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梅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山西大同 037006
無創通氣治療重癥哮喘療效分析
岳海梅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山西大同 037006
目的 探討重癥哮喘患者采取無創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該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接診的重癥哮喘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癥哮喘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聯合無創通氣治療可明顯改善血氣分析指標、肺功能情況,同時并發癥少,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重癥哮喘;無創通氣;療效;觀察
重癥哮喘屬于呼吸科常見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重度呼吸困難,需采取多種輔助呼吸機處理,常規療法有氧療、抗感染、霧化吸入、補液等處理[1]。近幾年,臨床采取無創通氣治療本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該院也逐漸有了應用,該研究對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哮喘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接診的重癥哮喘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院后確診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有關于重癥哮喘的診斷標準,患者伴有極度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煩躁不安,呼吸頻率≥28次/min,心率≥120次/min。所有患者皆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該次研究,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男患12例、女患8例;年齡17~59歲,平均年齡(36.4±1.7)歲。研究組:男患13例、女患7例;年齡15~57歲,平均年齡(36.6±1.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吸氧、解痙平喘、糖皮質激素靜滴、祛痰及糾正酸堿與水電解質平衡等。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式上加用無創通氣治療,具體為:所用儀器為RESPIRONICS公司BiPAP Synchrony無創呼吸機,經口鼻面罩通氣處理,首先選取合適口鼻面罩,戴上并固定好,以患者感覺舒適且不漏氣為宜,之后將呼吸機連接好;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與肺功能情況設置參數,模式選為S/T,氧流量則為5 L/min,盡量減少重復呼吸與死腔;通氣時要注意氣管是否暢通,以及通氣是否同步。在初期,要指導患者有規律地先呼氣后吸氣,直到完全適應為止,初始的參數設定為IPAP8~10 cm H2O、EPAP2~4 cm H2O,后備頻率應比實際稍低2~4次/min;每隔5~10 min將IPAP調高2~3 cm H2O,一般需根據患者耐受與治療反應操作,盡量在20~60 min將其調節到合適水平。此外,煩躁不安的患者可酌情采取鎮靜劑處理。該組患者前兩日治療除了日常生活、排痰及霧化皆要持續上機,之后2~3次/d,時間2~3 h/次。待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及血氣分析指標改善后可撤機,其中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標準為R<20次/min、HR<100次/min、PaO2>60 mmHg、PaCO2<50 mmHg。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變化、肺功能變化及并發癥情況,并對比分析。其中血氣分析指標包括PH、PaO2、PaCO2,而肺功能則采取PEF、FEV1評價。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注:與治療前相較,*P<0.05;與對照組相較,#P<0.05。
組別PH治療前 治療后Pa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20)對照組(n=20)tP 7.30±0.13 7.31±0.12 0.253>0.05 7.38±0.21 7.33±0.13 0.905>0.05 55.14±16.03 57.03±15.49 0.379>0.05(79.82±12.30)*#(62.03±13.08)*4.431<0.05 PaC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54.03±2.30 53.11±3.58 0.967>0.05(40.03±2.68)*#(49.03±2.14)*11.736<0.05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相關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 t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
2.1 血氣分析指標變化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PH、PaO2、PaCO2皆有一定變化,其中PaO2、PaCO2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且組間治療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肺功能變化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后PEF依次為(3.52±1.72)、(4.63±1.07),而治療前后FEV1則依次為(57.03±7.42)%、(71.45±10.07)%,對照組PEF分別為 (3.75±0.89)、(4.31±1.20),而FEV1分別為 (58.23± 6.75)%、(74.01±8.19)%,可見兩組治療前后PEF與FEV1對比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t=3.074(PEF),t=5.835(FEV1),P<0.05;對照組:t=2.874(PEF),t=3.807(FEV1),P<0.05),同時研究組治療后與對照組相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25(PEF),t=3.119 (FEV1),P<0.05)。
2.3 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發生并發癥3例,對照組發生2例,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重癥哮喘屬于比較嚴重的、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并且癥狀加劇惡化的急性暴發性支氣管哮喘,在短時間內就會進入危重狀態[2]。臨床研究顯示,重癥哮喘極易并發呼吸衰竭,包括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從而引發嚴重酸中毒,從而使得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效果大打折扣。重癥哮喘患者病死率較高,通常可達5%,必須加強重視[3-4]。臨床采取的常規治療方法主要有抗膽堿藥、控制感染、β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并及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等。經這些處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依舊無明顯改善,則需加用人工通氣治療。該次研究針對接診的40例重癥患者予以對照研究,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研究組加用無創通氣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肺功能改善情況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同類研究中,取得效果基本一致,顯示重癥哮喘患者采取無創通氣治療可以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相較于有創通氣治療、常規治療等效果更明顯,尤其是血氣分析相關指標改善與肺功能改善情況。不過,也有部分研究中并不能很好地改善肺功能癥狀,可能在于具體的細節處理不當。該次研究中,研究組出現并發癥3例,比部分研究中稍高,這在以后的實踐中需改善。
人工通氣治療包括傳統有創通氣與現代無創通氣兩種,前者雖然也有很明顯的效果,但是其屬于有創操作,需要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在建立過程中可能出現意外風險事件,建立后又有比較繁重的護理任務,并且極易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尤其是并發癥如氣壓傷、氣道局部刺激或損傷、呼吸機相關肺炎等[5-6]。無創通氣治療可以在兩個正壓水平下輔助患者呼吸,便于糾正呼吸衰竭癥狀,同時EPAP相當于呼氣末正壓,能抵消內源性呼氣末正壓,使得功能殘氣量得以增加,改善氧合作用,并緩解呼吸肌疲勞,而IPAP等同壓力支持通氣,可幫助患者克服空氣的阻力,通氣量增加,呼吸功自然減少。雖然無創通氣治療也會出現諸如口咽干燥、胃脹氣、鼻面罩壓迫不適、呼吸不同步等,但皆不顯著,而且操作中若能仔細調節呼氣相壓力,以及做好每一個細節,是能很好地避免并發癥發生的,同時這些并發癥及時予以對癥處理即可緩解或消失[7-8]。總之,無創通氣呼吸有著無需氣管切開或插管、內源性肺炎發生率低、操作簡單、脫機方便、安全性高等優勢,值得借鑒。
[1]顏懷安,張桂平,陳喜,等.BiPAP無創通氣治療重癥哮喘20例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9):1214-1215.
[2]Cappiello J L,Hocker M B.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severe acute asthma[J].Respir Care,2014,59(10):e149-e152.
[3]李燕舞.無創通氣治療重度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50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7):787-789.
[4]孫偉,黃永剛,許璽.重度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及無創通氣的治療效果[J].江蘇醫藥,2014,40(5):562-564.
[5]Carson K V,Usmani Z A,Smith B J.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severe asthma: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urr Opin Pulm Med,2014,20(1):118-123.
[6]張娜莉,鄭有光.雙水平無創通氣在中重度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3):18-20.
[7]杜開頤.無創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5):2013-2014.
[8]Lim W J,Mohammed A R,Carson K V,et al.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due to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 of asthm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2: D4360.
Severe asthma treatment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YUE Haimei
Datong Fifth People's of resprati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Datong Shanxi 037006,China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to tak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herapy clinical results.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in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2-2014 October admissions of 40 cases for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Results Clinical outcomes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evere asthma patients to take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gas analysis,pulmonary function,and fewer complications,safe,worth learning from.
Severe asthma;noninvasive ventilation;efficacy;Observation
R72
A
1674-0742(2015)01(a)-0043-02
2014-11-11)
岳海梅(1978.7-),女,山西大同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