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R



前一輪熱火朝天的創業投資潮過后,VC、PE回歸理性,資本遇冷讓一些投資人預警創投的寒冬來臨,開始謹小慎微。
從2015年9月的數據來看,投資數量不變,而金額卻明顯下降,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創業者邁入B輪、C輪的門檻提高,難以拿到大錢。然而經濟衰退,娛樂業卻往往呈現增長趨勢,無論環境多冷,人也需苦中作樂,投資界寒冬已至,娛樂明星卻將火燒到了創投圈。
資本寒冬來臨,已知投資金額縮水一半以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9月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領域共發生203件投融資事件,其中披露具體金額的有121件,涉及金額總計257.5億元,相比上個月,雖然投融資數量與之持平,但披露金額總額卻不足上月的一半。另外從已知金額的分布來看,占比也發生一定變化,過億元的投資項目數量明顯下降。
9月,大眾市場A輪之前的項目占比74.4%,相比8月略微上漲,B輪投資數量也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7月,C輪投資數量則明顯收縮,這說明資本遇冷對于A輪及以前的項目影響并不是特別大,而投資人對于B輪之后項目的選擇及投入金額更為謹慎。(見圖1)
娛樂明星涉足互聯網創投圈
9月獲得投資的200多家企業中,面向大眾服務的占比63.5%,與上個月相比下降兩個點,而企業服務占比提升明顯,增幅近10個點。本月從B2B細分行業來看,占據前兩位的仍然是IT服務和購物,其次是智能硬件以及文化娛樂。(見圖2)
智能硬件市場一直以來增長都非常迅速,根據京東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智能硬件銷售同比增長280%,PV增長130%,訂單675萬單,866萬件商品。隨著產品豐富程度以及用戶對產品的接受度不斷提升,未來智能硬件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可觀的。本月獲得融資的智能硬件企業主要集中在運動健康、家居家電兩大類細分品類,并且從投資方看,傳統設備企業參投相關智能設備的趨勢非常明顯,比如漫步者參投樂韻瑞,海爾參投冰箱健康盒子以及LifeSmart智能家居,這說明在國家倡導的“互聯網+”大發展趨勢下,眾多傳統企業均在調整戰略,逐步轉型。
近年,互聯網企業憑借對數據和流量的準確把握,開始進入影視娛樂業,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紛紛成立自己的影業公司,從投資制片、發行渠道以及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全產業鏈布局。隨著互聯網以及文化娛樂產業投資創業大熱,入局分羹的娛樂明星也與日俱增,他們或自主創業,或做投資人,利用自身在文化娛樂產業內的積累,高調入侵創投圈。
9月,馬東攜《奇葩說》團隊成立米未傳媒,進行視頻內容領域創業;黃健翔創建的動吧體育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南派三叔成立的公司南派投資宣布獲得近1億元的投資。明星創業意味著與之俱來的影響力、用戶關注度,即對于普通創業者來說生死攸關的流量數據,可以說明星創業天生擁有價值數百萬甚至千萬的推廣渠道,同時他們也往往擁有社會頂層的人脈資源,因此對于投資人來說,明星創業群體將作為潛在創業優質人群獲得更多關注。
資本關注汽車服務,后市場空間巨大
9月,大眾市場投融資的各行業分布比較均衡,TOP3分別是生活服務、購物和SNS,排名前兩位的領域占比相差不大,但相比上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縮,SNS在本月超過金融躍居第三位。(見圖3)
此外,最值得關注的是汽車服務市場,9月投融資數量排名第四,占比9.3%,并且其進入B輪的企業數量占比也出現非常顯著的增長。目前汽車服務市場細分行業眾多,公開數據統計為19個方向,產值規模為6000億―8000億元。然而從整體來看汽車服務O2O還處于探索期,創業者不斷試錯,用戶消費習慣尚未形成,導致資本進入也是謹小慎微。盡管如此,投資人對未來市場發展前景還是信心滿滿,2014年在汽車后市場的投資是2013年的10倍,說明投資人還是看重其發展潛力的,這點在本月的投融資情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獲B輪之后投資的企業數量占到1/4。(見圖4)
縱觀9月投融資領域,雖然從金額總量看,投資市場確有遇冷現象,但反觀之,寒冬的來臨也刺激市場漸趨冷靜,大額資金的進入更為理智。
(編輯: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