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觀察*
徐良志
(核工業417醫院骨科,陜西西安710600)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股轉子間骨折患者運用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具有完善隨訪資料的老年股骨頭轉子骨折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實驗組(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組)和對照組(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治療組)兩組。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和治療效果,并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手術所用時間和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后關節活動恢復所花費時間、手術后至可以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后骨痂生成時間均顯著低于或者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各項指標的差異全部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治療效果的分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2.829,P<0.05)。結論:較之傳統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可以獲得更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股骨轉子間骨折;老年患者;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
文章編號:1006-6223(2015)12-2015-03
基金項目:*陜西省醫學會基金資助,(編號:2687)
文獻標識碼:B
我國老年人骨折中,股轉子骨折約占3%~4%[1],在創傷骨科臨床工作中,老年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例逐年增加,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臨床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應積極采取手術治療,讓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減少臥床并發癥,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傳統治療老年人股轉子骨折的方法具有恢復速度慢,創口較大等缺陷,為提高治療效果,現多采用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術進行治療[2,3]。本研究探討老年股轉子間骨折患者運用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實驗對象為2011年6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其中有完善隨訪資料的老年股骨轉子骨折患者共64例,包括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范圍在63~8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2±5.7)歲;Evans-Jensen分型:Ⅰ型患者24例,Ⅱ型患者19例,Ⅲ型患者21例。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等方面上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手術方法:兩組手術均在患者全身進行麻醉后進行。患者采用仰臥位,墊高髖部至20度。
1.2.1對照組:實施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對患者髖骨外側進行切口,將大轉子和股骨上段部位露出。牽引至復位,沿股骨頭頸部方向于大轉子下緣下方2cm處打入一支導針,在該導針上方沿股骨頭頸方向平行打入兩枚克氏針,通過C臂X機透視證實導針處于合理位置,再次確認骨折位置復位良好后,探測、鉆孔、旋入螺釘,安裝鋼板,擰入加壓尾釘將其固定。手術結束后,對切口予以嚴格止血并縫合切口。
1.2.2實驗組:實施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內固定術:X線透視下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閉合復位,待復位效果滿意后,股骨近端外側切口4~5cm,選擇適當長度鋼板從切口插入。插入鋼板位置及骨折復位程度是否達到滿意效果通過透視來進行判斷。使用專用的導向器鉆孔后,向股骨頸內擰入自攻空心松質骨螺釘,在遠端位置釘孔做1cm小切口,擰入皮質骨自攻鎖定螺釘。臨時固定用克氏針采用螺釘代替。不穩定骨折在可能的情況下運用間接復位法進行復位,復位后使用普通螺釘進行固定。
1.3手術后處理:術后7d,對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規抗生素靜脈滴注。手術后24~48h依據引流情況將引流管拔出。術后在患者疼痛可以忍受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開始被動鍛煉,經過適當的恢復過渡到主動鍛煉,3周后視恢復狀況可借助助行器不負重活動,8周后可以開展輕度負重下地活動。術后定期予以X線檢查,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下床活動時間。動態監測患者的各種內科疾病情況,并予以針對性治療。
1.4觀察指標
1.4.1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關節活動、下床活動、骨痂生成。
1.4.2治療效果評價標準:①好:治療后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至骨折前狀態,髖骨無內翻外翻畸形等情況,骨折愈合程度良好,行走無疼痛感。②一般:患者行走無疼痛感,骨折愈合良好,髖關節功能接近骨折前狀態,存在輕度的髖內翻現象,患者縮短程度小于2cm。③差:骨折愈合的程度較差,患者關節有疼痛感,髖關節的功能受到限制,存在重度的髖內翻現象。
1.5統計學分析: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并對P值進行檢測,如果P<0.05,則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實驗組手術所用時間和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后關節活動恢復所花費時間、手術后至可以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后骨痂生成時間均顯著低于或者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各項指標的差異全部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s)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治療效果的分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2.829,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3討論
股骨轉子間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部位,一般由外力作用導致,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骨密度較低且負載的承受能力下降等種種原因,很容易發生骨折[4,5]。股骨頭轉子間的內側皮質是股骨頭接受內翻力和復合應力的受力區域,當產生作用于轉子的向前成角復合應力或內翻復合應力相對較大時,以小轉子為支點就會產生小轉子蝶形骨折[6]。若是外力持續加強,內側皮質發生粉碎現象,股骨頭承重構架遭到破壞,從而產生不穩定骨折。該骨折發生后,可導致患者縮短畸形、內外翻畸形等嚴重情況的產生。
