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春,譚學留,姜 新(.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聊城5000;.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植物保護站,山東聊城5000;.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土壤肥料工作站,山東聊城5000)
甘薯是我國四大重要糧食作物之一,不僅富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鈣、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C等多種維生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1]。近年來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更把甘薯看作營養平衡而全面的保健食品,掀起一股“食用甘薯熱”。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甘薯已經成為我國工業中的能源作物和生活中調節口味、豐富“菜籃子”的保健食品,在人民的膳食結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優質食用甘薯的生產被提到日程上來。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尤其是施肥處理[2-3],可以使甘薯達到高產和優質。在生產中過多或不合理地施用氮肥,不僅達不到提高鮮薯產量的目的,而且導致地上部旺長、延遲結薯、降低塊根產量,氮肥利用率降低,增加生產成本和污染環境[4-5]。通過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對徐薯32植株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期為食用型甘薯生產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據。
1.1 供試材料 試驗材料為食用型甘薯新品種徐薯32,種苗購自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1.2 試驗區概況 試驗于2014年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張爐集鎮米爐村進行,該地位于36°29'N,115°29'E,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和季風氣候特征。全年平均氣溫為13.1℃,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2.5℃;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6.7℃。全年≥0℃積溫4 884~5 001℃,全年≥10℃積溫4 404~4 524℃,無霜期為193~201 d,初霜日平均出現在10月24~28日,最早出現在10月6~11日,最晚出現在11月10~22日;終霜日平均出現在4月9~14日,最早出現在3月23日,最晚出現在5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578.4 mm,最多年降水量為1 004.7 mm,最少年降水量為187.2 mm。供試土壤為沙壤土,土壤耕層含有堿解氮 125.4 mg/kg,有效磷21.6 mg/kg,速效鉀 110 mg/kg,有機質 11.9 g/kg。
1.3 試驗設計與方法 隨機區組設計,氮肥設0、75、150 kg/hm23個處理,分別以N1(CK)、N2和N3來表示,5行區,小區面積12 m2,密度為50 062株/hm2,走道0.5 m,3次重復。6月12日栽插,氮肥為普通尿素(含N 460 g/kg)、磷肥為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120 g/kg)180 kg/hm2、鉀肥為硫酸鉀(含K2O 500 g/kg)225 kg/hm2,所有肥料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溝底。其他田間管理與大田生產相同。
1.4 指標測定 分別于栽插后40、70、100和130 d隨機取鮮樣5株(邊行除外),調查最長蔓長、分枝數、莖葉鮮重、塊根鮮重以及莖葉和塊根干重等性狀。淀粉含量采用鹽酸水解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6],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測定[7]。試驗數據用Excel2007進行作圖。
2.1 不同氮肥用量對甘薯植株生長的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氮肥施用量水平下,甘薯單株分枝數表現出“先上升后降低”的單峰變化趨勢,在栽插后70 d時達到最大值,此時單株分枝數N2>N3>N1。在不同施氮量處理下,最長蔓長整個生育過程中一直在增長,收獲時達到最高值,并且最長蔓長施氮處理N2和N3高于未施氮處理。

圖1 不同氮肥用量對單株分枝數的影響

圖2 不同氮肥用量對最長蔓長的影響
2.2 不同氮肥用量對甘薯莖葉生長的影響 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莖葉鮮重和干重均增加,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隨著植株的生長呈現“先上升后降低”的趨勢。莖葉鮮重和干重在施氮處理N2水平下最高,在N1處理下最低。

圖3 不同氮肥用量對莖葉鮮重的影響

圖4 不同氮肥用量對莖葉干重的影響
2.3 不同氮肥用量對甘薯塊根產量的影響 氮肥施用量對塊根鮮重和干重變化的作用明顯,尤其是在塊根膨大后期這種影響更加顯著(圖5、6)。栽插后40~100 d,3種施氮量處理在塊根鮮重和干重方面的差異不顯著;自100 d開始,氮肥各處理間塊根產量差距增大,N2處理的塊根鮮重和干重明顯高于N3和N1的。收獲時N2的塊根鮮重和干重分別達到了34 087.46和10 914.86 kg/hm2,N1 達到了29 699.30和 9 569.70 kg/hm2,N3 僅為25 077.56 和8 506.67 kg/hm2。

圖5 不同氮肥用量對塊根鮮重的影響

圖6 不同氮肥用量對塊根干重的影響
2.4 不同氮肥用量對甘薯塊根品質的影響 由圖7和圖8可知,隨著甘薯塊根的不斷膨大,各處理塊根干樣的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100 d為分界點,淀粉含量表現出“先上升后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呈現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變化趨勢。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各施氮處理條件下甘薯的淀粉含量差異較小;而未施氮處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施氮處理N2和N3。

圖7 不同氮肥用量對塊根淀粉含量的影

圖8 不同氮肥用量對塊根可溶性糖的影響
我國化肥的生產量和使用量均居世界首位,每年的化肥施用量占世界生產化肥總量的27.5%。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國農田的當季利用率氮肥僅為30%~35%,以氮素為例,氮肥的損失率高達40%,即每年有2 000 t尿素損失[8]。可見,化肥損失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可引起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造成大氣臭氧層破壞等諸多問題,不僅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且作物本身品質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優質食用型甘薯塊根中不僅富含淀粉、糖、蛋白質和脂肪等一般的營養成分,而且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糖蛋白和脫氫表雄酮等功能性營養成分,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功能。氮肥是影響其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氮肥過高不但導致甘薯徒長,經濟產量降低,而且導致塊根硝態氮含量超標。因此,施氮量是影響甘薯生長和塊根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9-10]。氮肥對甘薯的莖葉生長與塊根膨大有明顯影響。該試驗結果表明,過高或過低的施氮量會影響甘薯的經濟效益。施氮量過低時,甘薯因難以獲得充足的氮營養導致生長狀況不良,從而影響甘薯的產量與品質;施氮量過高,塊根膨大受到限制,塊根產量開始下降[11]。綜合甘薯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因素,認為施氮量以75 kg/hm2為宜。
[1]WOOLFE J A.Sweet potato:an untapped food resour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18 -187.
[2]史春余,王振林,趙秉強,等.鉀營養對甘薯某些生理特性和產量形成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2,8(1):81 -85.
[3]姚寶全,徐志平,章明清,等.福建主要糧油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研究.Ⅲ.區域施肥模型及其推薦施肥[J].福建農業學報,2009,24(2):137-142.
[4]楊新泉,馮鋒,宋長青,等.主要農田生態系統氮素行為與氮肥高效利用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3,9(3):373 -376.
[5]張海芝.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術措施[J].中國農學通報,2004,20(6):299 -300,350.
[6]陸國權.甘薯重要品質性狀的基因型差異及其環境效應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
[7]郝建軍,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36 -142.
[8]楊梅巖.試論農業系統中肥料與環境和氣候的關系[J].現代化農業,2005(2):30 -33.
[9]張真,徐進,張光進,等.施氮量對迷你型甘薯產量及商品率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07(3):306 -308.
[10]寧運旺,曹炳閣,馬洪波.氮肥用量對濱海灘涂區甘薯干物質積累、氮素效率和鉀鈉吸收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8):982-987.
[11]ANKUMAH R O,KHAN V,MWAMBA K,et al.The influence of source and timing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four sweet potato cultivars[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100(2/3):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