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在ALT初檢中的應用研究*
劉英杰,姜飛,馬艷紅,馬學超,金鳳梅,張玉華,白雪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血站,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應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進行獻血者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項目的初檢,通過采取綜合控制措施,能夠有效降低ALT血液報廢率。方法:通過采取增加檢測用試紙條的質控抽檢、對設備的定期校驗、調整初檢控制值、增加質控頻次、強化人員培訓等綜合控制措施,對比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報廢率。結果:采取控制措施前后ALT血液報廢率分別為1.8%和0.8%,采取控制措施后ALT血液報廢率明顯下降。結論:使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進行獻血者ALT項目初檢,并對其使用過程采取綜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ALT血液報廢率。
關鍵詞: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綜合控制措施;ALT;血液報廢率
文章編號:1006-6223(2015)12-2103-02
基金項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20142087)
文獻標識碼:B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是標準要求的血液檢測項目,由于ALT的非特異性及假陽性等原因,獻血者ALT檢測不合格是造成血站血液檢測不合格報廢的主要原因之一[1,2]。根據(jù)《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2版)要求,ALT采用2種方法(速率法、干化學法)進行2次檢測,分別在采血前和采血后進行[3]。我站使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進行獻血者獻血前ALT項目的初檢,使用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復檢,但兩種方法存在檢測差異,造成血液報廢率較高,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使不同檢測方法、設備之間的結果具有可比性[4]。我站通過對近2年使用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的分析研究,認為產(chǎn)生差異原因不是單一因素,而是與人、機、料、法、環(huán)等因素均有關聯(lián),因此,為防止浪費血液資源,必須采取綜合控制措施,縮小檢測差異,提高ALT初檢檢測精度,有效降低血液報廢率。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通過血站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tǒng),自動統(tǒng)計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的無償獻血者血液采集信息。
1.2儀器與試劑:血液采集前使用艾康Missin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艾康專用ALT檢測試紙條進行初檢;血液采集后使用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和光試劑盒進行復檢。
1.3方法:獻血前按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對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并在采血前進行ALT、HBsAg和Hb的快速血液篩查項目的檢測,征詢、體檢、檢測結果合格后才能采集血液。其中ALT的初檢采取干化學法在采血前進行,復檢采取速率法在采血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ALT血液報廢率,出現(xiàn)增高趨勢,及時查找原因,即刻采取糾正預防措施,降低報廢率。通過2年的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必須從人、機、料、法、環(huán)等方面采取綜合控制措施,才能使ALT血液報廢率相對穩(wěn)定并保持在較低水平。
1.4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l5.0軟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χ2檢驗,P<0.05或<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血液采集人數(shù)及ALT血液報廢率進行統(tǒng)計,采取綜合控制措施后,ALT血液報廢率明顯降低(見表1)。

表1 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ALT血液報廢率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與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ALT報廢人數(shù)比較,χ2=110.3,P=0.000<0.01,卡方檢驗有極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ALT檢測項目在采血前使用MissinC100干式生化分析儀進行ALT初檢,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微量、快速的特點,適合獻血前快速初檢,但因其受設備、耗材、操作方法等因素影響較多,導致篩查值與真值存在一定的誤差,測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低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因此我們通過使用和分析研究,針對影響因素采取綜合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檢測結果差異,使血液報費率顯著下降。
3.1在使用MissinC100干式生化分析過程中,由于使用環(huán)境條件欠佳,長途運輸顛簸等原因,會導致其性能不穩(wěn)定,出現(xiàn)設備故障,影響檢測結果。起初我們基本是出現(xiàn)故障后,再聯(lián)系廠家工程師進行維修和校驗,但因存在時間不及時問題,導致不能有效控制ALT血液報廢率。針對此情況,采取向廠家申請每半年對我站所有MissinC100干式生化分析設備進行定期校驗,并配有備用設備,這樣使在用設備性能基本保持穩(wěn)定,降低因設備故障導致的檢測結果偏差。
3.2根據(jù)《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對ALT快速篩查試劑盒的質量檢查要求,僅進行外觀、有效期、廠家檢驗報告及運輸溫度檢查,不需要進行檢測準確度的質控抽檢。但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因某批次試紙條性能不穩(wěn)定情況,導致ALT血液報廢率異常增高,因此新批號的試紙條到貨后增加精密性抽檢,符合要求后在采血點先進行小批量試用,穩(wěn)定后該批試紙條再全面使用。
3.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觀察,我站在執(zhí)行ALT初檢≤40U/L即可獻血時,血液報廢率偏高且通過追溯報廢血液在獻血前的初檢檢測值發(fā)現(xiàn),在35~40U/L之間能占60%,因此,為了既保持采血前淘汰獻血者的合理比例,又能降低采血后血液報廢率,我們規(guī)定出ALT初檢淘汰限值:男性>37U/L;女性>35U/L,當次即不能獻血。工作人員在采血前嚴格控制淘汰限值,并向獻血者做好解釋工作,當次淘汰的獻血者做延緩獻血處理。因影響獻血者ALT增高因素較多,多數(shù)獻血者通過控制后方可以繼續(xù)獻血,此方法也是留住既往的獻血者并發(fā)展?jié)撛诘墨I血者的重要途徑[5]。通過規(guī)定合理的ALT初檢淘汰限值,使血液報廢率也有顯著降低。
3.4因外采工作環(huán)境存在不穩(wěn)定因素較多,在檢測工作前,做好室內質控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將1次/月的血清質控和光學質控頻次增至12次/月,通過增加質控頻次,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效控制采血前ALT不合格獻血者獻血。
3.5除以上影響因素外,崗位人員的操作技術也直接影響ALT初檢結果,因此加強新上崗人員的技術操作培訓,提高其檢測技術的熟練程度和對問題的處理能力,針對不同原因,及時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以減少ALT血液報廢率。
參考文獻:
[1]朱楷,梁中會.干化學快速檢測系統(tǒng)在無償獻血者ALT初篩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29~130.
[2]林莉,蔣玲,周寶麗,等.2006年至2009年銀川市無償獻血者ALT快速篩查效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37~13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M].2012.24.
[4]吳俊琪,徐瑞龍,杜忠明,等.VIT ROS-250干式生化分析儀測定結果的比對[J].檢驗醫(yī)學,2006,3(21):285~287.
[5]張玉華.承德市2008年至2013年無償獻血現(xiàn)狀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4):320~323.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