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檢查在小兒哮喘和咳嗽變異性哮喘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吳萍
(湖北省十堰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中肺功能檢查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小兒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80例以及健康體檢小兒80例,均行肺功能檢查,對比兩組患者檢查結果。結果: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的FEV1、PEF、FVC相比健康兒童明顯降低(P<0.05),FEV1/FVC%、RV、RV/TCL%則明顯升高(P<0.05);臨床緩解期各項指標與健康兒童無明顯差異(P>0.05)。小兒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經肺功能檢查的確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檢查(P<0.05)。結論:肺功能檢查能夠準確診斷小兒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還能夠準確反映患兒的病情發展,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肺功能檢查;小兒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
文章編號:1006-6223(2015)12-2019-03
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0CDB08903)
文獻標識碼:B
哮喘是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咳嗽、呼吸困難以及喘鳴的呼吸道疾病,咳嗽變異性哮喘則是以慢性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的特殊類型哮喘。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均為小兒呼吸系統的常見疾病,由于臨床癥狀特異性較差,經由常規問診與聽診檢查存在較高的漏診與誤診率[1]。肺功能檢查能夠將患兒肺部實際情況與功能指標客觀有效的反映出,對患兒疾病的明確診斷、病程觀察以及療效判定均有較高的價值[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8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在2003年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另選取在我院進行免疫接種的健康兒童8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受檢小兒的肺功能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對照。觀察組80例患兒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2~9歲,平均(6.01±2.15)歲,典型哮喘患兒48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32例。對照組80例受檢小兒中,男性43例,女37例,年齡1~10歲平均(6.14±2.18)歲。兩組受檢者均排除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遺傳性疾病。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各項指標不存在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適合對照研究。
1.2檢查方法:肺功能檢測儀器選擇為肺功能自動檢測儀,對兩組受檢小兒的肺潮氣容量(Vt)、1s用力呼氣容積(FEV1)、1s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CV)、脈沖震蕩肺功能(IOS)、每min最大通氣量(MVV)、殘氣量、殘總比、最高呼氣流速(PEF)等進行測量。檢查過程均由高年資呼吸科主治醫師完成,在檢查開始前均告知受檢兒童及其家長檢查相關知識,包括檢查目的、檢查過程、配合操作等,盡量消除受檢兒童的恐懼心理。并在檢查前對受檢兒童進行呼吸訓練,指導患兒掌握用力呼氣的正確標準動作,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在檢查時連續測量不同姿勢(夾鼻、坐姿、立姿等)下的3次數據,詳細記錄并進行統計學處理。
1.3觀察指標[4]:記錄并統計對照組受檢兒童的肺功能指標,記錄觀察組患兒在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以及臨床緩解期的肺功能指標,包括FCV、FEV1、FEV1/FVC%、最大呼氣峰流速(PE)、殘氣量(RV)、殘氣量/肺總量(RV/TLC%)等。對比觀察組患兒的肺功能檢查與常規聽診及問診檢查的確診率與誤診率。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以SPSS15.0軟件包進行研究數據的統計學處理工具,以卡方檢驗作為觀察組患兒誤診率與確診率的統計學處理方法,肺功能指標的數據表示方法為,以t檢驗作為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的統計學處理方法,均以P<0.05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肺功能檢查結果比較:兩組受檢兒童的肺功能檢查結果,見表1。觀察組患兒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的FEV1、PEF、FVC均相比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FEV1/FVC%、RV、RV/TCL%均相比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而觀察組臨床緩解期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哮喘及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與健康小兒的肺功能檢測結果( ±s,n=80)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診斷準確率比較:小兒哮喘及咳嗽變異性哮喘行常規檢查與肺功能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統計結果,見表2。典型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行肺功能檢查的確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檢查(P<0.05)。

表2 觀察組患兒常規檢查與肺功能檢測的診斷準確率比較n(%)
3討論
近年來小兒哮喘的發病率持續升高,而臨床治療中對肺功能檢測的認識存在缺失。兒童的機體還沒有完全發育,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構建,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比如哮喘以及咳嗽變異性哮喘。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在發病后并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無法明確診斷[5]。一部分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臨床癥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近,而無法及時明確診斷就無法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對患者的預后有不良的影響[6]。肺功能檢查是檢測呼吸系統生理功能的無創檢查技術,能夠將肺部功能的生理指標直接準確測量出,具有診斷過程較短、準確性較高的優點[7]。肺功能檢查能夠發現呼吸系統疾病早期的氣道病變,對患者的疾病發展程度進行有效評估。而在小兒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中,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而肺功能檢查能夠有效鑒別診斷,將其與肺部感染進行區分。支氣管哮喘對小兒身心健康的危害較大,病理基礎為呼吸道的高反應性,而肺功能檢查能夠客觀準確提示呼吸道阻塞的情況,還可以對哮喘患兒呼吸道炎癥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為哮喘的診斷提供有力的證明[8]。有臨床研究報道,咳嗽變異性哮喘是由于慢性炎癥導致支氣管上皮的損傷,迷走神經末梢暴露,容易受到較小刺激之后表現為局部的小氣管收縮,對末梢咳嗽感受器產生影響導致咳嗽反射,所以沒有明顯的喘息癥狀與體征[9]。在臨床診斷中,肺功能測定能夠有效提示呼吸系統的生理與病理狀態,為小兒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
本次臨床研究選擇我院就診治療的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在急性發作期與慢性持續期,哮喘患兒的肺功能指標相比正常兒童的水平明顯較差,而在臨床緩解期則與正常兒童沒有顯著差別。提示哮喘患兒的呼吸道功能受到直接損害,在發作過程中呼吸道反應明顯增強,從而導致痙攣與狹窄,引發呼出氣流的受限。而在臨床緩解期,呼吸道痙攣的程度明顯減輕,呼出氣流受限情況不嚴重,肺功能接近正常水平。這種反應與哮喘疾病的病理整理特征相吻合,所以肺功能檢查能夠準確反應患兒的肺功能狀態,對于哮喘發病以及病情的診斷有直觀的反映[10]。而在常規診斷與肺功能診斷的統計結果中,典型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確診率均相比僅僅依靠常規診斷大幅度提高。表明單純病史問診、肺部聽診以及臨床癥狀的診斷方法,可能存在較高的誤診率,而肺功能檢查的量化指標可以為臨床診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小兒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診斷中,肺功能檢查能夠有效快速反映患兒的肺功能情況,對疾病的早期診斷與對癥治療有極高的臨床價值,應當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曹明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關系研究[J].河北醫學,2013,19(6):919~920.
[2]周煥榮,徐強,陳華,等.慢性咳嗽患兒血清變態反應指標及肺功能特點[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5):763~765.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2~138.
[4]張玉彩,費艷,張林,等.哮喘兒血清1,25-二羥維生素D3與IL-10水平及肺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3):333~335.
[5]黎惠貞.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不同程度肺功能受損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5):346~347.
[6]馬春艷,王鑫,張亞京,等.兒童哮喘控制測試及哮喘患兒生命質量量表在支氣管哮喘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16):1233~1235.
[7]袁俊梅.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21):2855~2856.
[8]陳一芳,考驗,忻學英,等.肺功能檢測在小兒呼吸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4(4):365~367.
[9]何麗儀,張蓮,羅昌壽,等.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50例肺功能變化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4,20(4):426~427.
[10]王清菊,邵秀梅.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55例肺功能改變與臨床表現[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0,2(5):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