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旁邊有一條鬧中取靜的小河。每天中午吃過飯后,不少人都喜歡繞著小河遛一圈,散散步,一邊走,一邊閑聊。
他也喜歡沿著小河走一圈,可與眾不同的是,他基本不和別人一道,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有時低著頭,有時蹙著眉,似乎總是想著什么心事。
在某報社舉辦的作者交流會上,有人問他:“你平時的工作也很繁雜、瑣碎,哪來的時間構思創作那些作品呢?”他是單位里小有名氣的作家,發表過很多作品。
他說:“每天中午,我都會繞著單位邊上的小河走上一兩圈,這個把小時正是我構思和打腹稿的時間。一旦想好了,晚上回家打開電腦,差不多就能一氣呵成了。”
偶然看到一篇科普類的文章,才知道,像我們中午走一圈的時間,有一個很專業的術語,叫暗時間,即可用來思考的時間。此外,諸如一個人走路、買菜、洗臉、上廁所、坐公車、逛街的時間,統統都是暗時間。
當然,我不贊成連吃飯、睡覺、旅游的時候都一心二用,那會使本應精彩的生活變得了無趣味。但是,假使你每天不得不乘坐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上下班,那么是用這段時間來玩手機、打盹、發呆,還是用來思考一下工作、生活和情感?恐怕結果和意義的區分是誰都清楚無疑的。暗時間,會暗自流走,讓你渾然未覺,留住它的辦法就是用好它。
評點:
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于業余時間的使用,而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于晚上8點到10點之間。如果每晚能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益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將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后,成功定會向你招手。而孫道榮的這篇《暗時間》正是從一個側面佐證了哈佛理論的正確。一個人,與他人有著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壓力,但他在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成為一位知名的作家,他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對業余時間的充分利用。當別人在閑聊、打盹、發呆的時候,他卻處在高效率的思考與構思之中,長此以往,他等于擁有了別人雙倍的時間,所以取得雙倍于別人的成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孫道榮正是抓住這一發生在我們身邊而又不易被常人覺察的事來寫,在娓娓的敘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相信作者本人就是一位生活中的有心人,甚至文中的那位“思考者”就是作者自己,因為作者的很多作品都是從生活中人們司空見慣的小事中悟出生活的真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