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正非
在華為改變命運的方法只有兩個:努力奮斗、作出貢獻
文/任正非
任正非
1944年出生。中學畢業后在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現并入重慶大學)暖通專業學習。畢業后參軍從事軍事科技研發。后創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華為公司共同的價值體系,就是要建立一個共同為世界、為社會、為祖國作出貢獻的企業文化。這個文化是開放的、包容的,不斷吸納世界上好的優良文化和管理的。如果把這個文化封閉起來,以狹隘的自尊心,狹隘的自豪感為主導,排斥別的先進文化,那么華為一定會失敗的。這個企業文化黏合全體員工團結合作,走群體奮斗的道路。有了這個平臺,員工的聰明才智方能很好發揮,并有所成就。沒有責任心,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不善于合作,不能群體奮斗的人,等于喪失了在華為進步的機會,那樣會空耗了寶貴的光陰。
實踐是水平提高的基礎,充分地檢驗了你的不足,只有暴露出來,才會有進步。實踐再實踐,尤其對青年學生十分重要。只有實踐后善于用理論去歸納總結,才會有飛躍的提高。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才有可能做大角色。
“你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基層做起。”
這個一問一答已經在公司深入人心。一切憑實際能力與責任心定位,對員工的評價以及應得到的回報主要取決于貢獻度。在華為,誰給公司添上一塊磚,公司給誰提供走向成功的階梯。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不撓地前進,你也許會碰得頭破血流,但不經磨難,何以成才!在華為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只有二個:一,努力奮斗;二,作出良好的貢獻。
公司要求每一個員工,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我們這個剛剛開始振興的民族。只有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才能進行艱苦的搏擊,而無怨無悔。我們總有一天,會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但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做對不起祖國、對不起民族的事情。不要做對不起家人、對不起同事、對不起您奮斗的事業的人。要模范遵守所在國家法規和社會公德,要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與管理規范。對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遵守。
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不能對這方面期望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機會總是均等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干部的準則。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挑大梁?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絕不至于黑白顛倒,差之千里。要深信,是太陽總會升起,哪怕暫時還在地平線下。
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層管理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對你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你要十分認真地去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十分認真地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個臺階。要有系統、有分析地提出你的建議,你是一個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議,對你是不負責任,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特別是新來者,不要下車伊始,動不動就哇啦哇啦。要深入、透徹地分析,找出一個環節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踏踏實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做,不要嘩眾取寵。
培訓很重要,它是貫徹公司戰略意圖、推動管理進步和培訓干部的重要手段,是華為公司通向未來、通向明天的重要階梯。你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大平臺”,努力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技能、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培訓也是你們走向成功的階梯。當然,你想獲得培訓,并不是沒有條件的。
物質資源終會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個高新技術企業不能沒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撐他持續發展,華為的文化就是奮斗文化,它的所有文化的內涵,都來自世界的、來自各民族的、伙伴的……甚至競爭對手的先進合理的部分。若說華為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那就剩下奮斗與犧牲精神算我們自己的吧!其實奮斗與犧牲也是從別人那里抄來的。有人問我,您形象地描述一下華為文化是什么。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么叫華為文化,我看了電影《可可西里》,以及殘疾人表演的“千手觀音”后,我想他們的精神就叫華為文化吧!對于一個新員工來說,要融入華為文化需要一個艱苦過程,每一位員工都要積極主動、腳踏實地地在做實的過程中不斷去領悟華為文化的核心價值,從而認同直至消化接納華為的價值觀,使自己成為一個既認同華為文化,又能創造價值的華為人。
責編:張里E-mail:zhangli@ittime.com.cn美編:玲玲校對:媚子
您對本文有任何看法,可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IT時代周刊,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