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磊 宮志遠 蘇建昌 辛寒曉 韓建東 劉曉 范學明 張振宇 朱肖艷 姚強



摘要:將杏鮑菇一次性出菇后的菌渣與棉籽殼、石灰以不同的配比組合發酵,用于栽培平菇,研究適合堆料發酵和提高產量的最優配比。結果表明,培養料中添加杏鮑菇菌渣,通過傳統發酵料方式栽培平菇,具有菌絲生長快、產量高、成本低等優點。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20%杏鮑菇菌渣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杏鮑菇菌渣;發酵料;平菇;基質
中圖分類號:S567.3+90.4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5)10-0042-03
杏鮑菇菌渣是栽培杏鮑菇之后的培養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其它營養成分。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也越來越多。目前這些菌渣廢料常被隨地丟棄或燃燒,未得到合理利用,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若將其用于食用菌再生產,開發新的食用菌培養料資源,既可降低生產成本,還可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較好模式,前景廣闊。有關菌渣開發利用的報道很多,其中以菌渣作為配料用于食用菌再生產的研究較多。許多研究表明,菌渣用于食用菌制種和再生產的配料是可行的。本研究對杏鮑菇菌渣與棉籽殼、石灰以不同比例混合發酵后栽培平菇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以期為生產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杏鮑菇菌渣取自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掉外袋、粉碎、過篩。平菇品種為該公司雜交培育的廣溫性、灰色品種QH-1。
1.2試驗方法
1.2.1菌種的制作 通過傳統菌種制作方法,由母種、原種、生產種逐級擴增得到。培養溫度均為25℃。 1.2.2出菇棒的制作 按用量稱取石灰,加水制成懸濁液,澆到棉籽殼和杏鮑菇菌渣的混合料上,攪拌均勻,堆成寬1.2m、高1.0m的長條形料堆,其上打通氣孔以便發酵。之后每日早晚各翻堆1次,待料溫達到75℃,維持2天后,即可裝袋。一般建堆后5~7天,培養料發酵成深褐色,有特殊香味,無霉臭味,手握成團,松開即散,即表明發酵成熟。
采用手工裝袋,聚乙烯塑料袋規格21cm×45cm,兩頭開口,四層菌種,三層料,壓實,扎口。每袋重量(濕重)2000g,干物質量850g。9月8日建堆,9月14日裝袋。每種培養料配方設置100個菌棒。
1.2.3出菇棒的培養 將出菇棒平鋪于地上,培養溫度為25℃左右,不能超過30℃。在菌種萌發出新菌絲時,第一次刺孔,增加氧氣,促進菌絲進一步生長。待菌絲發滿一半時,用粗鐵棒在菌棒中間刺一個通氣孔,同時翻轉菌棒,以便接觸地面的地方能正常生長。一般菌絲長滿菌棒大約25天,待菌絲長滿后,再培養5天左右便可轉到出菇棚,進行出菇管理。
1.2.4出菇管理 常規方法管理。平菇屬于變溫結實菇,需要一定的溫差刺激才能產生子實體,長出蘑菇。出菇溫度在10~18℃為宜,每天噴水2次。
1.2.5菌棒生長速度試驗 培養料配方及配料方法,見1.2.2。
采用手工裝袋,聚丙烯塑料袋規格18cm×36cm,一頭接種菌種,套上套環,蓋好防水透氣蓋。25℃培養,記錄菌絲生長速度。
1.2.6數據記錄 培養料發酵溫度記錄:每日分早、晚記錄料堆溫度,并分別翻堆一次。計算每個配方100個菌棒的平均產量和生物學效率。
2結果與分析
2.1各配方培養料發酵過程中料溫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各配方培養料發酵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依次呈現升溫、持續高溫和降溫3個過程。發酵第2天,發酵料溫度開始升高,到第4天時達到最高,之后幾天有所下降,而且不同配方之間溫度差異不大。表明,加入杏鮑菇菌渣量對發酵溫度影響不大。
2.2各配方培養料菌絲長勢對比
各配方平菇菌絲袋內長勢情況見圖1,對照配方菌絲長勢較弱,添加菌渣的配方菌絲生長濃密、健壯。隨著菌渣量的增加,菌絲長勢逐漸增強。配方1菌絲生長速度慢;配方3~5菌絲生長速度快、顏色潔白、細密。由此可見,加入杏鮑菇菌渣的菌棒較未加入的發菌好,其培養料具有透氣性好、菌絲生長快、成本低等優點。
2.3不同配方對產量和生物學效率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平菇,各配方出菇的生物學效率不同,表明菌渣比例的增加對生物轉化率存在影響。其中,配方3的生物轉化率最高,達142.83%。
3討論
不同種類菌渣所含的營養成分差異很大,同時不同種類食用菌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利用菌渣栽培不同種類的食用菌時,其添加量需經試驗確定。杏鮑菇菌渣含有豐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以用于栽培平菇。本試驗結果表明,將杏鮑菇菌渣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平菇培養料中,隨著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大,平菇菌絲的生長速度呈加快趨勢。菌渣添加量為20%時,菌絲生長快、菌絲長勢良好,生物轉化率最高,達142.83%。當菌渣添加量為30%和50%時,菌絲生長速度雖快,但生物轉化率不高,這可能與培養料中總營養成分不足有關。因此利用杏鮑菇菌棒通過發酵來栽培平菇是可行的。此外,試驗發現單棒產量和平均產量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菌棒擺放位置、出菇管理方式、采收時機的選擇等都會對最終的產量造成影響。
以杏鮑菇菌渣作為輔料栽培平菇,不僅使菇渣廢料得到充分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又解決了平菇栽培部分原料的來源問題,節省了投資,降低了成本,可以針對地方產業優勢推廣菇渣與食用菌生產的有機結合,推進食用菌產業的整體發展。因此,利用菌渣廢料進行平菇生產對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有著重大意義,將會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