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特約撰稿人/張華明(發自合肥)
在激烈競爭中成功破壁金友華在華打造惠而浦“第二極”
《IT時代周刊》特約撰稿人/張華明(發自合肥)
?在業界產能嚴重過剩,需求不足的中國市場上,欲得到大的增長是很難的,但再難,惠而浦中國也要迎著困難上
“惠而浦確定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第一大洗衣機制造商、前三大冰箱制造商!”
久未發聲的惠而浦(中國)公司,日前在合肥發布了一個毫無謙讓之意的未來戰略計劃,以此顯露即將投入中國家電業激烈競爭的積極姿態。而在時間點的拿捏上,惠而浦的選擇也頗耐人尋味。1年前的這個時候,將合肥三洋攬入懷中。
據了解,惠而浦為制定這項戰略目標準備了很長時間。“在此時,我們做出了更加適合全球的產品,把真正優質的技術和產品帶給消費者,同時,引進世界一流的管理化經營。”惠而浦(中國)董事長金友華說。
在金友華看來,惠而浦在產品的技術和品質兩個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再輔以國際化的先進管理,充分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平臺資源,惠而浦完全能夠做到一流,做好一流。
制定一項戰略目標,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在當前的中國產業環境里,實現“第一大洗衣機制造商、前三大冰箱制造商”的戰略目標,對于偏居合肥的惠而浦來說,并不容易。一方面,中國家電市場早就有著無處不在的國際化競爭,TCL、海爾、三星和伊萊克斯等傳統冰洗巨頭已經磨刀霍霍,創維等公司還在往冰洗市場擠;另一方面,此起彼伏的價格戰令整個行業很受傷,戰或不戰,都等同自殺。
金友華也承認,在產能嚴重過剩,需求不足的中國市場上,欲得到大的增長是很難的,但再難,也要迎難而上,那么,如何在形勢復雜多變的中國冰洗市場上做一個成功的“破壁者”,這是擺在他面前的首要課題。
一個良好的管理體系,是保證企業全身心迎接市場競爭的必具條件。但對惠而浦來說,他在塑造這個條件時,比其他任何中國企業的麻煩都大。
惠而浦中國公司的前身是合肥三洋。它是由合肥榮事達集團和日本三洋電機公司在1994年2月成立的合資公司,2014年9月15日,美國白電巨頭惠而浦以5.52億美元(當時約合34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合肥三洋控股權(51%)。這就意味著,一家帶有濃重日企管理印記的中國公司,必須迅速轉到美式管理的軌道上來。
這項史無前例的工作,對于把博士研究課題定向為“中美日企業管理文化比較”的金友華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所幸,在克服了企業文化方面的巨大差異后,經過1年的努力,惠而浦中國實現在轉型美企管理風格方面的“軟著陸”。
談及對美國企業管理經驗的印象,金友華認為它的最大特色是“世界最先進”,這也是惠而浦成為全球家電業巨頭的保證。
具體到惠而浦中國公司而言,首先是財務預算準的確化和科學化,包括年度預算,三年預算,而且每個年度預算又分解到季度預算和決度性預算,所有在計劃之中,非常科學。包括每一項投入達到的效果,都建立了一個科學的模板。風險、機遇,以及具體解決方案都在管理的模板上。
在家電企業愈發講究的精益制造上,惠而浦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包括人機交互、信息化系統都是整個科學設計,通過多年來數據的整理和形成了一種標準形成的經營指導。如果按照惠而浦現有的規模,一年能夠節省5000萬到1億。
惠而浦在銷售各個方面費用的控制都有一整套的標準。所以在惠而浦中國總部合肥建了一個惠而浦大學,從美國請一流專家來培養中國區的管理團隊,其中包括惠而浦全球董事長杰夫·費蒂格,惠而浦也在全球聘請了有中國背景的五百強企業領導人分享經驗,向他們學習,總結出各種邏輯思維,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依照這樣的思路,原來被認為不容易識別的4大品牌,在繼續保留的情形下,做了有效的市場區分。
在中國經濟不景氣的2015年上半年,面對國內外疲軟的家電市場,惠而浦中國實現銷售收入27.77億元,凈利潤2.03億元。
27.77
其中,“惠而浦”作為最高端的品牌,走歐美風格,設定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國際大廠;“三洋”和“帝度”則走日韓風,品牌承諾為“悅享健康”,主打中端市場;在合肥土生土長二十多年的榮事達品牌,則主要聚焦區域性重點市場,它的品牌承諾就是簡單的“好品質榮事達”。
一方面要積極投身中國家電市場的競爭,同時,這家合肥公司并沒有讓自己淪為中國家電國際化大潮的旁觀者。在它們眼里,中國家電銷售目前只占全球家電版圖的25%左右,余下75%的市場份額,也是必欲奪之而后快的業績增長點。
正因為對惠而浦冰洗產品和技術全球領先的高度自信,金友華才會選擇在這一時刻對外發聲:無論是新產品,還是未來業績,惠而浦中國都要向全球進軍。
依據規劃,惠而浦將在中國投資超過34億元,用于年產500萬臺洗衣機變頻技改、年產1000萬臺變頻電機及控制系統技改擴建、年產400萬臺節能環保冰箱擴建等項目。惠而浦中國將因此成為美國總部之外的“第二極”,承擔起全球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和設計中心的角色。惠而浦全球CEO杰夫·費蒂格在8月到訪合肥,目的之一就是盡速落實戰略規劃。據稱,惠而浦的計劃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經濟已經全球化,在產品開發方面,惠而浦中國公司也在利用惠而浦的全球開發平臺從事產品研發。目前合肥公司在研的一款洗衣機,就集成了歐洲最好的烘干技術,美國最先進顯示和電子控制技術,日本的安全可靠設計,以及印度的檢測技術,還包括原先在合肥三洋時代積累的變頻等核心技術沉淀,它在技術、外觀和功能設計上都符合全球標準。
顯然,惠而浦中國的產品戰略,與中國政府倡導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完全吻合。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版的工業4.0計劃,目的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而家電制造業被確定為“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主攻方向之一。
所以,在智能家居成為行業熱點后,金友華最近在惠而浦美國總部工作的一段時間里,專門研究了未來家電的智能化。而據他介紹,惠而浦中國在智能化冰箱和洗衣機的研發,都已經在互聯網方向上進行了嘗試,上半年在天貓推出了一款帶WiFi功能洗衣機,成為了天貓上單款銷量最大的智能洗衣機。
惠而浦(中國)高級副總裁、營銷公司總經理章榮中也告訴記者,惠而浦在RADIANT滾筒洗衣機和K-MAX波輪洗衣機兩款新品的研發上,無論是工業設計、從內到外的材料技術支撐,都保證全球領先。
“我們甚至可以做到10公斤洗滌,10公斤烘干。這是我們獨特的專業技術。”章榮中說惠而浦已經擁有最好的“第6感”智能控制系統,“它通過傳感系統和電腦進行匹配,可以實時感知這個衣服的重量、質地、臟污程度,來滿足整個洗衣的過程,提高洗滌效率和呵護衣物”。
“惠而浦實際上把全球技術平臺整合起來,積累最好的技術。設計從現在到五年后的產品。”金友華說,“所以,我感覺惠而浦未來很有前景。”
依據官方發布的數據,在中國經濟不景氣的2015年上半年,面對國內外疲軟的家電市場,惠而浦中國實現銷售收入27.77億元,凈利潤2.03億元,兩項數據都難得地實現了同比增長。
責編:張里E-mail:zhangli@ittime.com.cn美編:玲玲校對:媚子
您對本文有任何看法,可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IT時代周刊,進行討論。