臨床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積極采取手術治療,讓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減少臥床并發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是近年來一直采用的主要方法,其中使用動力髖螺釘被認為是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的標準選擇[8]。該方法失血多、創傷大、費用高,容易誘發并發癥,特別對一些術前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高齡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該治療方案其在術中由于剝離范圍較廣,造成的創傷也相對較大,導致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較大且失血量較多[9]。同時由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抗旋轉能力差,頭釘發生切割現象的發生率較高。較易發生鋼板折斷和螺釘拔出。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是按照手術部位骨骼的特殊形態設計的髓外固定系統,是一種新型微創的治療方案。其優點在于:①痊愈速度快。不需要剝離大量的肌肉和骨折短端的骨膜,故而造成的損傷較小,有利于骨折患者的快速痊愈。②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所造成出血量較少。③損傷小。插入鋼板與螺釘間的成角使鋼板與骨骼的相互摩擦現象減輕,減小了鋼板對骨骼所產生的磨損。④固定效果牢靠。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固定較為牢靠,這種特殊的設計本身使其具有抗股骨頭頸旋轉的能力,不易發生髖骨內翻畸形,同時也擁有較好的把持力,螺釘較粗且呈三角固定,不容易發生切割和螺釘松動、拔出等情況,故而特別適合骨質疏松的老年人患者。⑤操作較為簡單。借助工具可在目視下進行操作,排除了因目視不到而導致的操作過程困難[10]。⑥患者容易接受。因切口小,軟組織剝離少,術后疼痛輕,康復速度較快,加之切口美觀,這都是患者容易接受的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手術所用時間和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后關節活動恢復所花費時間、手術后至可以下床活動時間、手術后骨痂生成時間均顯著低于或者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各項指標的差異全部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較之常規固定治療,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法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具有創傷更小、出血更少等優點。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取得較好效果患者所占比例為75%,高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取得較好治療效果患者所占的43.7%(P<0.05),即提示,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法治療可以更好的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等,促進其骨折愈合。但是,本次研究的結果及相關結論均受到本研究觀察時間以及入組樣本容量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準確。另外,關于不同治療方案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長期效果等,并沒有予以隨訪和分析。因此,本研究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進一步結果,還需要在今后予以探討。
綜上所述,較之傳統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微創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創傷較小、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少、鋼板固定牢靠、手術后恢復髖關節較快、骨痂生成時間較短、治療結果優秀率高等特點,可以獲得更好的臨床療效。臨床上可以考慮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Marcelo T E,Guerra,Sandro Pasqualin,et al.Functional recover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treated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trial comparing the dynamic hip screw and proximal femoral nail techniques[J].Injury, 2014,45.
[2]劉蘇,徐又佳,王創利,等.微創經皮鋼板固定法結合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61~63.
[3]Zhong B, Zhang Y, Zhang C, et al. A comparison of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 with dynamic hip screws in extracapsular femoral fractures[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 2014, 100(6): 663~668.
[4]張俊, 王勁,何愛詠.股骨近端鎖定鋼板置入內固定修復老年股骨轉子間陳舊性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22):3475~3480.
[5]Azboy I, Demirta A, Gem M, et al. A comparison of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versus 95-degree angled blade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Eklem Hastalik Cerrahisi, 2014, 25(1): 15~20.
[6]Upadhyay S, Raza H. Letter to the editor: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versus dynamic hip screw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J].Orthop Surg (Hong Kong), 2014, 22(1): 130~131.
[7]陳麒麟,朱樂全,冉俊嶺,等.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3,10(4):49~51.
[8]睢更義,張同潤,劉玉波,等.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骨不連應用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4,(22):3467~3468.
[9]張麒云,呂南千,費青,等.經皮微創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并發髖部巨大血腫1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z1):28~29.
[10]張曉軍,劉海峰,郭勇紅,等.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治療2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6):8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