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流量“跑得快”更讓人痛心的是流量太少
盼星星,盼月亮,上個月手機用戶終于盼來了流量不清零的好消息。然而,就在我們為運營商此舉叫好時,不少手機網民卻發現自己的流量突然加速,越跑越快。而三大運營商相繼出來否認“偷跑流量”,中國電信表示,自己的流量計費系統沒有任何問題,運營商有自己的誠信底線,沒有人敢于觸碰這條底線,并希望第三方機構介入調查,還運營商一個公道。
運營商與用戶各執一詞,這場爭論沒有結果,難道這又是用戶對運營商的一個“誤會”?為此,我特意閱讀了這類文章后面的網友評論,發現幾乎是清一色的罵聲。有幾個長期為運營商寫文章的“專家”,更是被網友圍攻,被罵得體無完膚,甚至有人質疑他們是否收了運營商的好處。而在IT時代網官方微信上,也有很多網友說,10月份的流量確比以往跑得快。一個網友說,以前500M流量一個月都用不完,現在20天就耗完了。這么多對運營商的討伐聲,可見流量“跑得快”并不是少數人的遭際。
我也是一個重度手機網民,經常用手機上網,處理事務,明顯感覺流量消耗太快。我曾打開過一些圖片較多的文章,一篇文章就耗費10M流量。但我并未往“壞處”想——運營商在其中“作祟”。
流量跑得快,有多個方面的原因,在此不一一論述。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與流量跑得快相比,更讓人值得反思的是:4G時代了,用戶用的仍是2G時代的流量套餐。這的確可悲,也違背了互聯網的發展規律。打一個形象一點的比方,就像我們耗費巨資修了一條高速公路,卻只讓汽車跑鄉村小道的時速,稍不留神就會超速,被拍照罰款。這樣的高速公路不僅浪費資源,還激發民憤。一個手機用戶對我說,他使用某運營商96元包月套餐(B套餐),每個月的流量只有80M,這少得可憐的流量,現在一天都不夠用。為此,他每個月都要花錢買流量包。一個流量包不夠,還得買第二個。坑爹的是,這家運營商還規定,中途不能變更套餐,否則一次性充值的套餐優惠就無法享受。
我能理解這位用戶的苦衷,80M流量,打開幾個圖片多一點的網頁就沒了。從以前的羊腸小道,到現在的信息高速公路,網絡速度在飛快提升,電信運營商也要與時俱進,為手機用戶提供適當的流量套餐,而不是逼著用戶花高價購買流量。運營商現在的做法雖然為自己創造了更多收入,但也因此失去了口碑,加劇了用戶的不信任,并導致公信力危機。
國家領導人再三呼吁運營商“提速降費”。對于網絡速度,網民大體還算滿意,但對于上網資費,消費者卻滿臉不悅,甚至牢騷滿腹。最近幾年,網絡速度提升了幾十倍,但用戶套餐里的流量卻不曾變化過,除非主動升級套餐。在沒有無線網絡的情況下,一些網民不敢打開數據網絡,即便瀏覽網頁,他們也提心吊膽。對網民來說,這樣的高速網絡,對他們沒有意義——不敢用,也用不起。
E-mail:caoj@itti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