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友志|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設計事業功勛獎獲得者
湖北省包裝設計事業三十年回顧
樊友志|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設計事業功勛獎獲得者

組織和個人榮獲獎勵
湖北省包裝設計事業的發展在國家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已經走過了40多個春秋,從青年到了壯年,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洗禮及春風和煦的美好春天。
40多年前,即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湖北的包裝設計幾乎是一張白紙,發展極不平衡。內銷商品談不上包裝,更談不上設計了。外銷商品按照周恩來總理“做好包裝工作”的指示和國家經委制定的出口商品包裝十字方針:“科學、牢固、經濟、美觀、適銷”的原則,開展出口商品包裝工作。1973年外貿部包裝局成立,隨后湖北省成立了外貿包裝公司,具有管理職能,協調出口商品包裝工作。但由于當時經濟不夠發達,包裝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少產品都是散裝、麻袋裝和極簡陋的包裝,不能進入超級市場、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擺地攤,談不上牢固、美觀,離國家要求差距甚遠。出口商品包裝,因基礎薄弱,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根本性問題,只有協調安排為數不多的出口商品進行包裝裝潢參加廣交會,換取外匯,幾乎屬于應付狀態。由于設計人員稀缺,印刷包裝工藝等一時也跟不上來,而培養人才更需時日,難以為濟,只能采取攻關、培訓、協作同時進行,短期和長期結合的辦法。各出口公司也針對相關產品與有關單位洽商設計印刷出一批商品包裝裝潢,為產品配套出口。有時還派選設計人員赴廣交會根據外商要求在廣州設計,第二天看稿子,同意后付印。但設計的品種數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出口商品的需求。當時武漢的設計力量相當薄弱,只有零星的幾個小的設計單位和零散的為數極少的設計人員,地市更是寥如晨星,屈指可數。因設計力量有限,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包裝,大多紙質低劣,色彩灰暗,缺乏商品性、藝術性、僅僅是應付生產和為外貿配套服務,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70年代初期。
1971年外貿部門在上海首次舉辦出口商品包裝展覽會,陳列包裝樣品,研究包裝改進問題,引起了對包裝工作的關注。1972年在廣州舉辦了第二次出口商品包裝展覽會,從中外商品包裝對比中,我們明顯看到了大的差距,對全國與會的4000多名專業設計人員和相關主管部門震動很大。與會期間,設計人員迫不及待地、自發地發起舉辦“七地區(廣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沈陽、哈爾濱)16單位包裝裝潢設計經驗交流會”,并決定輪流舉辦。

首屆全國包裝展覽會湖北省展覽作品
1974年8月5日第二次會在沈陽舉行,會議期間,由北京、廣東、武漢、湖南、杭州、南京、蘇州等地又共同發起“七省市輕工包裝裝潢設計經驗交流會”。(隨后發展到15省市,200多個單位參加),拉開了以輕工系統為主的包裝裝潢設計經驗交流會的序幕。隨后長沙、南京、武漢、福州相繼舉辦交流活動,有作品展出、交流、學術報告等內容。1978年12月6日在武漢舉辦第三次交流會期間,與會代表上書中央,要求成立相應機構管理全國包裝工作,得到了肯定答復。1979年5月省輕工局在沙市召開了第一次省輕工系統包裝裝璜工作會議,傳達了福州預備會議精神,決定10月召開首屆評比會。有同志感慨地說:“現在總算找到了爹媽”,從此開始了湖北省包裝裝潢工作的歷程。當年10月在武漢如期舉辦了首屆湖北省包裝裝潢設計評比經驗交流會,并每年在各地市輪流舉辦,影響深遠。
1978年11月湖北省輕工業局成立了包裝科,著手開展包裝工作。1980年3月27日成立了湖北省包裝裝潢學會,隸屬省科協,是一個跨行業性的群團組織,積極推動包裝裝潢事業的發展。1980年12月21日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在重慶成立。1981年3月18日中國包協包裝裝潢設計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同年,中國工業美協裝潢學會在天津成立。1983 年9月20-27日湖北省輕工局和裝潢學會承辦了在宜昌舉行的第一屆全國包裝裝潢設計評比會,23個省市參加了評比活動。
以上這一系列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有關方面的積極性,尤其是對提高包裝改進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的認識,發揮了積極作用,為組織建設奠定了牢固基礎。從自發活動的開始到有組織的管理,走過了極其艱苦困難的歲月,才有了以后30年的發展。
1984年湖北省包裝技術協會成立,統籌全省的包裝事業。
1985年7月12日,湖北省包協設計委員會在宜昌成立,代表大會通過了“為實現湖北省包裝裝潢現代化而努力奮斗”的報告。之后,設計委、包裝裝潢學會、省輕工局(一輕)積極開展活動,組建各地市的相應機構,對全省的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進行普查,為制定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第三屆中南星獎包裝設計展·獲獎作品
設計委員會按照規劃,分階段實施奮斗目標,組建市級設計委員會。成立了鄂東南、鄂西北、鄂西南包裝裝潢設計領導小組,自主開展活動。地市輕工系統設置包裝機構(包裝科、研究所)或分管人員,主管包裝裝潢設計工作。以多種形式大力培養人才,舉辦評比會、展覽會、學術報告會等,進行技術交流,總結表彰。同時組織參觀考察、設計攻關,活動多種多樣。僅湖北省的包裝裝潢設計評比,從1979年開始至今從無間斷,先后在武漢沙市(荊州)、襄樊(襄陽)、黃石、沔陽(仙桃)、隨州、十堰等地舉行,有的地方如武漢、黃石、沙市等曾多次舉辦。培訓了大批設計人才,幾乎將原有的設計人員輪訓了一遍。首創設計作品觀摹會,對各地陳列的設計稿進行品評討論、集思廣益、完善設計,起到實物教學的作用,受到設計者的極大歡迎。先后在通山、巴東、丹江口、當陽、南漳舉辦,氣氛十分活躍。設計委還積極協助設計者的職稱評定工作,組織參加大型的全國包裝展覽會,全國包裝改進成果展覽,全國歷屆包裝裝潢設計評比等。參與籌備組織中南六省區聯合舉辦的“中南星獎”包裝裝潢及標志設計評比會。以上這一系列活動,在歷屆全國和中南地區評比中,湖北省多次名列前茅。雖成績斐然一時,但實事求是地說湖北省的設計水平與先進兄弟省市和發達國家設計水準差距很大,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如假以時日,湖北的設計成就一定會光耀楚天,走向世界。這些年來,湖北省的設計已經從落后的省份進入了全國先進設計省市行列,設計事業的發展,業已在中部地區嶄露頭角,與兄弟省市建立了交流機制,增進了友誼,為今后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歷屆楚天創新獎·中南星獎獲獎作品
30年來,設計委在全體委員努力下,承上啟下,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廣大設計人員積極參加活動,視設計委為“設計之家”,院校設置設計專業,培養了大批新秀,為設計事業輸送了寶貴人才,省內外專家、學者也為之付出了辛勤勞動。設計委現在已經形成了人才與培訓、展覽與評比、交流與互動、創意與推廣、理論與實踐、研究與創新、咨詢與協調、包裝與印刷、設計與服務、作品與出版等全方位職能為一體的設計者之家。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同仁30年來不懈努力,堅持信念,大量付出的結果。一代代的設計人為提升設計水平,為湖北設計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而可貴的貢獻。
值此湖北包協設計委員會成立30周年之際,謹以此記錄這段時期的歷程。展望未來,信心倍增,前景一片光明。湖北省的設計人才輩出,設計出中國的、現代的、具有楚文化獨特風格的作品,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