等同于人身利益,從本案賠償范圍來看,刑事和解中主要賠償的是被害人因人身損害而遭受的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損失,而并非環境利益損失。“環境法益說”將環境利益客體泛化,顯然侵犯了傳統權利譜系。如果擴大這種趨勢則有可能讓環境法益喪失其獨立空間,導致現有環境刑法由“環境本位”向“人本主義”的倒退。

(三)環境義務說

“環境義務說”從義務本位出發,以批判“環境權利說”而興起。它與“環境權利說”和“環境法益說”價值目標相同,但實現路徑截然相反。“環境義務說”對將權利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提出質疑。該說認為,運用環境權解決污染問題會產生“公地悲劇”效應,導致公民對環境利益自由使用權與對這一公共利益保護目的之沖突。[11]“環境義務說”抓住了“環境權利說”的軟肋,提出以“環境義務本位”來構建環境法律制度。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公地悲劇”效應也初步顯現。比如在案例三中,若遵循“環境權利說”,村委會在獲賠償之后,就有權對該賠償款自由支配,他人無權過問。若村委會不將該款用于環境修復與保護,則有悖于其獲得賠償之目的。但若對該賠償款的用途予以限定,則有悖于權利可自由選擇的本質屬性。“環境義務說”認為要達保護環境之目的,就須對人們的開發利用行為予以限制,這種限制構成人們應當承擔的義務。享有環境利益只表明所有人都可從環境中受益,但受益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對環境分割擁有從而享有權利。環境利益是一種公共利益,公共利益需要每個成員去維護。如果某一行為以公共利益為最終目的,即使其表面上是個體行使權利的行為,其本質已不再是權利,而是對社會共同體所履行的義務。保護環境就等于保護了每個人的利益,而并非僅僅是當代人的利益。所以,對環境的保護既非當代人環境權的行使,也非與后代人環境權相對應的當代人義務之履行,而是對人類整體的責任和義務。

“環境義務說”將環境保護視為人們的職責和義務,有利于強化環境保護。具體到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該說有利于保障被害人將賠償款用于環境保護之目的。但該說也存在自身缺陷,有學者從權利本位出發對“環境義務本位說”進行全面、系統批判。[12]其中,最根本的缺陷在于無法解釋公民承擔某種環境作為或者不作為義務的正當性來源。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環境義務說”無法解釋被告人賠償義務或者被害人獲得賠償權利的來源。對于義務的違反可通過賠償方式獲得救濟,但前提是對權利或者法益造成損害;也可以懲罰方式予以救濟。對于環境義務的違反并不必然意味著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環境義務說”無法為被告人賠償義務和被害人獲得賠償權利提供有效理論支撐。

四、環境權法律屬性反思:以環境犯罪刑事和解為視角

任何理論在復雜多變的社會實踐面前都會有其局限,環境權理論在應對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時亦不例外。根據“兩害相權取其輕”原則,需對不同理論在審慎權衡基礎之上作出合理抉擇。遵循“環境法益說”和“環境義務說”,環境犯罪刑事和解將面臨不可克服的障礙和困境。而“環境權利說”雖有其弊端,但并非不可克服。因此,需要在堅持“環境權利說”的前提下,對其缺陷和批判予以積極改善和回應。

(一)環境權客體:抽象環境利益和具體環境利益

雖然環境權理論觀點林立,但對環境權客體則并無太大分歧。一般認為環境權客體是人類生活、生產的環境,既包括天然環境要素,也包括人為環境要素。不過,前述對環境權客體的分析是理論上高度概括的產物,可將其稱為抽象環境利益。如果單純強調抽象環境利益,必然產生環境利益整體性與環境權利個體性之間的緊張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對環境利益的侵害往往是具體、局部的。比如上述四例環境犯罪案件中,犯罪人對于環境的侵害是著眼于具體水域、地域,然后才由此蔓延開去。對具體環境利益的侵害,是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被告人賠償的理論依據。

客體的差異決定了環境權與其他類型權利區分的必要性。環境權的客體是環境,而諸如財產權、人身權等傳統權利的客體分別是物、行為或者人身。不過,“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環境權是其他權利的基礎”[13]。環境權客體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侵害環境權時很可能對其他權利造成損害,比如因環境污染而損害人身權、財產權。在“環境本位”刑法觀下,環境犯罪的客體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環境權,但其危害后果并不局限于對環境權的侵害。因此,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需根據遭受侵害的具體環境利益來確定被害人。當然,環境犯罪有可能僅僅侵害環境權,也有可能在侵害環境權的同時侵害公民財產、人身權益。這些權利主體也因此而成為環境犯罪的被害人。

有學者認為:“環境權制度設計,其初衷是善意的,但結果卻未必如愿。在沒有環境權的情況下,公民可以健康權、生命權對抗環境污染。在這種對抗中,公民是勝利者。因為在權利位階中,健康權和生命權總是優先的。但將健康權、生命權上升為環境權之后,在面臨同樣危害健康、財產等環境污染行為時,公民則只能以自己環境權與侵犯者相對抗。”[14]上述觀點顯然混淆了環境權與健康權、生命權的客體。雖然環境是人的健康、生命得以存續的前提,但并不等同于人的健康、生命本身。環境權的誕生并不會剝奪公民以財產權等傳統權利對抗環境污染的武器,它在傳統權利之外賦予了環境權主體對抗環境污染的新武器,更加有利于環境保護。在上述四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案例中,有三個是要單純實現對環境權侵害的救濟。

