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威+趙建忠
鄂爾多斯市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大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地區。多年來,鄂爾多斯市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取得新成績,邁上新臺階。
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
把培育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經濟作為加快地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立足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稟賦,規劃建設了蒙西、圖克等產業園區,安排了一批能源化工、現代農牧業和旅游文化等產業項目。在全區率先設立了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集中扶持民族特色產業項目和公益性項目建設,累計落實資金2.548億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優先安排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差別化扶持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西部4個少數民族聚居旗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2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090億元,年均增長27%;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4162.18億元。
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社會事業
優先發展民族教育,2005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2.5億元,新建、改擴建各類民族學校41所;設立民族教育專項補助資金,發展民族特色教育,累計落實資金7055萬元;提前兩年對蒙古語授課學生實行15年免費教育;對考取大專及以上院校的鄂爾多斯籍蒙古族在校大學生,每人每年分別給予3000元、5000元、7000元的補助。著力傳承、保護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成功舉辦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大型民族文體活動;實施了一批民族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工程,創作了一批體現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大力扶持民族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蒙醫服務實現市、旗、鄉、村全覆蓋。不斷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社會保障水平,全市蒙古族戶籍人口參加合作醫療個人籌資部分由政府代繳,醫療費用報銷封頂線提高到20萬元;設立少數民族貧困救助金,集中解決特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困難問題。扎實推進蒙古語文工作,在全區率先開發使用了“蒙漢文牌匾網上審核系統”,實現市面用文的法治化、網絡化管理;研發“黨政機關公文蒙譯傳輸系統”,提高了黨政機關公文翻譯效率;實施蒙古文教育云平臺等多項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專項扶持項目,全市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工作實現新突破。
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實施民族團結創建“1234”工程,即每年召開一次全市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會議,每兩年組織舉辦一次全市少數民族農牧民文藝匯演,每三年召開一次全市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每四年組織舉辦一次全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建設,準格爾旗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旗”,東勝區委等四個單位被授予“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稱號。積極開展東勝區城市民族工作試點工作,各民族在相互交融、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依法推進宗教事務管理
深入貫徹《宗教事務條例》,建立四級網絡工作機制,健全宗教工作制度,推進宗教干部隊伍建設。堅決打擊非法宗教活動,妥善解決宗教工作難點、熱點問題。深入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加強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積極主動地做好宗教團體、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服務管理工作,促進全市宗教領域保持和諧穩定。2013年,市宗教局被授予“全國宗教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宗教工作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