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手衛生狀況調查與分析
張勝▲盧小蓮吳彩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感染控制科廣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狀況,為提高手衛生水平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觀察并記錄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和依從性;隨機采集外科手和衛生手棉拭子樣本行菌落培養。結果: 2010年-2014年間該院醫生、護士和護工手衛生依從性分別由27.1%、29.8%和18.4%上升至53.8%、67.3%和32.5%。調查期間,醫務人員不同時機的手衛生執行率存在差異,但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本調查共采集衛生手樣本571份、外科手樣本376份,合格率分別為76.4%和92.6%,護士的衛生手合格率顯著高于醫生和護工(P<0.01)。結論:本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需針對崗位特點進一步加強培訓以便更好地控制院內感染。
關鍵詞醫務人員;手衛生;調查
作者簡介:張勝(1983.1-),男,漢,廣西桂林人,微生物檢驗主管技師,本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檢驗。盧小蓮,主任護師,研究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吳彩霞,護師,本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
【中圖分類號】R192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on hand hygiene quality among medical staff
ZHANGSheng,WUCaixia,LUXiaolian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NO.181 Hospital of PLA, Guilin 541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hand hygiene quality among medical staff, so as to provide guideline for improving hand hygiene level. Methods:The hand hygiene practices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y using single-blind method,and the swab specimens of hand hygiene were collected randomly for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During 2010 to 2014 th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doctor, nurse and nursing assistant was increased from 27.1%, 29.8% and 18.4% to 53.8%, 67.3% and 32.5%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overall hand hygiene implementation rates of different posts ris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investigation,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hand hygiene implementationrate were observedat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A total of 947 swab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or bacteriological detection, including 571 antiseptic handspecimens and 376 surgical handspecimens and the qualified rates of these specimens were 76.4% and 92.6%. The qualified rate of specimens from nur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ctor and nursing assistant (P<0.01).Conclusion:The hand hygiene quality of our hospital has made progress in past few years, while more training and educationfor special post are still needed for reducing hospital infection.
Keywords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Survey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抗生素進入臨床使用引發耐藥菌株的不斷增加,各種侵入性檢查和操作不斷增多,使醫院感染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已經成為非常迫切和重要的問題。臨床90%的醫療護理操作需經醫務人員的手來完成,醫務人員的雙手存在很多污染機會。接觸病人可導致醫務人員的手被病原菌污染。研究證明,以手為媒介傳播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占醫院感染約30%,醫護人員每天堅持高質量的洗手,可使手部的細菌數減少60%~90%,并可使醫院感染發生率降低 25% ~50%[1]。為了解部隊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質量和評估院內感染干預機制的效果,本研究調查了本院醫務人員2010-2014年間手衛生的依從性和合格率,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10-2014年間醫院醫務工作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其中醫生127名、護士191名、護工83名,共401名,年齡19-52歲,中位年齡28.7歲。按《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 l5982-2012)和《消毒技術規范》(2002)規定的消毒對象分類,檢測醫護人員衛生手消毒、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外科手消毒情況,并將門診坐診醫生和從事護理操作的護士、護工等作為手衛生依從性觀測對象。調查地點包括內外婦兒門診、手術室、口腔科、重癥監護室、血透室等院內感染重點監控科室。
1.2 研究方法
在WHO推薦的"5個手衛生時機",由醫院感染控制科人員隨機抽查醫務人員的手衛生措施執行情況,記錄依從性。手衛生合格率采樣和檢測方法依據WS/T313-2009《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采用無菌棉拭子涂擦和活菌計數培養。判斷依據為GB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外科手細菌總數≤5 CFU/cm2為合格;衛生手細菌總數≤10 CFU/cm2為合格。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不同項目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010-2014年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調查結果顯示,自2010年起我院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平均依從性呈逐年上升趨勢。截止到2014年,醫生、護士和護工的手衛生依從性已由2010年的27.1%、29.8%和18.4%上升至53.8%、67.3%和32.5%(圖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圖1 醫務人員年度手衛生依從性變化
2.2 不同崗位手衛生合格率
本調查共采集947份手衛生樣本用于活菌計數培養,其中衛生手樣本571份、外科手樣本376份。檢測結果顯示:衛生手合格率低于外科手;護士的衛生手樣本合格率顯著高于醫生和護工(P<0.01);醫生和護士的外科手標本合格率無顯著性差異(表1)。

表1 醫務人員手衛生合格率
**:P<0.01 VS 護士
2.3 不同手衛生時機的執行率
雖然不同崗位醫務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存在差異,但是各類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的時機卻存在相似趨勢。如表2所示,醫務人員在執行醫療操作后的手衛生執行率普遍高于操作前(P<0.05)。

表2 不同時機手衛生執行率
**:P<0.01 VS 接觸病人前;▲:P<0.05 VS 無菌操作前;▲▲:P<0.01 VS 無菌操作前;##:P<0.01 VS 清潔衛生前
通過2010年-2014年的連續監測,我們發現本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呈逐年上升趨勢。該趨勢與許睿瑋[2]、雷曉婷[3]等報道一致。說明近年來隨著醫院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醫務人員的手衛生狀況普遍有所提升。此外,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有必要從手衛生依從性的重要性、洗手的指征、洗手及手消毒的步驟方法等多個方面加強護工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在調查監測期間,護士的平均手衛生依從性始終高于醫生和護工,許川等[4]調查也發現了類似的趨勢。我們推測這與護理專業與醫院感染管理聯系較緊密,護理專業更重視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有關。
強化培訓和持續干預有助于外科手衛生合格率提高[5]由于我院一直高度重視手術平臺建設和質量控制,因此醫生和護士的外科手衛生合格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表1)。但是,不同崗位的衛生手合格率卻呈現顯著性差異,醫生和護工的衛生手活菌檢測合格率顯著低于護士。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護士日常護理操作頻繁,且護理部護理操作考核頻率高要求嚴[6];另一方面也與醫生接診工作量大,以及護工對手衛生的認知度不夠有關。
如表2所示,雖然各觀察時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執行率逐年上升,但是接觸病人、執行醫療操作或清潔后的執行率顯著高于接觸病人、執行醫療操作或清潔之前。這種現象不僅與個人衛生習慣有關[7],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醫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強于保護患者,說明醫務人員對工作中手部帶菌情況的了解尚存在一定誤區,自我防護意識強于預防交叉感染,未能充分認識到雙向防護的重要性。
總之,手衛生工作是一項關系到醫患雙方切身利益的系統性工作。手衛生狀況的改善需要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的長期努力,通過不斷玩善醫療環境并采取合理的監控和培訓手段,才能切實達到提高手衛生水平,控制院內感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項海青, 施世鋒. 醫院疾病預防控制[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4.
[2]許睿瑋, 張輝文, 雷君,等. 某腫瘤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質量四年比較[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5, 32(2): 138-140.
[3]雷曉婷, 林紅, 孫慧, 等. 2010-2012年綜合性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的系統綜述[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 13(6): 339-352.
[4]許川, 徐敏, 梁艷芳, 等. 某三級甲等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調查[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 13(10): 609-611.
[5]王惠芳, 李瑞,謝多雙. ATP 生物熒光法快速評價外科手衛生消毒質量[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4, 31(8): 863-864.
[6]杜兵, 薛艷波. 影響醫護人員手衛生合格率的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14): 3000-3001.
[7]楊代霞. 不同時機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分析及干預[J]. 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 2014, 8(4): 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