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2015年10月16日,第一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業務活動落下帷幕。在這個云集全國刑事執行檢察業務高手的戰場上,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石惠敏突破重圍,獲得了“第一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業務能手”稱號。至此,石惠敏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從數學系走入技術科
22歲結束大學學業后,石惠敏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楊浦檢察院工作。初來檢察院,石惠敏接手了院里的電腦辦案軟件管理和維護工作。在同事的印象中,石惠敏是一個內向的、慢熱的女孩,總是勤勤懇懇地埋頭苦干,從不抱怨。每當遇到服務器大調整的時候,為了不打擾到正常的上班秩序,石惠敏和其他幾個技術員總是將大調整的工作放在周末進行。逢年過節,技術科作為后勤保障的一員,也需要有人值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機房報警器出了故障,自動報警到了我的手機上。那是凌晨1點多,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打車去了單位!”得知是誤報后,為了防止事故突發,石惠敏就在辦公室躺椅上睡了一晚。在技術科的7年里,石惠敏從來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長假。技術科只有石惠敏一個女孩子,加班的時候有些不便,但即使這樣,石惠敏仍然積極參與加班,按照工作分配完成任務而毫無怨言。
“技術科的工作關鍵是繁瑣費時,有時需要在周末,拿著整個大樓的鑰匙,打開每個辦公室的電腦進行更新。”石惠敏回憶道:“平時上班時辦案軟件也會出問題,就會向我們報修,忙的時候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我連坐電梯都嫌慢!”技術科的工作背后有著看不到的辛勞,卻也磨練了石惠敏的意志,培養了她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絲不茍、勤勤懇懇,都為她日后的成績奠定了優良的基礎。
用認真書寫人生
2012年,石惠敏被分配至駐看守所檢察室工作。一提起看守所,人們總是不由地將它與陡立的高墻、冰涼的鐵門、密布的電網聯系起來,石惠敏也不例外:“以前接觸的都是生活中陽光積極的一面,剛進看守所的時候,突然接觸到這樣的陰暗面,難免是緊張、害怕的,只能通過多巡監、多和管教溝通交流來增強信心、熟悉環境。”慢慢地,石惠敏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投入到更加積極的學習中。她就像是奔騰的海浪,無論遇到多大的島嶼和暗礁,都能激蕩起美麗的浪花。

今年10月,石惠敏代表上海檢察機關參加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比賽并載譽而歸。但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檢察機關的業務精英,竟是華師大數學系畢業的法律“門外漢”!師出華師大數學系,石惠敏對數據有著異常的敏感性。理科思維讓她做事情“方即為方,圓即為圓”,從來都是規規矩矩地走流程,沒有一絲馬虎和偏差。在檢察院技術科的幾年間,奔走在各個業務部門的石惠敏漸漸對法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沒有任何猶豫,她開始備考司法考試。司法考試包含法理學、憲法、刑法等14門核心科目,成千上萬的法律條文和法律文書,一切投機都是枉然。石惠敏迎難而上,抱著“只要認真付出就能有收獲”的信念,兩年就啃下了司法考試這塊硬骨頭。
2012年,石惠敏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在職研究生的碩士文憑。“小石學習能力強,通透法條,歸類有條理,思維創新,總是能拋出問題并積極解決。”監所科的老同志這樣評價她。石惠敏勇于鉆研,總是虛心地向老同志請教相關工作經驗和方法,并積極地與自己的理論學習相結合。“作為非法律專業出身的理科生,在監所科我還是很缺少經驗的。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地讀書,扎扎實實學習法律知識,將我缺失的那些理論知識先補補全,才能進一步地去運用和實踐。”在整個監所科里,她就是監所檢察業務的百科全書。在監所的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討論中,石惠敏也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石惠敏常常說:“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他們的相關權利也應該得到保障。”大到羈押期限和人身尊嚴,小到一日三餐和生活點滴,石惠敏總是積極保障每一個犯罪嫌疑人應有的權利。“有次在監區巡視時,我發現有一個女犯罪嫌疑人經常嘔吐。我原本以為她身體不適,沒想到她竟有孕在身。她對于相關法律一無所知,并不知曉自己不宜羈押。我立即結合案情對羈押必要性進行了審查,認定該犯罪嫌疑人釋放不至于發生社會危險,提出對該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還有一次,因為兄弟之間的樣貌相似難以辨別,一個犯罪嫌疑人冒用自己未成年弟弟的身份試圖減輕處罰。石惠敏發現后,一邊向公訴部門通報,聯系公安部門展開相關調查,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進行核實;一邊與該嫌疑人談心,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盜用身份證會給其弟弟帶來的不良影響,使犯罪嫌疑人承認了自己的不良行為,最終法院通過再審程序進行改判。石惠敏不僅維護了法律的權威,也保障了第三方的相關權利。