(二)環境權主體:抽象環境權主體和具體環境權主體

環境權主體是環境權理論爭議的焦點問題。客體是確定主體的重要依據,環境權主體亦可分為抽象環境權主體和具體環境權主體。人類環境整體作為抽象的環境利益,其主體是全體人類。但這種抽象的環境權主體具有不確定的特點,因此,它一般體現在各種原則宣言和國家政策之中,僅僅為環境法律制度提供原則性指引。而具體、特定區域的環境利益歸屬,則相對清晰,這些具體環境利益的歸屬者,就是具體環境權主體。對于具體權利主體的確定,應遵循“最佳環境利益”原則,即最能實現環境保護之目的。由于環境利益的公共屬性,將環境權配置給公民個體,可能產生“公地悲劇”效應而不利于環境保護。因此,具體環境權利不宜配置給公民個體。不過,這并不妨礙公民作為人類之一員所享有的抽象環境權利。國家作為特定領域全體公民的代表,享有對環境資源管理權。國家也可將其享有的具體環境權委托其下屬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各級地方政府。特定法人及其他組織可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對特定的具體環境資源享有使用權。

在上述四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案例中,法院分別將鎮政府、公民、村委會、水務公司作為環境犯罪的被害人。案例二中,王甲、王乙作為被害人主要是基于其人身權遭受污染環境犯罪所侵害。而將鎮政府、村委會、水務公司作為被害人則主要是基于對其所有的環境權之侵害。作為環境要素的水、土壤,其主體只能是國家和集體。案例一、三中將鎮政府和村委會列為被害人,主要是因為二者分別是代表國家和集體而享有環境權。而水務公司之所以被列為被害人,是因為它基于國家許可而獲得對特定水域的經營、管理權,它對特定水域享有具體環境權。

(三)環境權的內容和性質

抽象環境權內容是人類所享有的適宜、健康的良好生活環境。抽象環境權的實現需借助于具體環境權。具體環境權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處理權、環境管理權、環境監督權。環境處理權,是國家根據本國國情,采取合適手段和方式,對環境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對危及環境資源的污染進行治理的權利。環境管理權,是國家對本國環境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的權利。國家為了實現這一權利,可通過立法、司法、行政、經濟等手段,干預經濟個體與環境有關的各種行為,從而實現環境保護之目標。環境監督權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國家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授權的部門,對環境質量予以監測,并督促各環境法律關系主體防止污染,改善環境;另一方面,則由國家通過立法賦予公民環境監督權,以督促國家切實履行環境保護職責。環境利益具有公益性,它屬于每個人,而非特定個人。環境利益的公益性決定了環境權的公益性。環境權的公共性決定了其可能產生“公地悲劇”效應,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承擔環保成本,而自己能搭上便車。為解決“公地悲劇”效應,行之有效的辦法就由國家行使環境權。

在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是否存在環境權的公益性與公共利益不可處分性的沖突困境?從抽象環境權來看,環境利益最終歸屬公民。當環境利益遭受侵害后需對其及時補救、修復。環境犯罪刑事和解中,被害人雖是環境權主體,但其所獲賠償是針對遭受侵害的環境利益。賠償目的并不是以交易獲得環境權,而是對侵害環境利益予以修復。對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和解協議,還需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審查其合法性,這亦可保障具有公共屬性的環境利益依法得到保護。在上述四個環境犯罪刑事和解案例中,除了案例二中,對被害人賠償是因被告人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對其人身權的侵害,其他三個案例中,對被害人的賠償都是源于對環境權的侵害。上述被害人對環境保護所承擔的職能,決定了其需承擔對遭受侵害環境的修復工作,能夠將所獲賠償款用于環境保護,從而保障賠償款用途的公益性。

參 考 文 獻

[1] 王勇:《環境犯罪立法: 理念轉換與趨勢前瞻》,載《當代法學》2014年第3期.

[2] 陳光中:《刑事訴訟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 陳瑞華:《刑事訴訟的中國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 李希慧、李冠煜:《環境犯罪客體研究——“環境權說”的堅持與修正》,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5] 陳泉生等:《環境法哲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6] 蔡守秋:《環境權初探》,載《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3期.

[7] 陳泉生:《環境權之辨析》,載《中國法學》1997年第2期.

[8] 孫山:《尋找被遺忘的法益》,載《法律科學》2011年第1期.

[9] 杜健勛:《環境利益: 一個規范性的法律解釋》,載《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年第2期.

[10] 郭英華:《環境權還是環境法益?——權利泛化背景下對環境權的反思》,載《內蒙古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11] 劉衛先:《從“環境權”的司法實踐看環境法的義務本位——以“菲律賓兒童”案為例》,載《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12] 錢大軍:《環境法應當以權利為本位——以義務本位論對權利本位論的批評為討論對象》,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4年第5期.

[13] 呂忠梅:《再論公民環境權》,載《法學研究》2000年第6期.

[14] 徐祥民、張鋒:《質疑公民環境權》,載《法學》2004年第2期.

[責任編輯 李宏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在线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在线看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一级毛片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无码 在线 在线| 激情在线网| 高清码无在线看|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流白浆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不卡网亚洲无码| 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你懂的|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性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yw|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网| 国产精品制服|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