到監所科工作3年多,從未離開過寂寞的“高墻”,石惠敏卻在這里作出了實績:為推進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規范辦案機制,提高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實效,強化人權司法保障,石惠敏在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的同時,協同監所科提出“建立羈押必要性審查量化評估機制”、“實行專人分類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成立羈押必要性審查評估小組”等多種創新舉措;為了防止因案卷、證據移送程序不規范或案由罪名信息填寫有誤導致超期羈押等侵犯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問題的出現,石惠敏制發監所檢察建議書26份,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予以及時改進;積極參與完成“規范留所服刑罪犯幫教、出所銜接、刑釋服務工作”等專項檢察項目,通過加強和規范看守所內服刑犯罪監管改造工作,引領社會力量參與教育幫教,解決落實安置幫困措施,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她關于監所檢察開展留所服刑罪犯幫教安置工作的調研文章,被用作京津滬渝監所檢察工作論壇交流材料。
此次她又代表上海檢察機關參加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的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只想認認真真地完成好手上的每件事。”或許這才是最簡單亦最難的成功之道吧!從數學系到技術科,再從技術科到監所科,石惠敏干一行就能干好一行,她用自己的扎實勤奮鋪路,走在了多彩的人生征途上。
責任重于泰山
第一次與石惠敏接觸,很容易發現她是個內向的人。她從不刻意提高自己的存在感,“總是默默地幫人家處理好問題然后離開”。“小石是一個內向、低調的人,她總是安安靜靜地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埋頭讀書,在業務上扎扎實實地鉆研。但她也是我們部門的業務精英,只要業務上有問題向她請教,她總能認真地為你解答。”同事們這樣評價她。此次參加全國刑事執行檢察業務比賽,原本只是在上海檢察系統中競爭代表,直到獲得上海刑事執行檢察比賽的第三名,石惠敏才引起了眾人的關注。代表上海檢察機關去全國參賽,在歷時三個月的比賽培訓中,石惠敏借鑒老同志的經驗,通過列圖表的方式,將法律文書送達、社會矯正等各種易混淆的時間進行比較,把繁雜、細碎的知識整理得井井有條。
在這樣一個全國檢察刑事執行業務精英云集的賽場上,石惠敏沉穩冷靜,談吐自然,收放自如,令眾人為她振奮。“站在那樣一個大舞臺上,我甚至緊張得有點雙腿哆嗦。但我必須盡力克服緊張和內向,向大家展示我的能力。我不能丟人,因為我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個人,不僅僅是楊浦檢察院,更是上海檢察機關。我個人不重要,但集體給了我機會,他們相信我,我必定要全力以赴,為集體爭取榮譽。”石惠敏堅定地說:“我很高興這次比賽能夠獲獎,當然,獲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結識了一批有見識有經驗的業務精英,我有了更多業務交流和學習的對象。我要學習的業務知識還有很多,此次比賽,經歷才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比賽結束回到工作崗位,石惠敏更是將自己在比賽中整理的知識和收獲與同事們進行交流分享。“我希望能夠以此次比賽為契機,為單位將來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通過比賽和相關經驗交流,我不僅更愛我的職業了,整個部門的學習和交流氛圍也更加好了。”石惠敏干一行愛一行,用她的勤奮、刻苦、執著不斷感染著周圍的同志。“只要認真,終有回報。”石惠敏始終以此為信條并不斷履行。
“無論是工作抑或家庭,要說有什么推動我不斷前進,那就是責任感。”懷孕期間正值單位工作繁忙之際,石惠敏仍堅守崗位,積極主動地分擔。談及自己的寶貝女兒糖果,石惠敏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周五下班回家,周日我就生下了寶寶,一直到生寶寶的前兩天,我還在忙于工作。”談及這些年來家人給予的支持,石惠敏更是滿滿的感動:“當時工作忙,我抵抗力又不太好,于是得了肺結核,被迫與孩子隔離,盡量少和她接觸。我的先生沒有一絲抱怨,一邊照顧我一邊工作,公公婆婆也天天守在我的病床前,幫忙照料著我和孩子,我很感恩。”
參加此次全國刑事執行檢察業務比賽,石惠敏之所以能全心投入,更離不開家人的理解支持:“孩子還在上學前班,比賽培訓之際正值暑假前期,婆婆因為腰椎病剛做了手術,要臥床3個月,先生又要上班。我只能提前把孩子接出來送到了我媽媽那里。媽媽住得遠,我和先生又忙,三個多月都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才能見上孩子一面。”石惠敏對女兒是有些歉疚的,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個暑假都沒有時間陪伴她,每次周末把孩子送走之際,看著孩子不舍的眼神,石惠敏于心不忍,卻又無可奈何。“我是希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我更想自己培養教育我的孩子。可能我做得還不夠好,但我正在努力當中。”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